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转子超厚无纬带箍体的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6056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电机转子超厚无纬带箍体的成型工艺,解决了现有工艺存在的箍体塌流和难以保证缠绕箍成型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在内侧卡环6、中间卡环7和端部挡板8的外圆上加工出对应勾连孔;将内侧卡环卡接在转子绕组端部靠近铁芯位置处,将中间卡环卡接在转子绕组端部的中间位置上,将端部挡板安装在转子绕组端部外侧的发电机转轴上;将无纬带拧成无纬带绳,并将无纬带绳穿接在对应的勾连孔上;用无纬带沿两卡环的圆周方向以半迭包方式进行缠绕,当缠绕的无纬带的厚度达3-5毫米时,将无纬带绳对叠;将成型的箍体进行烘干,拆除中间卡环7形成内侧箍体与外侧箍体之间的通风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无纬带箍体塌流的问题,提高了电机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转子绕组的无纬带缠绕绑扎箍的成型工艺,目的在于防止运行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使发电机转子绕组向辐射方向发生位移。
技术介绍
发电机转子绕组端部固紧方式有三种钢丝绑扎箍、玻璃钢预制护环和高强度无纬带缠绕绑扎。随着转子铁芯半径的加大以及电机转速的提高,运行中绕组所承受的离心力也随之大幅增加,模具绕制的玻璃钢预制护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产品设计的综合要求。而无纬带在一定的力度状态下直接缠绕到绕组端部,能够填充缠绕过程中的凹凸不平处,经烘干后可成为与绕组紧密结合的适形护环,且同样可以承受较大的离心力,并且在节省原材料费用和大型模具制作费用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结构设计的紧凑性和可靠性。因此,高强度无纬带缠绕绑扎被广泛应用到发电机转子绕组端部固紧工艺种,但无纬带属于软体材料,随着缠绕厚度的增加,箍体流动到线圈外侧形成脱丝,或者流动部分堵塞通风道而使缠绕失败,并且缠绕时预紧力越大,箍体发生流到的可能性也越大,箍体塌流和保证缠绕箍的成型已成为发电机转子绕组端部采用高强度无纬带缠绕绑扎时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电机转子超厚无纬带箍体的成型工艺,解决了当发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电机转子超厚无纬带箍体的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圆环形的端部挡板(8)的外侧圆弧上等弧度间距地加工出外侧挡板勾连孔(9);分别在内侧卡环(6)和中间卡环(7)上等弧度间距地加工出卡环勾连孔(10);第二步、发电机转子(1)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转子绕组第一重线圈(2)、转子绕组第二重线圈(3)、转子绕组第三重线圈(4)和转子绕组第四重线圈(5),将内侧卡环(6)卡接在转子绕组端部靠近铁芯位置处,将中间卡环(7)卡接在转子绕组端部的中间位置上,将端部挡板(8)安装在转子绕组端部外侧的发电机转轴上;第三步、将无纬带拧成无纬带绳,将无纬带绳穿接在内侧卡环(6)上的勾连孔与中间卡环(7)上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机转子超厚无纬带箍体的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圆环形的端部挡板(8)的外侧圆弧上等弧度间距地加工出外侧挡板勾连孔(9);分别在内侧卡环(6)和中间卡环(7)上等弧度间距地加工出卡环勾连孔(10);第二步、发电机转子(I)的端部分别设置有转子绕组第一重线圈(2)、转子绕组第二重线圈(3)、转子绕组第三重线圈(4)和转子绕组第四重线圈(5),将内侧卡环(6)卡接在转子绕组端部靠近铁芯位置处,将中间卡环(7)卡接在转子绕组端部的中间位置上,将端部挡板(8)安装在转子绕组端部外侧的发电机转轴上;第三步、将无纬带拧成无纬带绳,将无纬带绳穿接在内侧卡环(6)上的勾连孔与中间卡环(7)上的对应勾连孔之间;第四步、将无纬带绳穿接在中间卡环(7)上的勾连孔与端部挡板(8)上的对应勾连孔之间;第五步、在内侧卡环(6)与中间卡环(7)之间,用无纬带沿两卡环的圆周方向以半迭包方式进行缠绕,当缠绕的无纬带的厚度达3-5毫米时,将穿接在内侧卡环(6)的勾连孔上的无纬带绳折叠到中间卡环(7)的勾连孔上,同时,将穿接在中间卡环(7)的勾连孔上的无纬带绳折叠到内侧卡环(6)的勾连孔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勤张蕊莉郗玉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重工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