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上的卡簧式自锁电缆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5633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20:06
电连接器上的卡簧式自锁电缆罩,包括连接螺母、卡销、卡簧、卡圈和电缆罩元件,所述卡销将卡簧固定在连接螺母的卡簧槽内,电缆罩元件通过卡圈安装在连接螺母的卡圈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卡簧式自锁电缆罩具有防松可靠性高、结构空间占用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松功能、占用空间小的卡簧式自锁电缆罩,可作为用于强冲击等力学环境条件下电连接器上有效卡紧、支撑电缆的尾部附件。
技术介绍
在电连接器的尾部,也就是电连接器的端接部位,一般需要设计有电缆罩等尾部附件,电缆罩起卡紧电缆的作用,以避免电缆因受外力或自重力影响导致线缆压接或焊接部位受力,引起线缆端接处断开故障。常用的弹簧+钢珠式自锁电缆罩结构通过在连接螺母上设计均布的沉孔,安装弹簧和钢珠,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占用的结构空间较大,在某些对电缆罩有内外尺寸要求等应用场合适用性不高。采用穿保险丝进行防松的电缆罩,其防松可靠性相对较差,且会额外占用空间。随着电连接器应用环境的日趋复杂化,电连接器尾部附件对防松的要求更高,既要可靠防松,又要节省安装空间。这就需要在现有自锁电缆罩的结构形式上进行创新性的改进,以解决现有的自锁电缆罩占用空间大、防松可靠性不高、应用场合不广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自锁结构和防松方式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松可靠性高、结构空间占用小的卡簧式自锁电缆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电连接器上的卡簧式自锁电缆罩,包括连接螺母、卡销、卡簧、卡圈和电缆罩元件,所述卡销将卡簧固定在连接螺母的卡簧槽内,电缆罩元件通过卡圈安装在连接螺母的卡圈槽内。所述的卡簧上设有尖齿,用于与电缆罩元件外圆周向上的凸齿进行啮合,实现电 缆罩的自锁。所述的卡簧数量为2个,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卡簧上尖齿的数量为2个。本专利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卡簧通过卡销铆接在连接螺母槽内,连接螺母通过卡圈与电缆罩装配到位,此时卡簧的位置正好处于均布凸齿的电缆罩外圆周上。电缆罩与插头壳体拧合到位后,电缆罩要退出插头壳体,需要逆时针拧动连接螺母,使电缆罩和插头壳体啮合的齿互相分离,电缆罩才能松脱。卡簧上设计有两个尖齿,逆时针转动连接螺母时,扭矩达到一定数值后,卡簧两侧在尖齿与电缆罩外圆上的条齿之间的摩擦阻力作用下变形,直至卡簧的尖齿部位拱起,从而越过电缆罩的条齿,连接螺母带动电缆罩往后移,直至电缆罩与插头壳体齿啮合部位完全脱开。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I)卡簧代替弹簧和钢珠作为关键元件,简化了自锁电缆罩的结构,减少了元件数量,并有效减少了自锁电缆罩的占用空间,整体上降低了电连接器的重量和体积;(2)卡簧式自锁电缆罩拧紧到位后,电缆罩的连接螺母和电缆罩壳体不会自行发生相对转动,从而确保电缆罩不会相对电连接器壳体发生相对松动和脱出,使电缆始终能够被有效卡紧和固定,保护电缆芯线与电连接器的端接部位。(3)本专利技术所用卡簧式自锁结构,适用性更高,既可用于_253°C的低温环境,又可用于200°C的高温环境,并且在强力学冲击环境下,该自锁电缆罩仍能可靠防松,可靠性高。(4)当卡簧自锁电缆罩失效,卡簧发生断裂时,由于连接螺母中卡簧槽的存在,卡簧元件不会从卡簧槽内脱出,避免了产生多余物,影响整机设备的安全性。