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双肢墩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已施工完成的墩柱的四周预埋牛腿,所述牛腿向外伸出已施工完成的墩柱;b.在所述牛腿上搭设工作平台、拼装外模;c.在已施工完成的墩柱上绑扎桥墩0#段的第一层钢筋并安装纵向预应力束;d.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并张拉纵向预应力束,形成桥墩0#段的第一层;e.在已形成的桥墩0#段的第一层上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桥墩0#段的第二层与第三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桥梁双肢墩的施工方法,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整个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桥墩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桥梁的质量,因此桥墩的施エ是整个桥梁施工中最重要的ー环,桥墩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桥梁质量的好坏。在桥墩的施工过程中,当桥墩的整体高度偏高时(通常超过50米),需要对桥墩进行分段施工,以保证桥墩施工完后的质量。其中,桥墩的0#段通常分为三层进行施工,依次从下到上分为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在现有的桥梁施工中,对连续刚构桥双肢墩的0#段的施工,一般采用搭设托架的方式现浇施工,由于墩间跨距较大,钢平台(也即是工作平台)必须设置斜牛腿支撑,而为了防止斜牛腿对墩身产生的水平力及温差、风カ等其他外界因素导致墩身两肢墩产生相对位移,对新浇混凝土破坏极大,必须为此设置较强的墩间临时锁定。但是0#段混凝土方量较大,0#段分层施工时为防止下面已施工完成的墩柱的混凝土受カ开裂,在施工过程中,钢平台必须承受整个0#段的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导致总荷载极大,因此对施工钢平台的要求也极高,而且在总荷载很大的情况下容易破坏钢平台,増加了桥梁的施工成本。另外,这种对桥梁双肢墩的0#段的施工方法,因需要设置斜牛腿和强有力的临时锁定,施工钢平台钢材用量大,操作复杂,特别是斜牛腿焊接施工极不方便,质量很难得到保证,造成施工钢平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使得整个施工方法成本高,施工时间长,施工难度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以保证桥梁双肢墩的0#段的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ー种ー种,通过该施工方法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エ期,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已施工完成的墩柱的四周预埋牛腿,所述牛腿向外伸出已施工完成的墩柱;b.在所述牛腿上搭设工作平台、拼装外摸;c.在已施工完成的墩柱上绑扎桥墩0#段的第一层钢筋并安装纵向预应カ束;d.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并张拉纵向预应カ束,形成桥墩0#段的第一层;e.在已形成的桥墩0#段的第一层上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桥墩0#段的第二层与第三层。较佳地,所述纵向预应カ束的两端分别位于已施工完成的双肢墩上。较佳地,所述步骤c中具体还包括步骤当第一层的混凝土成型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压浆。较佳地,所述步骤c中具体还包括步骤在已施工完成的墩柱上安装横向预应カ束,且所述横向预应カ束垂直于所述纵向预应カ束。较佳地,所述步骤在所述牛腿上搭设工作平台具体还包括步骤在牛腿上依次布设横梁与纵梁;将邻近墩柱的横梁与纵梁用拉杆拉紧,并与牛腿固定连接;将横梁与纵梁的接触处固定连接;在纵梁之间加设平联钢板。较佳地,所述横梁与纵梁均为从邻近桥墩处向远离桥墩的两端依次布设。较佳地,所述纵梁搭设于墩柱的两肢之间。较佳地,所述步骤张拉纵向预应カ束具体为当第一层的混凝土成型強度达到规定要求后对预应力束进行张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通过在桥墩0#段的第一层安装纵向预应カ束,使得桥墩0#段的第一层形成后,不仅加强了 0#段的第一层的强度,保证了桥墩施工的质量;而且形成ー个类似于小连续刚构桥的结构,可以用来承受0#段的第一层以上的其它层混凝土的施工荷载,从而使得所述0#段的第一层以上的其它层混凝土的施工荷载不需要通过工作平台来承载,简化了工作平台,缩短了施工エ期,減少了材料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另外,使得所述工作平台只需要承载0#段的第一层的施工荷载,大大减少了工作平台所要承受的荷载,提高了施工者在工作平台上施工的安全性。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
技术介绍
