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硅流化床反应器的换热装置,包括环形进油箱、出油箱和若干并联U形管;所述环形进油箱,所述环形进油箱的下管板与所述若干个并联U形管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环形进油箱的上管板设有所述出油箱,所述环形进油箱侧部设有若干个进油口;所述出油箱,所述出油箱设在所述环形进油箱的上面,所述出油箱的下部,也就是环形进油箱的上管板与所述若干个并联U形管的出口端相通,所述出油箱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出油口;所述U形管,所述U形管在流化床内层叠环绕在流化床中心轴线的周围,所述U形管的出口端穿过所述环形进油箱,其中,所述流化床出料管中心穿过所述环形进油箱和所述出油箱。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体积小、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行业的换热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硅流化床反应器的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传统有机娃流化床油换热装置的有机娃流化床的U形管换热器是串联成组的。每组U形管的两端弯出流化床侧壁,在流化床外分别与两个大型环管接通,汇聚成套在流化床外的两个大环管“油箱”。在床内的整个U形管换热器必须另外进行繁琐复杂的固定和支吊。该传统有机硅流化油换热装置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有结构复杂、结构布局不是很合理和加工制造也不是很方便,特别是U形管串联成组,换热效果远 不如单根U形管换热效果好等缺点。因此,比较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结构布局合理、换热效果特别好以及加工制造方便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有机硅流化床反应器的换热装置,解决了传统的有机硅流化床反应器换热装置结构复杂、换热效果不理想、体积比较大等问题。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有机硅流化床反应器的换热装置,包括环形进油箱、出油箱和若干并联预定形状管;所述环形进油箱,所述环形进油箱的下管板的若干个穿孔与所述若干个并联预定形状管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环形进油箱的上管板设有所述出油箱,所述环形进油箱侧部设有若干个进油口 ;所述出油箱,所述出油箱设在所述环形进油箱的上面,所述出油箱的下管板的若干个穿孔与所述若干个并联预定形状管的出口端相通,所述出油箱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出油Π ;所述预定形状管,所述预定形状管层叠环绕在流化床中心轴线的周围,均匀布满在流化床的粉体料中,所述预定形状管的出口端穿过所述环形进油箱;其中,所述流化床出料管中心穿过所述环形进油箱和所述出油箱。优选地,所述环形进油箱带设备法兰,与流化床顶连接。优选地,所述出油箱上部为椭圆形结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油为导热油。优选地,所述预定形状管层叠环绕形状为上部密集下部稀疏的锥形。优选地,所述锥形为圆锥底或扁平底。优选地,所述预定形状管中部还设有环形支座。优选地,所述环形进油箱的截面为矩形或圆形。优选地,所述预定形状为U形或指型管。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所述若干并联预定形状管的进口与所述环形进油箱的下管板相通,且所述若干个并联预定形状管的出口穿过所述环形进油箱与所述出油箱相通。所述若干个并联预定形状管以锥形层叠环绕在所述流化床中心轴线的周围。通过上述结构,可知该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体积小,并且U形管特别细,以致换热效果特别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有机硅流化床反应器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有机硅流化床反应器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局部80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有机硅流化床反应器的换热装置的A-A俯视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所示的有机硅流化床反应器的换热装置中的U形管的另一实施方式示意图。1、流化床半椎体2、第2圈U形管3、第I圈U形管4、第3 8圈U形管5、第9圈U形管6、环形支座7、扩大段下锥台8、扩大段筒体9、梯形封头10、U形管进口11、U形管出口12、环形油箱下管板13、环形进油箱14、环形进油箱上管板15、出油箱20、衍变U形管30、进油口31、出油口40、进料口41、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流化床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流化床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局部80放大图,如图1,2所示。一种流化床换热装置,包括环形进油箱13、出油箱15和若干并联U形状管;在本技术中若干并联U形管分别为第2圈U形管2、第I圈U形管3和第3 8、U形管4和第9圈U形管。把U形管换成指型管也可以。所述环形进油箱13带设备法兰。所述第I圈U形管3在最外面,所述第9圈U形管4在最里面,U形管排列呈锥字形,类似流化床半椎体I,且U形管层叠环绕在流化床中心轴线周围。所述环形进油箱13的下管板12留有多个穿孔与相对应的所述第I 9圈U形管的进口端相通,并且可知环形进油箱13为环形矩形或圆形的,与排成环形的U形管的进口端相通。所述环形进油箱13的侧壁设有多个进油口 30。在环形进油箱13的下面还设有、扩大段下锥台7、扩大段筒体8和梯形封头9,目的是进行换热辅助性工作。所述出油箱15的下管板用的是所述进油箱的上管板14,所述I 9圈U形管的出口端与相对应的所述出油箱的下管板的多个穿孔相通。并且所述I 9U形管的出口端穿过所述环形进油箱13。所述出油箱的上封盖为椭圆形的环形,且设有多个出油口 31。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流化床反应器的换热装置的A-A俯视剖面图,如图3所示,U形管有序地排列在流化床的中心轴线(即流化床A-A剖面的圆心)的周围,U形管的进出口排列错落有致。物料从物料管进料口 40进入,然后通过流化床,再从出料口 41流出,由于设有I 9圈U形管,所述环形进油箱13的油通过本技术设计的并列U形管进行换热,然后通过所述出油箱15流出。本技术的所述环形进油箱13和所述出油箱15可以互换,即也把位于下面的油箱作为环形出油箱,把为于上面的油箱作为环形进油箱。图4是本技术所示的流化床反应器的换热装置中的U形管的另一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来U形管是分别为两端,但是将U形管进行衍变得到衍变U形管20。具体为同一个口出,且大口径为进口接上环形进油箱13,小口径为出口接出油箱15。此结构的优势在于,所述环形进油箱的下管板12可以少一半穿孔,不过穿孔面积是原来的一倍。油的具体流向如图4所示,所述环形进油箱13的油流入大口径管,然后大口径侧壁口流入小口径管,由于小口径管中心穿过大口径管进入所述出油箱1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便于该
的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技术,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对本技术做出的简单改进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硅流化床反应器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进油箱、出油箱和若干并联预定形状管;所述环形进油箱,所述环形进油箱的下管板的若干个穿孔与所述若干个并联预定形状管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环形进油箱的上管板设有所述出油箱,所述环形进油箱侧部设有若干个进油口;所述出油箱,所述出油箱设在所述环形进油箱的上面,所述出油箱的下管板的若干个穿孔与所述若干个并联预定形状管的出口端相通,所述出油箱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出油口;所述预定形状管,所述预定形状管层叠环绕在流化床中心轴线的周围,均匀布满在流化床的粉体料中,所述预定形状管的出口端穿过所述环形进油箱;其中,所述流化床出料管中心穿过所述环形进油箱和所述出油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硅流化床反应器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进油箱、出油箱和若干并联预定形状管;所述环形进油箱,所述环形进油箱的下管板的若干个穿孔与所述若干个并联预定形状管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环形进油箱的上管板设有所述出油箱,所述环形进油箱侧部设有若干个进油口 ;所述出油箱,所述出油箱设在所述环形进油箱的上面,所述出油箱的下管板的若干个穿孔与所述若干个并联预定形状管的出口端相通,所述出油箱的上部设有若干个出油口 ;所述预定形状管,所述预定形状管层叠环绕在流化床中心轴线的周围,均匀布满在流化床的粉体料中,所述预定形状管的出口端穿过所述环形进油箱;其中,所述流化床出料管中心穿过所述环形进油箱和所述出油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硅流化床反应器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进油箱带设备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世城,
申请(专利权)人:阎世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