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照明装置及照明器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5490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6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照明装置及照明器具,可减少部件数量,实现组装作业效率的提高。发光装置(6)具备:安装部件(60),其具备与基板(61)的缘部对置的表面侧支承部(602a)及背面侧支承部(602b),且形成有基板插入槽(602);基板(61),其表面侧安装有发光元件(62),被滑动插入所述安装部件(60)的基板插入槽(602),并且将所述表面侧支承部(602a)铆接而安装固定于安装部件(60)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备安装有LED (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的基板的发光装置及使用该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LED的高输出化及高效率化,作为光源正在开发使用LED的在室内或室外使用并可期待低消耗电力、长寿命化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利用从LED射出的光得到规定的明亮度,例如安装有LED的多个基板通过安装螺丝而安装固定于散热部件等安装部件上。专利文献1:特开2010 — 161046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2010 — 177172号公报另外,为了将端部件和基板的相对的姿势保持为一定,已知有经由支架保持基板的构造。该支架部件通过支承基板的缘部,限制支架部件和基板的相对位置。但是,在上述那样的照明装置的基板的安装构成的情况中,基板上的部件数量增力口,可能使组装作业效率降低。而且,需要在基板上形成安装螺丝的贯通孔,且在一侧安装部件侧形成螺丝孔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减少部件数量,实现组装作业效率的提高的发光装置、照明装置及照明器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部件,其具备与基板的缘部对置的表面侧支承部以及背面侧支承部,且形成有基板插入槽;基板,表面侧安装有发光元件,且滑动插入到所述安装部件的基板插入槽,并且通过将所述表面侧支承部铆接而使基板安装固定于安装部件。此外,优选所述表面侧支承部的一端部设为自由端部,并能够以另一端部为支点发生变形。此外,优选所述表面侧支承部的前表面侧上形成有线状突起部。 此外,优选设置有多片所述基板,遍及邻接的基板间焊接并电连接有连接导体,铆接部位在连接导体的焊接接合部的附近。此外,优选所述安装部件的所述背面侧支承部上形成有基板安装面,且该基板安装面的两侧缘形成为比所述基板安装面更远离所述基板。此外,优选所述表面侧支承部与该背面侧支承部分别相对配置并与所述背面侧支承部一同形成基板插入槽,在将所述基板滑动插入到所述基板插入槽的状态下,对于所述一对表面侧支承部,将两侧缘分别在长度方向彼此错开的位置铆接,从而安装所述基板。此外,优选所述安装部件被分割成多个,由不同的材料形成。此外,本技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具备主体,其收容上述的发光装置,并具有将从所述发光元件照射的光向外方透射的透光部;灯头,其配设于所述主体的两端部。此外,本技术提供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器具主体;和安置于该器具主体的上述的照明装置。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可减少部件数量,实现组装作业效率的提高,在点亮时安装于基板的发光元件间难以产生温度差的发光装置、使用该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及使用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此外,根据本技术的照明装置,还可以在点亮时安装于基板的发光元件间难以产生温度差的发光装置、使用该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及使用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上述直管形LED灯的侧面图;图3是沿图2中Y — Y线切断表示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上述直管形LED灯的发光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将上述发光装置分解表示的立体图;图7是用于说明将同基板安装固定于安装部件的铆接工序的示意性剖面图;图8是表示上述铆接机的概略的立体图;图9是用于说明将上述基板安装固定于安装部件的铆接工序的示意性剖面图,图9 (a)是表示初始阶段的图,图9 (b)是表示中间阶段的图,图9 (C)是表示最终阶段的图;图10是表示变形例的直管形LED灯的发光装置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12是表示上述变形例的铆接机的概略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照明器具主体、2...照明装置(直管形LED灯)、3...灯座部、4...点亮装置、5...主体、6...发光装置、7...灯头部、8...线状连接导体、9...