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棕色蟹味菇培养基配方及栽培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8558813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棕色蟹味菇培养基配方,包括木屑30%~40%、玉米芯15~25%、大豆皮15~25%、米糠5~10%、麸皮5~10%,棉籽壳5~15%。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使用所述培养基配方进行棕色蟹味菇栽培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更确切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棕色蟹味燕学名真姬燕(.Hypsizygus marmoreus),棕色蟹味燕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酸含量高于一般菇类。而且真姬菇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其味鲜美、性平、甘温,有利尿渗湿,健脾止渴之功能,清热平肝之效。口感极佳,常食可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2007年4月4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0510030226. 7号公开了一种棕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为将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木屑、30-40%的玉米芯粉、25-30%的米糠、10-15%的麸皮、3-8%的玉米粉作为培养原料,搅拌混合后用传输带送至装瓶机进行装瓶,然后进行压盖和灭菌,至少抽真空2次,通入蒸汽加温至118-121°C,再进行保温,然后把瓶冷却至20-22°C ;再用接种机进行接种,然后用传输带送至培养室培养,培养时间80-85天,再进行搔菌处理,再将搔菌后的培养瓶放置在栽培室的床架上,经过20-22天开始采收。这种栽培方法存在如下缺陷(1)培养基的成本较高;(2)使用该培养基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棕色蟹味菇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木屑30%~40%、玉米芯15~25%、大豆皮15~25%、米糠5~10%、麸皮5~10%,棉籽壳5~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棕色蟹味菇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木屑30% 40%、玉米芯15 25%、大豆皮15 25%、米糠5 10%、麸皮5 10%,棉籽壳5 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棕色蟹味菇培养基配方,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各组分充分混合后补水,使培养原料中含水量为64 66%。3.一种棕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混合将木屑30% 40%、玉米芯15 25%、大豆皮15 25%、米糠5 10%、麸皮5 10%、棉籽壳5 15%充分混合后补水,使培养原料中含水量为64 66%,调节pH为6 7;(2)装瓶使用全自动装瓶流水线进行装瓶,要求装瓶均匀,紧实度适中,使用850cc的栽培瓶,单瓶重量控制在600 640克,瓶肩基本无空隙,打孔至瓶底;(3)压盖瓶盖自动输送到压盖位置,扣在装完料的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