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海荣专利>正文

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0624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产科助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助产床体、把手杆和辅助叉腿机构,助产床体通过转动轴与把手杆转动连接,把手杆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手握把,助产床体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腿,助产床体通过第二支腿转动连接有辅助叉腿机构,辅助叉腿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套腿环和第二套腿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支腿的外圆表面,第一套腿环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一啮合齿,第二套腿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第一啮合齿相啮合的第二啮合齿,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有第一置脚板,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有第二置脚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方便产妇腹部发力以及轻松辅助产妇将双腿叉开到合适位置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产科助产
,具体涉及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
技术介绍
产妇在进行分娩时,有时会有一定的难产情况,使得产妇和婴儿都会有生命危险,为了帮助产妇分娩,所以需要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现有的产科用助产装置存在以下不足,部分的产科用助产装置都是采用负压装置等来帮助将婴儿从产妇的产道内吸出,这种方法同样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产妇在分娩时腹部的发力和双腿产开位置是否合适的,对产妇的分娩同样有很大影响,而且产妇在分娩前不易将双腿叉开到合适位置,部分的产科用助产装置缺乏方便对产妇的腹部发力以及辅助产妇将双腿叉开到合适位置的作用,所以需要一种具有方便产妇腹部发力以及轻松辅助产妇将双腿叉开到合适位置的产科用助产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便于产妇腹部发力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产妇不易将双腿叉开到合适位置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包括助产床体、把手杆和辅助叉腿机构,所述助产床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助产床体通过转动轴与把手杆转动连接,所述把手杆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手握把;所述助产床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腿,所述助产床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和两个第一支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助产床体通过第二支腿转动连接有辅助叉腿机构;所述辅助叉腿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套腿环,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套腿环,所述第一套腿环和第二套腿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支腿的外圆表面,所述第一套腿环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一啮合齿,所述第二套腿环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第一啮合齿相啮合的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一套腿环和第二套腿环之间通过第一啮合齿与第二啮合齿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置脚板,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二置脚板。更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正面均开设有与转动轴相接触的通孔。更进一步地,所述助产床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助产床体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腿环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支腿相接触的通孔,所述第二套腿环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支腿相接触的通孔。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远离助产床体的一端均固定连接限位片,所述第二支腿的外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的上表面开设有与销钉相接触的第二销钉孔,所述第一套腿环所转动连接的第二套腿环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弧形销孔板,所述弧形销孔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销钉相接触的第一销钉孔。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销钉孔贯穿至第一连杆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销钉孔均贯穿至弧形销孔板的下表面。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助产床体、把手杆和辅助叉腿机构设计,产妇双手能够握住手握把,方便产妇腹部发力,具有一定的助产作用,而医生通过转动第一连杆,就能够带动第二连杆的反向转动,从而辅助产妇将放在第一置脚板和第二置脚板的双腿岔开,达到具有方便产妇腹部发力以及轻松辅助产妇将双腿叉开到合适位置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弧形销孔板、第一销钉孔和第二销钉孔设计,当医生辅助产妇将双腿叉开到合适位置后,将销钉先穿过第二销钉孔,在插入弧形销孔板上相对应位置的第一销钉孔内,就能够限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转动,就能够将产妇叉开的双腿进行固定,达到具有便于对产妇叉开的双腿进行固定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未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已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助产床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把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辅助叉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助产床体;101-转动轴;102-放置板;103-限位块;104-第一支腿;105-第二支腿;106-底板;107-弧形销孔板;108-第一销钉孔;2-把手杆;201-转动杆;202-手握把;3-辅助叉腿机构;4-第一连杆;401-第一套腿环;402-第一啮合齿;403-第一置脚板;404-第二销钉孔;5-第二连杆;501-第二套腿环;502-第二啮合齿;503-第二置脚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包括助产床体1、把手杆2和辅助叉腿机构3,助产床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01,助产床体1通过转动轴101与把手杆2转动连接,把手杆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01,转动杆201的正面均开设有与转动轴101相接触的通孔,转动杆201通过该通孔转动连接在转动轴101上,从而实现把手杆2与助产床体1之间的转动。转动轴101远离助产床体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限位片,限位片对转动杆201进行限位,防止转动杆201因为外力而从转动轴101上脱落。把手杆2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手握把202,产妇双手握住两个手握把202,方便产妇腹部发力,有一定的助产作用。助产床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02,装置在不使用时,把手杆2放在放置板102上,助产床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3,装置在使用时,把手杆2的转动被限位块103限制,防止把手杆2转动角度过大而不方便产妇握住手握把202。助产床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腿104,助产床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腿105,第一支腿104和两个第一支腿10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106,底板106固定在地面上,通过第一支腿104和两个第二支腿105来对助产床体1进行支撑。助产床体1通过第二支腿105转动连接有辅助叉腿机构3,辅助叉腿机构3包括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第一连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套腿环401,第一套腿环40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支腿105相接触的通孔,第一套腿环401通过该通孔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包括助产床体(1)、把手杆(2)和辅助叉腿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助产床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01),所述助产床体(1)通过转动轴(101)与把手杆(2)转动连接,所述把手杆(2)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手握把(202);/n所述助产床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腿(104),所述助产床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腿(105),所述第一支腿(104)和两个第一支腿(10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106),所述助产床体(1)通过第二支腿(105)转动连接有辅助叉腿机构(3);/n所述辅助叉腿机构(3)包括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套腿环(401),所述第二连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套腿环(501),所述第一套腿环(401)和第二套腿环(501)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支腿(105)的外圆表面,所述第一套腿环(401)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一啮合齿(402),所述第二套腿环(501)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第一啮合齿(402)相啮合的第二啮合齿(502),所述第一套腿环(401)和第二套腿环(501)之间通过第一啮合齿(402)与第二啮合齿(502)传动连接;/n所述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置脚板(403),所述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二置脚板(5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用助产装置,包括助产床体(1)、把手杆(2)和辅助叉腿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助产床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01),所述助产床体(1)通过转动轴(101)与把手杆(2)转动连接,所述把手杆(2)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手握把(202);
所述助产床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腿(104),所述助产床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腿(105),所述第一支腿(104)和两个第一支腿(10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106),所述助产床体(1)通过第二支腿(105)转动连接有辅助叉腿机构(3);
所述辅助叉腿机构(3)包括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套腿环(401),所述第二连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套腿环(501),所述第一套腿环(401)和第二套腿环(501)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支腿(105)的外圆表面,所述第一套腿环(401)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若干个第一啮合齿(402),所述第二套腿环(501)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与第一啮合齿(402)相啮合的第二啮合齿(502),所述第一套腿环(401)和第二套腿环(501)之间通过第一啮合齿(402)与第二啮合齿(502)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置脚板(403),所述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二置脚板(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荣尹忠侠
申请(专利权)人:吴海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