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无心磨床双支承式动压油膜导轮主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3584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精度无心磨床双支承式动压油膜导轮主轴结构,其包括导轮主轴,特征是:所述导轮主轴前端设有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导轮主轴前端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安装在前支承座上,轴承座内安装有双向推力球轴承作辅助支承;导轮主轴后端设有另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另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安装在后支承座上,导轮主轴安装在双套筒结构的导轮架上,组成了一个导轮砂轮中置的前后双支承导轮主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导轮主轴回转精度高,环境适应性能强,承载能力大,加工制造方便,稳定可靠;且具有结构紧凑,刚性好,加工制造方便,性能稳定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精度无心磨床双支承式动压油膜导轮主轴结构,属于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使用无心磨床加工零件时,托架负责支撑零件,砂轮负责磨削零件,而导轮则起到导向,支撑零件及控制零件的进刀速度。由此可见,导轮回转精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加工零件的质量。导轮需安装在导轮主轴上,现有普通无心磨床导轮主轴结构大多采用悬臂式,整体锥体滑动轴承。由于采用不充足供油径向轴承,起动转矩大,液体边界摩擦润滑,轴承刚性相对较差,导轮主轴承载能力不大,只能用于轻型加工小规格零件的无心磨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针对传统结构的弊病,提供一种高精度无心磨床双支承式动压油膜导轮主轴结构,该双支承式动压油膜导轮主轴回转精度高,环境适应性能强,承载能力大,加工制造方便,稳定可靠。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高精度无心磨床双支承式动压油膜导轮主轴结构包括导轮主轴、导轮、夹盘体,导轮通过前后两个夹盘体的端面夹持,固定在导轮主轴中间;夹盘体与导轮用螺钉紧固;特征是所述导轮主轴前端设有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导轮主轴前端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安装在前支承座上,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内圈与导轮主轴相配;轴承座用螺钉紧固在前支承座上,轴承座内安装有双向推力球轴承作辅助支承;双向推力球轴承轴向用前压盖及锁紧螺母压紧,双向推力球轴承径向用衬套调整间隙;导轮主轴后端设有另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另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安装在后支承座上,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内圈与导轮主轴相配;导轮主轴安装在双套筒结构的导轮架上,组成了一个导轮砂轮中置的前后双支承导轮主轴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轮主轴后端设有半圆形键槽,通过半圆键与联轴套相联,由后压盖压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轮主轴前端装有前接头圈;导轮主轴后端装有后接头圈;所述前接头圈及后接头圈上分别设有进油口、回油口及泄油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轮主轴上安装有多个骨架油封,防止漏油。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双支承式动压油膜导轮主轴回转精度高,环境适应性能强,承载能力大,加工制造方便,稳定可靠;且具有结构紧凑,刚性好,加工制造方便,性能稳定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 A剖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 图2所示,包括导轮主轴1、导轮2、夹盘体3、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前支承座5、轴承座6、前接头圈7、前压盖8、锁紧螺母9、衬套10、双向推力球轴承11、球面垫圈12、后支承座13、后接头圈14、半圆键15、联轴套16、后压盖17、螺钉座18、垫圈19、吊紧螺钉20、支承螺钉21。本技术中导轮2通过前后两个夹盘体3的端面夹持,固定在导轮主轴I中间。夹盘体3与导轮2用螺钉紧固;导轮主轴I前端设有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导轮主轴I前端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通过螺钉座18、垫圈19、吊紧螺钉20、支承螺钉21安装在前支承座5上,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内圈经刮研与导轮主轴I相配。轴承座6用螺钉紧固在前支承座5上,轴承座6内安装有双向推力球轴承11作辅助支承,两者之间用球面 垫圈12 (组合件)调整间隙。双向推力球轴承11轴向用前压盖8及锁紧螺母9压紧,双向推力球轴承11径向用衬套10调整间隙。