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刮油辊轴承座。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冷轧不锈钢企业廿辊轧机上,大部分都是采用油雾润滑轴承、轧制油作为轧制钢板冷却介质方式生产,油雾润滑轴承有ー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轴承润滑不良,轴承易发热损坏,特别是轧制过程中极易发生轴承发热遇到油雾起火的事故,且这种着火事故极易发生在轧机两侧四辊刮油辊轴承座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刮油辊轴承座,避免了轧机四辊刮油辊轴承座润滑不良、发热导致轧机着火的安全隐患。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刮油辊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轴承座上设有r4个孔,孔的直径为2飞0_,孔与导油管连接。本技术是在原轧机四辊刮油辊轴承座上加工打上油眼,然后,通过导油管连接油眼,导油管中通入轧制油,用轧制油润滑方式替代以前的油雾润滑方式,油眼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本技术提供的刮油辊轴承座,不破坏原轴承结构,改造成本低廉,简单易行,改造后轴承润滑良好,散热好,发热低,彻底消除了轧机由于油雾冷却轴承不良而引发的轴承发热着火隐患。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ー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2为轴承座,3为刮油棍,4为孔,5为导油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刮油辊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刮油辊3两侧的两个轴承座1、2,在轴承座1、2上分別设有孔,孔径为10mm,其中轴承座I上的孔(图中不可见)与导油管5相连,轴承座2上的孔4与导油管(该导油管没有画出)相连接。该装置经在太钢不锈冷轧厂试用,轴承润滑良好,散热好,发热低,使用效果极佳,彻底消除了轧机由于油雾冷却轴承不良容易引发的轴承发热着火隐患。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刮油辊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轴承座上设有1~4个孔,孔的直径为2~60mm,孔与导油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刮油辊轴承座,其特征在于轴承座上设有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春,韩存,刘烜,王德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