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推力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8209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推力室,包括依次连接的盖板、喷注盘以及身部,喷注盘包括基体以及设置在基体上位于盖板一侧的环形凸台、外圈密封榫和内圈密封榫,基体上有多个第一、第二喷注孔,盖板包括隔热框、法兰盘和对接盘,对接盘上设置有内圈密封槽和外圈密封槽,盖板通过对接盘与喷注盘固定连接,内圈密封槽、外圈密封槽分别与内圈密封榫、外圈密封榫相匹配,隔热框上设置有第一、第二输送管,第一输送管与第一集液腔连通,第二输送管与第二集液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推力室加工工序复杂、一次成型后进行改进就需要重新加工而增加成本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减小零件数量、简化工艺,缩短产品的加工周期和成本,实现推力室可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推力室,特别是对于小推力轨姿控推力室方案研究中,适用于研究周期短、研制成本低的背景项目,也可作为低成本推力室方案应用于型号产品。
技术介绍
轨姿控动力系统是空间飞行器重要的分系统之一,主要用作制导控制、姿态保持、轨道调整等,其中推力室作为核心的组件之一,主要功能是实现液体推进剂合理分配、雾化、掺混和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产生的高温燃气经喷管高速喷出产生推力,从而为动力系统提供直接控制力。作为承受高压、高热流密度的组件,推力室需要具有高性能、轻质量、高可靠性等特点,因此推力室研制是制约轨姿控系统的关键。一方面,传统研究方法中,方案研究阶段,需要对双组元推力室进行大量的热试车考核工作,以获得推力室的燃烧效率、冷却效果、燃烧稳定性等参数,所需要的试车产品和试车次数较多,对于传统的全焊接方式装配的推力室,加工工序复杂、生产周期长,产品参加试车后,如需进行方案更改,需要重新加工,从而增加了研制成本、延长了研制周期,甚至直接影响型号成败。另一方面,低成本成为推力室发展的要求之一,为了降低成本,将传统的全焊接结构的推力室改为法兰连接方案,能够降低工艺难度、减小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推力室,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盖板(1)、喷注盘(2)以及身部(3),所述喷注盘(2)包括基体(21)以及设置在基体(21)上位于盖板一侧的环形凸台(22)、外圈密封榫(23)和内圈密封榫(24),所述基体上圆周均布有多个第一喷注孔(25)和多个第二喷注孔(26),所述第一喷注孔位于环形凸台内,所述第二喷注孔位于外圈密封榫和环形凸台之间,所述第一喷注孔与第二喷注孔的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喷注孔和第二喷注孔均朝向身部,所述盖板(1)包括隔热框(11)、以及设置在隔热框(11)两端的法兰盘(12)和对接盘(13),所述对接盘上设置有内圈密封槽和外圈密封槽,所述盖板通过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推力室,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盖板(I)、喷注盘(2)以及身部(3),所述喷注盘(2)包括基体(21)以及设置在基体(21)上位于盖板一侧的环形凸台(22)、外圈密封榫(23)和内圈密封榫(24),所述基体上圆周均布有多个第一喷注孔(25)和多个第二喷注孔(26),所述第一喷注孔位于环形凸台内,所述第二喷注孔位于外圈密封榫和环形凸台之间,所述第一喷注孔与第二喷注孔的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喷注孔和第二喷注孔均朝向身部, 所述盖板(I)包括隔热框(11)、以及设置在隔热框(11)两端的法兰盘(12)和对接盘(13),所述对接盘上设置有内圈密封槽和外圈密封槽,所述盖板通过对接盘与喷注盘固定连接,所述内圈密封槽、外圈密封槽分别与内圈密封榫、外圈密封榫相匹配, 所述环形凸台与对接盘之间形成第一集液腔(4),外圈密封榫、环形凸台以及对接盘形成第二集液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智超张蒙正李军蔡锋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