【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属于制冷
技术介绍
利用自然冷源蓄冰,是指在冬天天气温度低于水的冰点的地区,通过冷空气和水的热交换,使水结冰并储存起来,等到环境温度高时利用冰的熔解吸收热量来制冷。申请号为CN201010033995. 3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采集和储存天然冷源的系统及方法,其缺点是①系统复杂,设备投资费用高;②盘管式制冰随着盘管外冰层厚度的增加制冰速度会越来越慢;③当蓄冰系统进行冷量输出后,冰融化的水如果要储存起来,储水罐的投资费用很高;如果白白流失,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申请号为200820025931. 7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然蓄冰制冰装置,其缺点是①蓄冰池进行冷量输出后,冰融化的水如果要储存起来,储水罐的投资费用很高;如果白白流失,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②随着热管外冰层厚度的增加制冰速度会越来越慢。申请号为200510009971. 3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然冰蓄冷空调,其缺点是①系统复杂,设备投资费用高;②冷量输出时,将冰从贮冰库取出,在冰处理室对冰进行破碎,投入融冰水池的过程,操作繁琐不方便,费时费力,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蓄冰容器只有蓄冰和保温的功能,不作为冰融化后的储水容器,使蓄冰罐的制造成本降低很多;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解决冰融化后的水的储存问题,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是系统设置和操作简单,以节省投资和人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将蓄冰罐和地下水井组合在一起的方式利用自然冷源进行蓄冰。当冬季大气温度降至水的凝固点以下时,将地下水泵送到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自然冷源蓄冰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蓄冰罐(1)、蓄冰罐(1)顶部的空气流动通道(2)、蓄冰罐(1)里面靠近顶部的喷水装置(3)、地下水井(4)、水泵(5)、泵水管道(6)、蓄冰罐(1)的溢流回水管(7)组成;水泵(5)吸入口在地下水井(4)的水面以下,出口通过泵水管道(6)和喷水装置(3)连接;溢流回水管(7)离罐底的距离以底部的存水能满足冷能输出装置的要求即可,溢流回水管(7)通到地下水井(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自然冷源蓄冰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蓄冰罐(1)、蓄冰罐(1)顶部的空气流动通道(2)、蓄冰罐(1)里面靠近顶部的喷水装置(3)、地下水井(4)、水泵(5)、泵水管道(6)、蓄冰罐⑴的溢流回水管(7)组成;水泵(5)吸入口在地下水井⑷的水面以下,出口通过泵水管道(6)和喷水装置(3)连接;溢流回水管(7)离罐底的距离以底部的存水能满足冷能输出装置的要求即可,溢流回水管(7)通到地下水井(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自然冷源蓄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罐(I)的侧壁结构是以多个钢管作为立柱(8),钢板焊接在立柱上,钢板外敷保温层;所有立柱(8)的上管口和一个公共的通风母管连接,下管口也和一个公共的通风母管连接,上下两个通风母管各有一个或数个风门(9)控制管内空气和外界大气之间的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自然冷源蓄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罐(I)底部是钢板,和侧壁焊接在一起;畜冰罐(1)的基础内有隔热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利用自然冷源蓄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冰罐(1的顶部的空气流动通道(2)是蓄冰罐(1)的顶部中心有一个通风机(10),四周有一些均匀分布的通风口(11);通风机(10)的风道和通风口(11)都有可开启或关闭的风门。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蓄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当冬季大气温度降至水的凝固点以下时,将溢流回水管(7)上的阀门关闭或管口堵住,启动水泵(5),将水打到蓄冰罐(I1顶部的喷水装置(3),水喷到蓄冰罐(1)内部,与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变成冰,在蓄冰罐(1)内逐层结冰,存贮冷量;其他季节通过冷能输出装置进行冷量输出时,蓄冰罐(1)内存贮的冰融化成水,多余的水通过溢流回水管(7)流出;蓄冰工作完成后,将溢流回水管(7)上的阀门打开或管口堵塞物去掉。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2或3所述系统蓄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当冬季大气温度降至水的凝固点以下时,将溢流回水管(7)上的阀门关闭或管口堵住,打开立柱(8)两端公共通风母管的风门(9),启动水泵(5),将水打到蓄冰罐()顶部的喷水装置(3),水喷到蓄冰罐⑴内部,与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变成冰,在蓄冰罐⑴内逐层结冰,存...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