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海荣专利>正文

一种车载电热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125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电热杯,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车载电热杯烧水时间较长、保温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本车载电热杯,包括杯盖、杯体和具有供电插头的电热杯座,杯体内置有与上述供电插头相连接并能使杯体分离式插接在电热杯座上的插座,杯体包括外壳、内胆以及设置在内胆下方的加热控制装置,内胆和外壳之间相密封并具有真空保温层,加热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内胆底部的加热板、与加热板的下端面密贴设置的加热片以及与加热片相连接的PCB芯片控制系统,PCB芯片控制系统与插座电连接。它将内胆与外壳之间密封并抽真空,可以有效地避免加热时候内胆的温度传导至外壳并使外壳发热。它具有保温时间长和安全性好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车载容器,特别是一种车载电热杯
技术介绍
目前,驾驶员和车乘人员饮水通常采用以下集中方式1、用茶杯自带热水;2、随身备有矿泉水或饮料;3、行车途中在有限的场所比如停车场、服务区、加油站灯注水。上述的方式存在着水量有限、不能及时饮用热水等缺陷。中国专利文献号CN2542505公开了一种车用电热杯,它包括电加热器、放置于电加热器上的杯体、杯盖,其特征是电加热器的电源连接汽车自身拥有的蓄电池或发电机;电加热器的外部设置隔热套,隔热套的外部设置外壳;杯盖上设有出气孔,杯盖内设置密封垫圈。但是该结构的结构烧水时间较长、保温效果不够理想,而且加热时及使用时外壳容易烫手,使用不便甚至影响正常的行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车载电热杯,它具有加热时外壳不烫手、保温时间长和安全性好等特点。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载电热杯,包括杯盖、杯体和具有供电插头的电热杯座,杯体内置有与上述供电插头相连接并能使杯体分离式插接在电热杯座上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包括外壳、内胆以及设置在内胆下方的加热控制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电热杯,包括杯盖(1)、杯体(2)和具有供电插头(3a)的电热杯座(3),杯体(2)内置有与上述供电插头(3a)相连接并能使杯体(2)分离式插接在电热杯座(3)上的插座(2c),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2)包括外壳(2b)、内胆(2a)以及设置在内胆(2a)下方的加热控制装置,所述内胆(2a)和外壳(2b)之间相密封并形成真空腔室,所述的加热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内胆(2a)底部的加热板(5)、与加热板(5)的下端面紧贴设置的加热片(6)以及与加热片(6)相连接的PCB芯片控制系统(9),所述的PCB芯片控制系统(9)与插座(3a)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电热杯,包括杯盖(I)、杯体(2)和具有供电插头(3a)的电热杯座(3),杯体(2)内置有与上述供电插头(3a)相连接并能使杯体(2)分离式插接在电热杯座(3)上的插座(2c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体(2 )包括外壳(2b )、内胆(2a)以及设置在内胆(2a)下方的加热控制装置,所述内胆(2a)和外壳(2b)之间相密封并形成真空腔室,所述的加热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内胆(2a)底部的加热板(5)、与加热板(5)的下端面紧贴设置的加热片(6)以及与加热片(6)相连接的PCB芯片控制系统(9),所述的PCB芯片控制系统(9)与插座(3a)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板(5)上设置有一温控探头(7),所述的温控探头(7)与PCB芯片控制系统(9)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电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片(6)与PCB芯片控制系统(9)之间设置有一硅胶垫(8)。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车载电热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吴海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