所述,整个桥墩是分段进行施工的,而且在进行桥墩0#段的施工吋,0#段以下部分的墩柱已施工完成,发本明对桥墩的施工主要是对桥墩0#段的施工,因此是在基于已施工完成的墩柱上进行的。请參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在已施工完成的墩柱的四周预埋牛腿,所述牛腿向外伸出已施工完成的墩柱。在本步骤中,通过在已施工完成的墩柱的四周预埋牛腿,也即是在已施工完成的墩柱的施工过程中,在其四周的混凝土中预埋牛腿,并使各个牛腿向外伸出已施工完成的墩柱;使得在对桥墩的后续施工中,可以各个已预埋的牛腿为支撑受力点,从而可直接在各个已预埋的牛腿上搭设工作平台和安装模具,即仅通过已施工好的墩柱的支撑即可来完成桥墩的后续0#段的施工,不需另外提供支撑装置来支撑承载后续施工过程中的工作平台与模具;简化了工作平台的搭建,減少了材料的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也节省了エ期;且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牛腿具体为エ字钢。步骤S102,在所述牛腿上搭设工作平台、拼装外摸;通过在所述牛腿上搭设工作平台而形成桥墩0#段施工的工作平台,以保证桥墩0#段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所述牛腿上拼装外模,使得在后续步骤中向所述外模内浇灌混凝土而形成桥墩的0#段。其中,所述工作平台搭设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在牛腿上依次布设横梁与纵梁,具体地,所述横梁与纵梁均从邻近桥墩处向远离桥墩的两端依次布设,且在布设过程中按照设定间距准确布设所述横梁与纵梁,使所述横梁与纵梁可合理而均衡地受力,保证了施工者在工作平台上施工的安全性,另外所述横梁与纵梁从邻近桥墩处向远离桥墩处依次延伸布设,提高了布设所述横梁与纵梁的施工安全性,其中,所述纵梁搭设于墩柱的两肢之间,从而所述纵梁与所述牛腿配合以支撑承载整个工作平台;然后,将邻近墩柱的横梁与纵梁用拉杆拉紧,通过拉杆将邻近墩柱的横梁与纵梁用拉紧,并将所述横梁与纵梁均固定安装于所述牛腿上,以确保所述横梁及纵梁与牛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同时也提高了横梁与纵梁布设完后形成的工作平台的稳定性;尔后,将横梁与纵梁的接触处固定连接,将横梁与纵梁连接为整体,确保横梁与纵梁布设完后形成的工作平台的稳定性与平衡性;最后,在纵梁之间加设平联钢板,所述平联钢板将纵梁连接为ー个整体,确保纵梁的横向整体稳定性,同时也加强了整个工作平台的承载强度,确保在工作平台上施工的安全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挨着桥墩本身的横梁需紧贴墩柱,从而使整个工作平台紧绕着已施工好的墩柱搭设,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以方便在已施工好的墩柱上进行。步骤S103,在已施工完成的墩柱上绑扎桥墩0#段的第一层钢筋并安装纵向预应力束。在本步骤中,通过绑扎第一层钢筋为后续形成0#段的第一层作好准备,同时所绑扎的钢筋加强了 0#段的第一层的强度。同时在所述0#段的第一层内安装有纵向预应カ束,且所述纵向预应カ束的两端分别位于已施工完成的双肢墩上,也即所述纵向预应カ束纵向贯穿整个双肢墩;在所述桥墩0#段的第一层内设置纵向预应カ束,不仅进一步加强了 0#段的第一层的强度,而且使得0#段的第一层成型后所述纵向预应カ束形成一个类似于小连续刚构桥的结构,可以用来承受0#段的第一层以上的其它层混凝土的施工荷载,从而使得所述0#段的第一层以上的其它层混凝土的施工荷载不需要通过工作平台来承载,简化了工作平台,減少了工作平台的材料用量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双肢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在已施工完成的墩柱的四周预埋牛腿,所述牛腿向外伸出已施工完成的墩柱;b.在所述牛腿上搭设工作平台、拼装外模;c.在已施工完成的墩柱上绑扎桥墩0#段的第一层钢筋并安装纵向预应力束;d.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并张拉纵向预应力束,形成桥墩0#段的第一层;e.在已形成的桥墩0#段的第一层上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桥墩0#段的第二层与第三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双肢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在已施工完成的墩柱的四周预埋牛腿,所述牛腿向外伸出已施工完成的墩柱; b.在所述牛腿上搭设工作平台、拼装外模; c.在已施工完成的墩柱上绑扎桥墩0#段的第一层钢筋并安装纵向预应力束; d.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并张拉纵向预应力束,形成桥墩0#段的第一层; e.在已形成的桥墩0#段的第一层上绑扎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桥墩0#段的第二层与第三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双肢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预应力束的两端分别位于已施工完成的双肢墩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双肢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具体还包括步骤 当第一层的混凝土成型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压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双肢墩的施工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智超,彭溢,甘廷华,张阳,杨寒,王心懿,胡光全,何复生,何寿海,杨泉勇,唐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