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灾害水母绞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5210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6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灾害水母绞碎装置,包括缆绳、拖网和浮球,所述拖网的网底设置有网环;网环内部设置有伞骨状排列的钢丝;所述拖网为袋状或单片状;所述拖网的网口设置有两个侧纲:侧纲Ⅰ和侧纲Ⅱ;所述的侧纲Ⅰ和侧纲Ⅱ的每个端部均分别连有缆绳;所述的缆绳上固定有两个使用时能使拖网张开的网板:网板Ⅰ和网板Ⅱ;连于侧纲Ⅰ端部的缆绳上固定网板Ⅰ,所述网板Ⅰ由固定板和导流板构成,固定板和导流板沿侧边固定连接,且夹角为钝角;连于侧纲Ⅱ端部的缆绳上固定网板Ⅱ,所述网板Ⅱ与网板Ⅰ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大型灾害水母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置,降低生态危害,对急速暴发的水母灾害可起到快速、高效、便捷的处理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灾害水母绞碎装置
本技术属于海洋渔业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灾害水母绞碎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水母灾害作为一种新型生态灾害引起了世界各沿海国家政府和科研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有关大型水母的暴发机理和应急预警处置技术成为海洋生态灾害研究的热点,大型水母的暴发不仅影响了渔业生产,还破坏了食物链结构,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目前,国内外对于大型水母的灾害消除和处置方法较少。日本有针对大型水母监测预警系统和处置方法的研究,主要是利用船舶监测、遥感监测、浮标监测、渔业市场调查等多元化手段,随时收集取得海域大型水母的分布情况,这些信息经过汇总和分析后,被处理为可视化的水母实时分布与预报信息,最后被及时发布给渔民和其它用海群众。除对大型水母进行监测预报外,日本还有相关部门负责大型水母的清除。通常在监测到大量的大型水母之后的24h之内,即出动船只,使用定置网、拖网等手段拦截、打捞水母群,但日本利用上述简单的绞杀手段处理离岸海域(天然海域)的大型水母的技术尚不成熟,主要是处理时机选择不恰当的话(在水母性成熟之前采用物理绞碎方法较适宜,但水母性成熟之后不可盲目绞碎),会造成翌年水母的大规模暴发。近十年,水母灾害在我国海域也时有发生,其暴发机理和预警应急处置研究刚刚起步。尤其缺少对近岸和离岸海域进行灾害水母应急处置技术的研究,缺少处置灾害水母可行的技术支撑。通常离岸海域适宜采用物理方法处置水母暴发,例如船舶打捞方式、加工食用或陆域掩埋因为目前我国常见的灾害水母中可加工有食用价值的只有沙海蜇和霞水母,但其幼体阶段和海月水母一样经济价值较低,这种方式的打捞成本太高,更不适用于水母离岸太远的情况。而且如果在海水浴场附近盲目打捞,会造成水母截断触须蜇伤游客。另外,针对工业取水口海域水母灾害处置技术,还应考虑附着在礁石、构筑物等固着物上的水母螅状体,要尽量根除附着在固着物的水母螅状体,防止其在翌年的暴发。并且处理灾害水母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对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除效果是否明显等问题。