焊锡、61...基板、62...发光元件(LED)、63. . 荧光体层、60...安装部件、601. . 基板安装面、601a...间隙形成机构(倾斜面)、602...基板插入槽、602a...表面侧支承部、602b...背面侧支承部、602c...侧壁部、603...支承轨道插入槽、A部...铆接部位、Pf...前面侧的线状突起部、Pb...背面侧的线状突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 图9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表示照明器具,图2及图3表不作为照明装置的直管形LED灯,图4 图6表不发光装置。另夕卜,图7 图9是用于说明将基板安装固定于安装部件的状态的图。此外,各图中,对于同一部分标注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图1中表示对顶棚面设置的照明器具,该照明器具具备通过冷轧钢板等形成的横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器具主体1、和安装于该器具主体I的直管形LED灯2。器具主体I基本上形成已有的结构,形成为具有下面侧开放的开放部的箱状,具备安装于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灯座部3、收容于器具主体I内的点亮装置4、以覆盖上述下面侧的开放部的方式安装的反射板11。灯座部3由PBT树脂等构成,将从图2所示的直管形LED灯2的两端部突出的供电端子71和地线端子72连接。点亮装置4与商用交流电源AC连接,具备接收该交流电源AC并生成直流输出的二极管电桥电路。点亮装置4例如在二极管电桥电路的输出端子间连接平滑电容器且在该平滑电容器连接直流电压变换电路及电流检测机构而构成。该点亮装置4的输出端连接于一个灯座部3的端子。反射板11具有反射面,以覆盖器具主体I的下面侧的开放部的方式安装。另外,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灯座部3嵌合的大致长方形的切口部。如图1 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照明装置的直管形LED灯2具有与已有 的直管形荧光灯大致相同的尺寸及外形。具体而言,例如具有与20W的直管形荧光灯大致相同的尺寸及外形,基于日本灯泡工业会规格JEL801 “带L形销状灯头GX16t — 5的直管形LED灯系统(一般照明用)”构成。直管形LED灯2具有长条状且外观为大致圆筒状的主体5、发光装置6、灯头部7。如图3所示,主体5具有内部空间,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由具有透光性和扩散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等合成树脂材料通过挤出成形而制作。在主体5的内壁形成有对置地向内侧突出的一对支承轨道51,在该支承轨道51上沿长度方向支承配设有长条状的安装部件60。此外,主体5的成形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另外,例如也可以将半圆筒状的两个部件结合而构成主体5。而且,只要能够形成内部空间,则截面也可以是多边形状,形状没有限定。如图3 图7所示,发光装置6具备安装部件60、安装于该安装部件60的长条状的基板61、直线状并排安装于基板61的表面侧的多个发光元件62、覆盖各发光元件62的荧光体层63。另外,基板61沿长度方向并排配设有多个。如图3、图6及图7所示,安装部件60为长条状的散热部件,由热传导性良好的铝材料等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安装部件60 —体具有基板安装面601、基板插入槽602、支承轨道插入槽603。基板安装面601形成为大致平坦状,呈横长的长方形状的面,且为与基板61的背面侧对置的面状部分。详细而言,如图6及图7中代表所示,在与该基板安装面60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部侧形成有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部件,其具备与基板的缘部对置的表面侧支承部以及背面侧支承部,且形成有基板插入槽;基板,表面侧安装有发光元件,且滑动插入到所述安装部件的基板插入槽,并且通过将所述表面侧支承部铆接而使所述基板安装固定于安装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26 JP 2012-014031;2012.03.29 JP 2012-0776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安装部件,其具备与基板的缘部对置的表面侧支承部以及背面侧支承部,且形成有基板插入槽; 基板,表面侧安装有发光元件,且滑动插入到所述安装部件的基板插入槽,并且通过将所述表面侧支承部铆接而使所述基板安装固定于安装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侧支承部的一端部设为自由端部,并能够以另一端部为支点发生变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侧支承部的前表面侧上形成有线状突起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片所述基板,遍及邻接的基板间焊接并电连接有连接导体,铆接部位在连接导体的焊接接合部的附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川寿丈贵家学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