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尤其是一种新型客车窗框。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中、大型客车侧窗大多采用附图3所示的结构,上部用结构胶将固定玻璃与车身和窗框上梁(I)粘接,下部由窗框、柔性滑槽和活动玻璃(6)组成,活动玻璃(6)可在上柔性滑槽(3)及下柔性滑槽(4)的夹持下被前后移动。由于窗框已与车身和固定玻璃粘接为一体而成为不可拆卸的结构,当易损的活动玻璃损坏时,以往拆下窗框来换装活动玻璃的方法已不可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主要的方式是为了更换活动玻璃(6)而设置了活动梁(9),拆下自攻螺钉(10)后将活动梁(9)移出即可换装活动玻璃(6)。但是,这样的结构存在如下缺点1.行驶中活动梁(9)与窗框下梁(2)之间易产生噪音;I1.成本较高;II1.外观繁杂、接缝间隙大;IV.自攻螺钉(10)易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客车窗框,它能减少客车行驶过程中由于窗框而引起的噪音,降低了窗框的成本,外观简洁明了,可靠性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新型客车窗框,包括窗框上梁、窗框下梁,在窗框上梁及窗框下梁上分别设有上柔性滑槽及下柔性滑槽,在窗框上梁的底板与上柔性滑槽之间设有预留空腔;或在下柔性滑槽中设有预留空腔并设有回填条。设有预留空腔的上柔性滑槽或回填条为分段式结构。注本技术中的柔性滑槽和回填条是指,安装于窗框内用于与活动玻璃接触,起密封和减小摩擦力作用的非金属构件。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在窗框上梁或窗框下梁上设置预留空腔的结构,在安装过程中,使活动玻璃进入预留空腔中,为其形成装配空间,安装完成后,再装入分段式的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客车窗框,包括窗框上梁(1)、窗框下梁(2),其特征在于:在窗框上梁(1)及窗框下梁(2)上分别设有上柔性滑槽(3)及下柔性滑槽(4),在窗框上梁(1)的底板与上柔性滑槽(3)之间设有预留空腔(5);或在下柔性滑槽(4)中设有预留空腔(5)并设有回填条(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客车窗框,包括窗框上梁(I)、窗框下梁(2),其特征在于在窗框上梁(I) 及窗框下梁(2)上分别设有上柔性滑槽(3)及下柔性滑槽(4),在窗框上梁(I)的底板与上柔性滑槽(3)之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