目前,国内外尚缺乏针对近岸和远岸海洋大型水母灾害应急处置技术的研究,本技术所述装置和其使用方法可为滨海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滨海电力工业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对减轻沿海地区水母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海洋大型水母生态灾害,为了有效减轻水母暴发对渔业、旅游业、工业等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了应急灾害水母绞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对于未达到性成熟的大型灾害水母可使用本技术所述的水母绞碎装置进行处置,即在拖网底部安装镂空的钢丝线,当船舶带动拖网快速行进时,依靠水流冲击力使聚集在拖网底部的水母体破碎。具体的技术方案是灾害水母绞碎装置,包括缆绳、拖网和浮球,其中拖网的网底设置有网环;网环内部设置有自圆心向外辐射状排列的钢丝;所述拖网为袋状;[0011 ] 所述拖网的网口沿边缘设置有两个侧纲侧纲I和侧纲II ;所述的侧纲I和侧纲II的每个端部均分别连有缆绳;所述的缆绳上固定有两个使用时能使拖网张开的网板网板I和网板II ;水中工作状态下,网板1、网板II分别在侧纲1、侧纲II的前方;网板能够分解海水对网口的冲击力,同时能借助海水的冲击力使网口张开,起到导流的作用。所述网板I由固定板和导流板构成,固定板和导流板沿侧边固定连接,且夹角为钝角;所述网板II与网板I的尺寸和结构均相同;在使用状态下,网板I与网板II设置在缆绳上的位置相对应,且网板I与网板II的钝角夹角相背设置。网板I连接于与侧纲I端部连接的缆绳上,网板II连接于与侧纲II端部连接的缆绳上,所述网板II与网板I固定在缆绳上的位置相应,网板II与网板I相向设置,以便使用时能借助水流使拖网张开。对于上述的灾害水母绞碎装置,优选的情况下固定板和导流板的夹角为150° , 夹角角度的选择影响网口张开效率。对于上述的灾害水母绞碎装置,优选的情况下还包括长度相等的上纲和下纲; 上纲连接侧纲I和侧纲II的上端,下纲连接侧纲I和侧纲II的下端。为避免网板导流的作用使得网口被张开过大,在两个侧纲的上下端部各设置了上纲、下纲,用以控制两侧纲之间的距离,从而不致使网口被扯破。对于上述的灾害水母绞碎装置,优选的情况下所述固定板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能穿过缆绳并固定缆绳的固定孔。对于上述的灾害水母绞碎装置,优选的情况下在所述侧纲上还分别连有浮球。浮球的浮力选择要依据 拖网、侧纲及网板的重量确定。对于上述的灾害水母绞碎装置,优选的情况下所述的拖网长度为侧纲长度的3 至5倍。拖网过长会增加缠绕干扰率,过短会减少水母捕获率。对于上述的灾害水母绞碎装置,优选的情况下上、下纲长度为侧纲长度的广3 倍。上纲、下纲的长度过长会增加缠绕干扰率和网口张开效率,过短会减少水母捕获率。对于上述的灾害水母绞碎装置,优选的情况下所述的网板为PVC板;侧纲为不锈钢管;上纲、下纲、缆绳均为钢丝绳;所述的网环为实心钢环。对于上述的灾害水母绞碎装置,优选的情况下所述的网环为圆环形,其外径为 40(T600mm,圆环宽度为15mm ;所述的钢丝直径为2mm ;网环的大小取决于网口宽度;钢丝直径越小越利于切断水母体,但是钢丝直径过小则易断;拖网孔径100mm,拖网孔径的选择, 主要是考虑水母体大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绞碎装置可对大型灾害水母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置,减少其繁殖率,降低生态危害,对急速暴发的水母灾害可起到快速、高效、便捷的处理效果,既避免了因盲目打捞造成截断触须对游客的伤害,又可使水母后代达到根除效果对其他生物也基本无影响,本技术为大型水母灾害暴发的应急处置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法,对于恢复生态平衡、保护渔业资源及旅游业、工业用水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附图说明图1 :灾害水母绞碎装置示意图,其中1.拖网、2.网环、21.钢丝、3.侧纲、31.侧纲1、32.侧纲ΙΙ、4·缆绳、5.网板、51.网板Ι、52.网板ΙΙ、511·固定板、512.