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化氢与硫磺联合制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58471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硫化氢与硫磺联合制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硫化氢和硫磺联合制酸生产工艺中,在转化器第三段出口、中温过热器后采用火管锅炉,控制锅炉的蒸发压力在5.1~5.6Mpa(饱和温度为265~271℃),来提高火管内壁温度(计算火管壁温为265.5~271.4℃),保证火管的壁温高于气体中硫酸的露点温度(全硫化氢工况,计算露点温度为263℃),从而避免露点腐蚀。同时考虑到湿法和干法两种制酸工况,采用两台火管锅炉串联运行:湿法制酸时,两台锅炉压力控制在5.1~5.6Mpa;干法制酸时(根据气体露点测试,气体中硫酸露点约为155℃),两台锅炉分开运行,第一台锅炉压力控制在4.0~4.8Mpa,第二台锅炉压力控制在1.0~1.8Mpa,直接产低压蒸气,进一步回收热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避免了露点腐蚀,大大提高了工艺设备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硫酸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主要用于制造无机化学肥料,其次作为基础化工原料,用于有色金属的冶炼、石油精炼、石油化工、纺织印染等,用途十分广泛。目前,硫酸生产由于其原材料来源不同生产工艺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硫磺制酸工艺、硫铁矿制酸工艺、冶炼烟气制酸工艺、硫化氢制酸工艺和石膏制酸工艺。以上方法都需要采用钒催化剂,使SO2直接氧化为SO3,统称为“接触法”制酸生产工艺。其中硫化氢制酸工艺生成反应水,如果将水份带入转化过程,叫做“湿接触法”;如果除去水份之后再进入转化过程,叫做“干接触法”。硫化氢和硫磺联合制酸采用的是干、湿法相结合的生产工艺,即在转化器的前三段采用的是湿法转化,后两段采用的是干法转化。在湿法转化工艺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转化器第三段出口、中温过热器后的省煤器容易出现露点腐蚀。由于经过转化后的气体中含有大量反应水,当气体温度降低时,SO3首先与水蒸气结合成硫酸蒸气,在露点温度时冷凝成酸。在转化器第三段出口气体中,硫酸蒸气的露点温度较高,虽然中温过热器可以避开露点,但之后的省煤器由于其除氧水侧的操作温度过低,使得转化气体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硫化氢与硫磺联合制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硫化氢和硫磺联合制酸生产工艺中,在转化器第三段出口、中温过热器后采用两台火管锅炉串联运行:第一台锅炉的前烟箱与中温过热器的出口烟气管道相连,第二台锅炉的后烟箱与进入吸收系统的烟气管道相连;两台火管锅炉独立给水,第一台锅炉所产蒸汽并入装置中压蒸汽管网,第二台锅炉所产蒸汽一根并入装置中压蒸汽管网、一根并入装置低压蒸汽管网;湿法制酸时,控制两台锅炉的蒸发压力在5.1~5.6Mpa,饱和温度为265~271℃;干法制酸时,两台锅炉分开运行,第一台锅炉的蒸发压力控制在4.0~4.8Mpa,第二台锅炉的蒸发压力控制在1.0~1.8Mpa,直接产低压蒸气,进一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化氢与硫磺联合制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硫化氢和硫磺联合制酸生产工艺中,在转化器第三段出口、中温过热器后采用两台火管锅炉串联运行第一台锅炉的前烟箱与中温过热器的出口烟气管道相连,第二台锅炉的后烟箱与进入吸收系统的烟气管道相连;两台火管锅炉独立给水,第一台锅炉所产蒸汽并入装置中压蒸汽管网,第二台锅炉所产蒸汽一根并入装置中压蒸汽管网、一根并入装置低压蒸汽管网;湿法制酸时,控制两台锅炉的蒸发压力在5.1 5. 6Mpa,饱和温度为265 271°C;干法制酸时,两台锅炉分开运行,第一台锅炉的蒸发压力控制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向东李育新李烨鹏盛荣华刘莉胡继承陈又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