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金志专利>正文

水旱两用平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田整地机械,特别是一种水旱两用平地机,包括手扶拖拉机头和刮平机,机头的驱动轮是钢性轮辐式结构,刮平机包括与机头连接的主梁(8),主梁后部2/3处装有可升降的尾轮(16),主梁的另一端接有支承柱(12),支承柱上端装有座椅(11),其下端铰接有拖泥船(14)。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适合于水田作业。(*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水旱两用平地机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田整地机械,特别是一种适于水田、旱田平整土地的机械-水旱两用平地机。现有田地平整机械大多不适于水田作业,中国专利“一种平地机”(申请号:93205101.4)公开了一种装有水平监视仪和油压升降器的平地机,该技术提供的方案使平地机复杂化了,同样也不适于水田作业,且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不利于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适于旱地也适于水田作业的水旱两用平地机。本技术按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水旱两用平地机,包括手扶拖拉机机头和刮平机,机头的驱动轮是钢性轮辐式结构,刮平机包括与机头连接的主梁8,主梁中后部2/3处装有可升降的尾轮16,主梁的另一端接有支承柱12,支承柱上端装有座椅11,其下端铰接有拖泥船14;上述驱动轮包括轮圈2、辐条3、连接法兰4及在轮圈上均匀分布的牙板1;上述拖泥船14是全封闭的船体,底部平坦,前端宽,后端窄并呈弧形,前端部设有脚踏板15;上述拖泥船装有与机头软连接的保险链17。本技术由于采用的独特结构的驱动轮,特别适合于水田作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制造、易推广,平地效率较高,经使用,8小时可适水田40-50亩。图1是本技术驱动轮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平地机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例中的驱动轮包括直径20mm圆钢制成的轮圈2、直径8mm的辐条3、连接法兰4由法兰盘和轴套5组成,使用时将手扶机头的橡胶轮卸下,通过螺丝口6将一对驱动轮换装在手扶机头的驱动轴上;本例中的刮平机包括钢质主梁-->8,如图3、图4所示,主梁8的一端通过连接件7与手扶机头连接,主梁8中后部2/3处装有可升降的尾轮16,尾轮16与主梁8是通过螺旋杆9、10连接的,可升降、可取下,主梁8的另一端有一垂直支承柱12,支承柱12上端装有坐椅11,其下端通过铰链13与拖泥船14铰接,拖泥船14是全封闭结构,底部平坦,前端宽,后端窄并呈弧形,前端部设有脚踏板15;拖泥船内部是木质骨架,外包铁皮,拖泥船上有脚踏板15,为保持拖泥船的稳定,其上装有可与手扶机头软连接的保险链17。本技术已在农田上使用,效果极佳,平地效果好,效率高,在水田中作业,不打滑,不抱泥,8小时连续作业可平整水田40-50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旱两用平地机,包括手扶拖拉机机头及刮平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手扶拖拉机机头的驱动轮是钢性轮辐式结构,刮平机包括与机头连接的主梁(8),主梁(8)中后部2/3处装有可升降的尾轮(16),主梁(8)的另一端接有支承柱(12),支承柱(12)上端是座椅(11),其下端铰接有拖泥船(1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水旱两用平地机,包括手扶拖拉机机头及刮平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手扶拖拉机机头的驱动轮是钢性轮辐式结构,刮平机包括与机头连接的主梁(8),主梁(8)中后部2/3处装有可升降的尾轮(16),主梁(8)的另一端接有支承柱(12),支承柱(12)上端是座椅(11),其下端铰接有拖泥船(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旱两用平地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志
申请(专利权)人:刘金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