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像装置和X射线摄影装置,成像装置包括:基座部;可升降的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成像部,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成像部可转动地设置在可调节高度的支撑部上,这样,在需要采用立式的方式进行X射线摄影的时候,通过支撑部在高度方向调节成像部的高度位置即可进行对被检体的预定部位的X射线摄影;而当需要采用卧式的方式进行X射线摄影的时候,通过支撑部将成像部调整至合适的高度位置,并旋转至水平状态,将其放置到载置被检体的躺床底部,即可进行卧式的X射线摄影。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成像装置即可实现卧式和立式的两种摄影,因此能够降低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的投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和采用该成像装置的X射线摄影装置。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X射线摄影装置中,一般包括对站立状态的被检体进行X射线摄影的立式结构和对卧躺状态的被检体进行X射线摄影的卧式结构。如图1所示,在立式的结构中成像部100在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被设置在框架101的立柱102上,以便于对在站立状态的被检体的预定部位进行X射线摄影。当需要X射线摄影时,沿立柱102的高度方向将成像部100调整至预定的高度位置即可进行摄影。 如图2所示,在卧式的结构中成像部100在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被设置在躺床103的躺板104上,以便于对卧躺状态的被检体的预定部位进行X射线摄影。当需要X射线摄影时,在沿躺板104的水平方向将成像部100调整至预定的位置即可进行摄影。此外,上述两种结构均采用同一个X射线球管105。采用上述的结构就存在如下的问题I)在使用立式结构的成像部100时,卧式结构的成像部100就处于闲置状态;而在使用卧式结构的成像部100时,立式结构的成像部100也处于闲置状态,一方面增加了设备的投入,另一方面也造成资源浪费。2)此外,只能对被检体进行站立和卧躺两种体位进行X射线摄影,不能实现多角度的X射线摄影。例如,在对驼背的被检者进行X射线摄影时,驼背的被检者无论是直立站着,还是卧躺着,由于不能将背部挺直,要采用上述卧式和立式结构的X射线摄影装置进行摄影时,需要调整被检者的体位,以满足摄影的要求,这就大大增加了 X射线摄影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和X射线摄影装置,在满足基本的立式或是卧式的X射线摄影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减少设备的投入。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包括基座部;可升降的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成像部,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其中,所述支撑部采用剪叉式升降机构或气弹簧升降机构。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在所述基座部上还设置有滚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X射线摄影装置,包括X射线球管,对被检体照射X射线;基座部;可升降的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成像部,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X射线摄影装置,所述支撑部采用剪叉式升降机构。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X射线摄影装置,所述支撑部采用气弹簧升降机构。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X射线摄影装置,在所述基座部上还设置有滚轮。本技术通过将成像部可转动地设置在可调节高度的支撑部上,这样,在需要采用立式的方式进行X射线摄影的时候,通过支撑部在高度方向调节成像部的高度位置即可进行对被检体的预定部位的X射线摄影;而当需要采用卧式的方式进行X射线摄影的时候,通过支撑部将成像部调整至合适的高度位置,并旋转至水平状态,将其放置到载置被检体的躺床底部,即可进行卧式的X射线摄影。由于采用本技术一种成像装置即可实现卧式和立式的两种摄影,因此能够降低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的投入。 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立式结构的X射线摄影装置对被检体进行X射线摄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卧式结构的X射线摄影装置对被检体进行X射线摄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X射线摄影装置的立式使用状态对被检体进行X射线摄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X射线摄影装置的立式使用状态的将成像部旋转至预定角度进行X射线摄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X射线摄影装置的卧式使用状态对被检体进行X射线摄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3飞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为本技术的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X射线摄影装置的立式使用状态对被检体进行X射线摄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X射线摄影装置的立式使用状态的将成像部旋转至预定角度进行X射线摄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X射线摄影装置的卧式使用状态对被检体进行X射线摄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4所示,本技术X射线摄影装置包括X射线球管1、基座部2、可升降的支撑部3和成像部4。X射线球管I用于对被检体P照射X射线。基座部2作为底座用于固定和支撑,在基座部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移动的滚轮5,便于将本技术成像装置移动至预定的位置。可升降的支撑部3设置在基座部2上,用于将成像部4调整至预定的高度位置。成像部4通过转轴7可转动设置在支撑部3上,以实现成像部4可沿箭头A的方向旋转,便于根据需要将成像部4旋转至预定的角度来进行X射线摄影。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例如,可升降的支撑部3采用剪叉式升降机构,该剪叉式升降机构包括剪叉式支架31和驱动剪叉式支架31升降的驱动机构32,驱动机构32可以采用丝杠驱动机构、气缸驱动机构或是齿轮齿条驱动机构等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32驱动剪叉式支架31升降以使成像部4进行升降,从而将成像部4调整至预定的高度,以便于对被检体P进行X射线摄影。当然,支撑部3也可以采用其它升降方式,例如,气弹簧升降机构,也可以实现将成像部4调至预定的高度。如图4所示,在立式状态使用本技术X射线摄影装置对被检体P的胸部位置进行X射线摄影时,操作者将X射线球管I移至胸部位置,然后通过驱动机构32驱动剪叉式支架31将成像部4调整至与X射线球管I对应的高度位置,最后通过X射线球管对被检体P进行X射线照射,从而能够很方便地对被检体P在站立的状态进行X射线摄影。如图5所示,如果被检体P是驼背,需要对被检体P的胸部位置进行X射线摄影,这种情况下,操作者先将X射线球管I移至被检体P的胸部位置,然后通过驱动机构32驱动剪叉式支架31将成像部4调整至与X射线球管I对应的高度位置,旋转成像部4,使成像部4能够更好地与X射线球管I相对应,从而能够很方便地对驼背的被检体P进行X射线 摄影。如图6所示,在卧式状态使用本技术X射线摄影装置时,操作者首先让被检体P躺在躺床7的躺板8上,将X射线球管I移至被检体P欲检查的位置,然后操作者通过驱动机构32驱动剪叉式支架31将成像部4调至与躺床7的躺板8的底部相适应的高度位置,并在将成像部4旋转至水平状态,最后将成像装置推至躺床7的躺板8的底部至与X射线球管I相应的位置,通过X射线球管I对被检体P进行X射线照射,从而就能够很方便地对被检体P在水平躺下的状态进行X射线摄影。由于I个X射线球管I和一个躺床7结合本技术的成像装置即可进行卧式和立式的两种X射线摄影,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只需要购入I个X射线球管、I个躺床和一个本技术的成像装置,因此降低了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的投入。此外,由于本技术能够进行预定角度的X射线摄影,还能够实现对于需要特殊拍摄角度的被检体(例如驼背的被检体,坐在轮椅上的被检体等)进行X射线摄影。虽然上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而不试图去限制技术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包含于技术的范围和主旨中,并且包含于专利请求的范围所记载的技术和与其均等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部(2);?可升降的支撑部(3),设置在所述基座部(2)上;?成像部(4),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3)上;?其中,所述支撑部(3)采用剪叉式升降机构或气弹簧升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部(2); 可升降的支撑部(3 ),设置在所述基座部(2 )上; 成像部(4 ),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3 )上; 其中,所述支撑部(3)采用剪叉式升降机构或气弹簧升降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在所述基座部(2)上还设置有滚轮(5)。3.—种X射线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X射线球管(I ),对被检体(P)照射X射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玮,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