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回叠少层石墨烯粉体及其复合材料的组份和制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墨烯制备
,具体涉及防回叠少层石墨烯粉体及其复合材料的组份和制备。
技术介绍
自2004年石墨烯问世以来,由于其优异的电学,力学,热学特性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石墨烯的独特的物理性能决定了它的广泛的应用空间。极高的杨氏模量,热传导系数高达5000W/mK,理论比表面积高达2630m2/g,而且能隙可调,单层几乎完全透明,只吸收2. 3%的光。在不久的将来,石墨烯可能制备出更薄,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器件。 而且,由于石墨烯的良好透光性和导电性,也适合用来代替ITO制造透明触摸屏,光板,甚至太阳能电池。石墨烯良好的机械性能可以添加到高分子材料中提高多项力学性能。自2004年发现石墨稀到2010年石墨稀的发现者犾得诺贝尔奖。石墨稀的应用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富勒烯和碳纳米管。因此,对高质量,大量石墨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一种可以安全,稳定的,大批量生产高质量石墨烯的方法是急切需要的。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技术主要有机械剥离法,液相剥离法,氧化石墨还原法,热分解SiC法,化学沉积生长法以及外延生长 ...
【技术保护点】
防回叠少层石墨烯粉体及其复合材料的组份和制备,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按重量份数,取1~5份石墨加入到15~20份浓硫酸与发烟硝酸的混合溶液中,?在溶液温度5?50℃条件下加入1~5份插层剂,搅拌4?96小时,?将此混合液以滤纸过滤并用1?10?wt%盐酸洗涤残留物直到无硫酸盐检出,?再用去离子水水洗残留物直到pH为5?7,50?100℃条件下烘干,制得插层石墨;(2)将插层石墨置于高温炉中,?在150?3000℃温度条件下通入氮气加热,加热时间0.5?10分钟,制成膨胀石墨;(3)按重量份数,将1~10份分散剂加入90~99份液态载体中,?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液 ...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回叠少层石墨烯粉体及其复合材料的组份和制备,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按重量份数,取I飞份石墨加入到15 20份浓硫酸与发烟硝酸的混合溶液中,在溶液温度5-50°C条件下加入I飞份插层剂,搅拌4-96小时,将此混合液以滤纸过滤并用1-10 wt%盐酸洗涤残留物直到无硫酸盐检出,再用去离子水水洗残留物直到pH为5-7,50-100°C条件下烘干,制得插层石墨; (2)将插层石墨置于高温炉中,在150-3000°C温度条件下通入氮气加热,加热时间0.5-10分钟,制成膨胀石墨; (3)按重量份数,将f10份分散剂加入9(T99份液态载体中,搅拌均匀,制成混合液; (4)将步骤(2)制备的膨胀石墨加入步骤(3)制备的混合液中,制成混合液; (5)利用高剪切解理设备将步骤(4)制备的混合液均匀分散并同时对已膨胀石墨进行剥离解理,解理时间为0. 001-10小时,得到多层石墨烯混合液; (6)对(5)步骤制得的多层石墨烯混合液在50-150°C下加热烘干,制成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回叠少层石墨烯粉体及其复合材料的组份和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制备的混合液中加入f 3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0. ro. 5份消泡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酸钠、烷基磺酸钠中的ー种及ー种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回叠少层石墨烯粉体及其复合材料的组份和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层剂为高锰酸钾、双氧水、浓硫酸、红酸钠、高氯酸钠、氯酸钾、氯化铁、ニ氧化碳、甲醇、こ醇、水中的ー种或ー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回叠少层石墨烯粉体及其复合材料的组份和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的粒径为50-10000 y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回叠少层石墨烯粉体及其复合材料的组份和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氧化こ烯、聚こ烯吡咯烷酮、聚こニ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钛酸酷、聚こ烯醇、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琦,何斌,郑鑫强,蔡庆荣,
申请(专利权)人:鸿纳东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