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面吸水机,包括连接有高压水管的射流泵、所述射流泵与一个排水装置通过水管连通,该射流泵上还设有一个用于吸水的吸水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将其增加到洒水车等清洁车上;2、工作可靠,通过射流泵产生真空,无转动部件。3、由于性能价格比高,可推广运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水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路面吸水机。
技术介绍
下雨过后,很多路面会因为地势不平等原因而产生一汪汪的积水。这些积水很难排入下水道或者渗入地下。这些积水给行人和车辆造成非常大的不便。如果这些积水在滞留在高架桥与高速公路上,不仅增加桥身额外的负荷,还对行车安全有很大的影响。通常这些积水是由环卫工人用扫帚清扫,或者直接任其自己蒸发。人工清扫很难完全除去,蒸发需要的时间非常长。射流泵本身没有转动部件,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密封性好、便于维护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尤其在抽取含有泥等的水时,射流泵具有独特的优势,能持续的产生较高的真空度,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将其增加到洒水车等清洁车上的一种路面吸水机。本技术还有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工作可靠,通过射流泵产生真空,无转动部件的一种路面吸水机。本技术再有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由于性能价格比高,可推广运用的一种路面吸水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路面吸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有高压水管的射流泵、所述射流泵与一个排水装置通过水管连通,该射流泵上还设有一个用于吸水的吸水装置,所述吸水装置包括一个手柄以及一个软管,所述软管一端与上述喷嘴入口配接,另一端通过手柄连接到一个吸水过滤组件上。在上述的一种路面吸水机,所述射流泵包括一个具有混合室的混合管,所述混合管一端配接一喷嘴,所述喷嘴一端伸入混合管的混合室内,高压水管连接在喷嘴另一端的喷嘴入口处;混合管另一端依次连接有喉管和扩散管,所述扩散管与上述排水装置连接;所述混合管侧面还设有吸入口,所述混合管的混合室通过吸入口与上述吸水装置配接。在上述的一种路面吸水机,所述的吸水过滤组件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棱台型网罩,所述网罩一端与上述软管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为吸口 ;所述网罩内部还设有一用于过滤渣土的滤网。在上述的一种路面吸水机,所述排水装置为一个水箱,水箱连接上述扩散管;所述高压水管上还设有一用于控制高压水开合的第一阀门;射流泵与水箱连通的水管上还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水箱底部还设有用于放水的第三阀门。作为另一种技术方案,在上述的一种路面吸水机,所述排水装置为一个软管,所述软管一端连接上述扩散管;所述高压水管上还设有一用于控制高压水开合的第一阀门;射流泵与水箱连通的水管上还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水箱底部还设有用于放水的第三阀门,该种方案是利用软管将水直接排到附近的可排放位置,比如下水道等。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将其增加到洒水车等清洁车上;2、工作可靠,通过射流泵产生真空,无转动部件。3、由于性能价格比高,可推广运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射流泵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吸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中,第一阀门1、射流泵2、吸水管3、第二阀门4、第三阀门5、水箱6、排水软管7、吸入口 21、喷嘴入口 22、喷嘴23、混合室24、喉管25、扩散管26、扩散管出口 27、软管31、手柄32、滤网33、吸口 34。实施例1 :首先,介绍一下本技术的具体结构,本技术包括连接有高压水管的射流泵2、所述射流泵2与一个排水装置通过水管连通,该射流泵2上还设有一个用于吸水的吸水装置。射流泵2包括一个具有混合室24的混合管,所述混合管一端配接一喷嘴23,所述喷嘴23 —端伸入混合管的混合室24内,高压水管连接在喷嘴23另一端的喷嘴入口 22处;混合管另一端依次连接有喉管25和扩散管26,所述扩散管26与上述排水装置连接;所述混合管侧面还设有吸入口 21,所述混合管的混合室24通过吸入口 21与外界相通;上述吸水装置与所述吸入口 21配接。吸水装置包括一个手柄32以及一个软管31,所述软管31—端与上述喷嘴入口 22配接,另一端通过手柄32连接到一个吸水过滤组件上,吸水过滤组件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棱台型网罩,所述网罩一端与上述软管31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为吸口 34 ;所述网罩内部还设有一用于过滤渣土的滤网33,在本实施例中,排水装置为一个水箱6,水箱6连接上述扩散管26 ;高压水管上还设有一用于控制高压水开合的第一阀门I ;射流泵2与水箱6连通的水管上还设有第二阀门4 ;所述水箱6底部还设有用于放水的第三阀门5。使用时,步骤如下1、将吸起的水装入箱中如图1,打开第一阀门I,使高压水进入射流泵2 ;高压水经喷嘴23高速喷出,产生真空,将路面的积水经吸水装置吸入;两股液体混合后经第二阀门4排入水箱6中;当水箱中的水到达一定量后,可打开阀门5,将水排入下水道等其他可排的位置。2、装置自净如图1或图2,当路面积水含有泥等,需要对装置进行清洁。此时关闭第二阀门4,高压水无法进入水箱,只能从吸水管喷出,可以清洗吸水管。3、吸水与喷嘴的变换将射流泵的吸入口 21、混合室24、喉管25、扩散管26、扩散管出口 27卸下,即为洒水车;若装上,即为吸水车。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将吸起的水直接用软管排入临近的下水道。在本实施例中,排水装置为一个排水软管7,所述排水软管7 —端连接上述扩散管26 ;所述高压水管上还设有一用于控制高压水开合的第一阀门I ;射流泵2与水箱6连通的水管上还设有第二阀门4 ;所述水箱6底部还设有用于放水的第三阀门5。使用时,如图2,打开第一阀门I,使高压水进入射流泵2 ;高压水经喷嘴23高速喷出,产生真空,将路面的积水经吸水管3吸入;两股液体混合后经阀门4和排水软管7直接将水排到附近的下水道或水沟里。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第一阀门1、射流泵2、吸水管3、第二阀门4、第三阀门5、水箱6、排水软管7、吸入口 21、喷嘴入口 22、喷嘴23、混合室24、喉管25、扩散管26、扩散管出口 27、软管31、手柄32、滤网33、吸口 3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面吸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有高压水管的射流泵(2)、所述射流泵(2)与一个排水装置通过水管连通,该射流泵(2)上还设有一个用于吸水的吸水装置,所述吸水装置包括一个手柄(32)以及一个软管(31),所述软管(31)一端与上述喷嘴入口(22)配接,另一端通过手柄(32)连接到一个吸水过滤组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吸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有高压水管的射流泵(2)、所述射流泵(2) 与一个排水装置通过水管连通,该射流泵(2)上还设有一个用于吸水的吸水装置,所述吸水装置包括一个手柄(32)以及一个软管(31),所述软管(31)—端与上述喷嘴入口(22)配接, 另一端通过手柄(32)连接到一个吸水过滤组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吸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泵(2)包括一个具有混合室(24)的混合管,所述混合管一端配接一喷嘴(23),所述喷嘴(23) —端伸入混合管的混合室(24)内,高压水管连接在喷嘴(23)另一端的喷嘴入口(22)处;混合管另一端依次连接有喉管(25 )和扩散管(26 ),所述扩散管(26 )与上述排水装置连接;所述混合管侧面还设有吸入口(21),所述混合管的混合室(24)通过吸入口(21)与上述吸水装置配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新平,吕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