导轮主轴I后端设有另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另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同样通过螺钉座18、垫圈19、吊紧螺钉20、支承螺钉21安装在后支承座13上,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内圈经刮研与导轮主轴I相配。整根导轮主轴I安装在双套筒结构的导轮架上,从而组成了一个导轮砂轮中置的前后双支承导轮主轴。导轮主轴I后端设有半圆形键槽,通过半圆键15与联轴套16相联,由后压盖17压紧,通过此联轴套16,可安装导轮减速箱部件。为改善导轮主轴的润滑条件,用活油作强迫润滑,导轮主轴I前端装有前接头圈7 ;导轮主轴I后端装有后接头圈14 ;所述前接头圈7及后接头圈14上分别设有进油口、回油口及泄油口。润滑油从进油口通入,经过两轴承腔,再由回油口通出,通往油箱。当润滑油流量过大时,回油不及时,还能从泄油口溢出。导轮主轴I上安装有多个骨架油封,防止漏油。本技术中所述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内径尺寸为Φ70mm-Φ90mm,优先方案为Φ80ι πι;轴瓦厚度为10mm-20mm,优先方案为15mm;轴瓦长度为60mm-80mm,优先方案为70mm 。本技术中所述导轮主轴I安装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的轴径为Φ 70mm-C>90mm,优先方案为Φ80mm ;导轮主轴总长为660mm-800mm,优先方案为729mm。所述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前后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的背面分别由支承螺钉21支承,使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分别可绕这些支承螺钉21在导轮主轴I旋转平面内摆动进行调位。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在未调位时它的滑动面截线是与轴承中心同心的圆弧。当主轴I旋转时轴瓦将线支承摆动,调整油楔的结构参数,形成与外载荷平衡的油膜压力,且油膜压力的合力通过支承点。增加轴瓦数量能有效提高承载能力和刚度。所以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结构比常规的三片、四片式球支承短轴瓦结构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精度无心磨床双支承式动压油膜导轮主轴结构,包括导轮主轴(1)、导轮(2)、夹盘体(3),导轮(2)通过前后两个夹盘体(3)的端面夹持,固定在导轮主轴(1)中间;夹盘体(3)与导轮(2)用螺钉紧固;其特征是:所述导轮主轴(1)前端设有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导轮主轴(1)前端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安装在前支承座(5)上,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内圈与导轮主轴(1)相配;轴承座(6)用螺钉紧固在前支承座(5)上,轴承座(6)内安装有双向推力球轴承(11)作辅助支承;双向推力球轴承(11)轴向用前压盖(8)及锁紧螺母(9)压紧,双向推力球轴承(11)径向用衬套(10)调整间隙;导轮主轴(1)后端设有另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另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安装在后支承座(13)上,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内圈与导轮主轴(1)相配;导轮主轴(1)安装在双套筒结构的导轮架上,组成了一个导轮砂轮中置的前后双支承导轮主轴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无心磨床双支承式动压油膜导轮主轴结构,包括导轮主轴(I)、导轮 (2 )、夹盘体(3 ),导轮(2 )通过前后两个夹盘体(3 )的端面夹持,固定在导轮主轴(I)中间; 夹盘体(3)与导轮(2)用螺钉紧固;其特征是所述导轮主轴(I)前端设有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导轮主轴(I)前端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安装在前支承座(5)上,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内圈与导轮主轴(I)相配;轴承座(6)用螺钉紧固在前支承座(5) 上,轴承座(6)内安装有双向推力球轴承(11)作辅助支承;双向推力球轴承(11)轴向用前压盖(8)及锁紧螺母(9)压紧,双向推力球轴承(11)径向用衬套(10)调整间隙;导轮主轴(I)后端设有另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另一组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安装在后支承座(13)上,五片式球支承短轴瓦(4)内圈与导轮主轴(I)相配;导轮主轴(I)安装在双套筒结构的导轮架上,组成了一个导轮砂轮中置的前后双支承导轮主轴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无心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明宋凯吴建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明鑫数控磨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