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片式硬防护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691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9:04
一种分片式硬防护棚,包括架体和架体上面的脚手板,架体由一片一片的单片架体组合连接而成,相邻的单片架体之间连接短钢管,单片架体有至少三根悬挑于结构墙体外檐的向上倾斜的悬挑杆,有一组与悬挑杆横向交叉、间隔分布的横向钢管,悬挑杆的悬挑端与上层结构墙体之间连接斜撑杆,悬挑杆与最外侧的横向钢管的交接节点处连接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与上层结构墙体的上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分片式设计,采用悬挑式钢管,配合脚手板安全网组合搭设,用钢丝绳作为主要受力构件,并增加了斜撑杆,进行抗倾覆设计,采取地下分片组装,高空安装的方式完成架设安装,降低风险,提高效率、节约工期。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作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施工防护棚。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施工尤其是商业地产施工对工期的要求是非常迫切的,因此就要求施工中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到上部结构施工与下部外檐装修施工同时进行。为了做到上下同时施工节约工期,从安全角度出发就做到空间上的立体分割,这样防护棚施工技术就应运而生。但是传统的防护棚需要工人全部在高空搭设,工人作业时十分危险,降低了施工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建筑施工时,一般先要进行结构施工,然后进行装饰施工,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工作效率低,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片式硬防护棚,要解决组装便捷、减少高空搭设作业工作量的技术问题;并解决降低风险、提高效率、节约工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片式硬防护棚,包括架体和架体上面的脚手板,所述架体由一片一片的单片架体组合连接而成,相邻的单片架体之间连接短钢管,所述单片架体有至少三根悬挑于结构墙体外檐的向上倾斜的悬挑杆,有一组与悬挑杆横向交叉、间隔分布的横向钢管,所述悬挑杆的一端穿过下层结构墙体的下部,并由钢管卡扣和两根分别位于结构墙体内外的下限位钢管固定连接,悬挑杆的悬挑端与上层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片式硬防护棚,包括架体和架体上面的脚手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由一片一片的单片架体组合连接而成,相邻的单片架体之间连接短钢管(12),所述单片架体有至少三根悬挑于结构墙体(8)外檐的向上倾斜的悬挑杆(1),有一组与悬挑杆(1)横向交叉、间隔分布的横向钢管(2),所述悬挑杆(1)的一端穿过下层结构墙体(8的下部,并由钢管卡扣(11)和两根分别位于结构墙体内外的下限位钢管(9)固定连接,悬挑杆(1)的悬挑端与上层结构墙体(8)之间连接斜撑杆(3),所述斜撑杆(3)的下端与悬挑杆(1)连接,所述斜撑杆(3)的上端穿过上层结构墙体的下部,并由钢管卡扣和分别位于结构墙体内外的两根上限位钢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片式硬防护棚,包括架体和架体上面的脚手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由一片一片的单片架体组合连接而成,相邻的单片架体之间连接短钢管(12),所述单片架体有至少三根悬挑于结构墙体(8)外檐的向上倾斜的悬挑杆(1),有一组与悬挑杆(I)横向交叉、间隔分布的横向钢管(2),所述悬挑杆(I)的一端穿过下层结构墙体(8的下部,并由钢管卡扣(11)和两根分别位于结构墙体内外的下限位钢管(9)固定连接,悬挑杆(I)的悬挑端与上层结构墙体(8)之间连接斜撑杆(3),所述斜撑杆(3)的下端与悬挑杆(I)连接,所述斜撑杆(3)的上端穿过上层结构墙体的下部,并由钢管卡扣和分别位于结构墙体内外的两根上限位钢管(15)固定连接,所述悬挑杆(I)与最外侧的横向钢管(2)的交接节点处连接钢丝绳(4),所述钢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顺旺孙书森蔡晓鸿赵继刚王振龙昶文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博海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