导流板、 61.上纲、62.下纲、7.固定孔、8.浮球;图2 :袋状拖网改装的绞碎装置示意图;其中,拖网I为袋状,入水工作时候的袋状展开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绞碎装置,必须在水母体性成熟之前使用,因为水母性成熟之后不可盲目绞碎,否则会刺激水母有性繁殖而导致翌年暴发。图1为本技术的灾害水母绞碎装置示意图,其中拖网I的网底设置有实心钢环构成的网环2 ;网环2内部设置有16根钢丝21,呈伞骨状排列,直径f 2mm ;所述拖网I为袋状;所述拖网I的网口沿边缘设置有两个侧纲3,即侧纲I 31和侧纲II 32 ;材质均为不锈钢管,端部带封头,长2000mm,外径20mm,内径18mm ;所述的侧纲I 31和侧纲II 32的每个端部均分别连有缆绳4 ;材质为钢丝绳;所述的缆绳4上固定有两个使用时能使拖网I张开的PVC网板5 :网板I 51和网板II 52 ;其长·宽·高=500 X 400 X 5mm;因为PVC板能够防止海水腐蚀;连于侧纲I 31端部的缆绳4上固定网板I 51,所述网板I 51上固定板511和导流板512的夹角为150° ;所述固定板511的四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灾害水母绞碎装置,包括缆绳(4)、拖网(1)和浮球(8),其特征在于:?拖网(1)的网底设置有网环(2);网环(2)内部设置有自圆心向外辐射状排列的钢丝(21);所述拖网(1)为袋状;?所述拖网(1)的网口沿边缘设置有两个侧纲(3):侧纲Ⅰ(31)和侧纲Ⅱ(32);?所述的侧纲Ⅰ(31)和侧纲Ⅱ(32)的每个端部均分别连有缆绳(4);?所述的缆绳(4)上固定有使用时能使拖网(1)张开的两个网板(5):网板Ⅰ(51)和网板Ⅱ(52);水中工作状态下,网板Ⅰ(51)、网板Ⅱ(52)分别在侧纲Ⅰ(31)、侧纲Ⅱ(32)的前方;?所述网板Ⅰ(51)由固定板(511)和导流板(512)构成,固定板(511)和导流板(512)沿侧边固定连接,且夹角为钝角;所述网板Ⅱ(52)与网板Ⅰ(51)的尺寸和结构均相同;在使用状态下,网板Ⅰ(51)和网板Ⅱ(52)设置在缆绳上的位置相对应,且网板Ⅰ(51)和网板Ⅱ(52)的钝角夹角相背设置;?网板Ⅰ(51)连接于与侧纲Ⅰ(31)端部连接的缆绳(4)上,网板Ⅱ(52)连接于与侧纲Ⅱ(32)端部连接的缆绳(4)上;所述网板Ⅱ(52)与网板Ⅰ(51)固定在缆绳上的位置相应,网板Ⅱ(52)与网板Ⅰ(51)相向设置,以便使用时能借助水流使拖网张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灾害水母绞碎装置,包括缆绳(4)、拖网(I)和浮球(8),其特征在于 拖网(I)的网底设置有网环(2);网环(2)内部设置有自圆心向外辐射状排列的钢丝(21);所述拖网(I)为袋状; 所述拖网(I)的网口沿边缘设置有两个侧纲(3):侧纲I (31)和侧纲II (32); 所述的侧纲I (31)和侧纲II (32)的每个端部均分别连有缆绳(4); 所述的缆绳(4)上固定有使用时能使拖网(I)张开的两个网板(5 ):网板I (51)和网板II (52);水中工作状态下,网板I (51)、网板II (52)分别在侧纲I (31)、侧纲II (32)的前方; 所述网板I (51)由固定板(511)和导流板(512)构成,固定板(511)和导流板(512)沿侧边固定连接,且夹角为钝角;所述网板II (52)与网板I (51)的尺寸和结构均相同;在使用状态下,网板I (51)和网板II (52)设置在缆绳上的位置相对应,且网板I (51)和网板II(52)的钝角夹角相背设置; 网板I (51)连接于与侧纲I (31)端部连接的缆绳(4)上,网板II (52)连接于与侧纲II (32)端部连接的缆绳(4)上;所述网板II (52)与网板I (51)固定在缆绳上的位置相应,网板II (52)与网板I (51)相向设置,以便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伦王年斌孙明王昆王召会马志强李楠吴金浩张玉凤宋广军宋永刚李爱田金杨爽赵海勃徐晓红刘桂英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