(5)卡簧式自锁电缆罩通过将实现自锁功能的关键元件弹簧和钢珠用一带有尖齿的卡簧加以替代,与卡簧上尖齿啮合的凸齿设计在电缆罩元件上,从而又省去了防松环的设计。弹簧+钢珠式自锁电缆罩的设计普遍选用Φ2以上的钢珠,加上弹簧,以及安装弹簧 和钢珠的盲孔,连接螺母的壁厚至少需要设计在5_以上,占用的空间较大。卡簧式自锁电缆罩中的卡簧选用高弹性的合金带料进行加工,带料厚度一般不会超过O. 5mm,除去卡簧的安装空间,连接螺母壁厚设计一般只需3_左右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卡簧式自锁电缆罩的轴向截面图;图2为卡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卡簧式自锁电缆罩装配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卡簧式自锁电缆罩通过在连接螺母内设计一沟槽,同时设计了一带有尖齿的卡簧,在电缆罩元件上设计凸齿用于与尖齿进行啮合,实现自锁。卡簧是防松自锁的关键弹性元件,可以采用铍青铜材料,如QBe2、C17300,卡簧通过卡销铆接的方式将其固定在连接螺母的内部沟槽内,连接螺母则通过卡圈与电缆罩元件固定在一起,连接螺母和电缆罩元件之间只需留出正常的配合间隙即可,连接螺母相对电缆罩元件可以自由转动。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卡簧式自锁电缆罩的实施例包括连接螺母1、卡销2、卡簧3、卡圈4和电缆罩元件5,卡销2将卡簧3铆接固定在连接螺母I的内槽处,电缆罩元件5通过卡圈4安装于连接螺母I的卡圈槽内。连接螺母I是自锁电缆罩的基本零部件,安装固定卡簧3和电缆罩元件5,形成一个整体,并起到与电连接器本体部分的外壳类零件进行连接的作用。卡销2的作用是与固定卡簧3 —起安装到位,对卡销2进行铆接,从而将卡簧3固定在连接螺母I的内槽处,保持相对位置关系,使卡簧3在连接螺母I转动时,随连接螺母I 一起转动。卡簧3的作用是起防松、自锁功能的关键元件,卡簧3相对电缆罩元件5发生相对转动,如图2所示,卡簧3的尖齿相对电缆罩兀件5的外圆周向的均布凸齿发生哨合、分离、哨合、分离、哨合......的过程,起到自锁的功能。卡圈4的作用是在轴向方向上将电缆罩元件5固定在连接螺母I内,径向方向上,电缆罩元件5相对连接螺母I可以自由转动。电缆罩元件5的作用是起卡紧、支持电连接器引出线缆的作用,电缆罩元件5靠近连接螺母I螺纹处端面有均布的凸齿,该凸齿用于与电连接器的外壳零件上凸齿相配合,使电缆罩元件5不相对电连接器的外壳零件发生相对转动,从而起到防松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整个工作过程如下当自锁电缆罩组装完成后,空拧连接螺母1,当扭矩达到一定数值后,卡簧3带尖齿的部位在尖齿与电缆罩元件5外圆周上的凸齿之间的摩擦阻力作用下变形,直至卡簧3带尖齿的部位从中间拱起,凹向连接螺母I的内槽,直至卡簧3的尖齿从电缆罩元件5的外圆周凸齿上越过,即完成一次凸齿间的分离和重新啮合过程。当自锁电缆罩与电连接器拧紧到位后,即自锁电缆罩上的连接螺母I与电连接器的外壳零件连接到位,此时电缆罩元件5端面上的齿与电连接器外壳零件端面上的齿互相啮合到位。此时,电缆罩元件5不会相对电连接器外壳发生相对转动,若要从电连接器上分离,只能是轴向方向上向远离电连接器的方向移动。但电缆罩元件5要向外移动,轴向方向上受到连接螺母I的限制。此时只有连接螺母I外移,电缆罩元件5才能移动。由于连接螺母I上螺纹的存在,连接螺母I要向外移动,连接螺母I必须相对电连 接器外壳发生转动,因此时电缆罩元件5在径向上已受限制,从而又必须要连接螺母I相对电缆罩元件5发生转动。这只有在连接螺母I受到足够大的扭矩作用时,卡簧3才能从电缆罩元件5的外圆周凸齿间越出,直至电缆罩元件5端面的凸齿与电连接器外壳端面的凸齿在轴向方向上相互分离,此时电缆罩元件5在径向方向不受限制,整个自锁电缆罩可以从电连接器上分离下来。如图3所示,电缆罩的装配方法如下(I)卡簧的安装将卡簧放入连接螺母的内槽,使卡簧的中心通孔与连接螺母的卡销安装孔对齐,然后将卡销依次穿过卡簧的中心通孔和连接螺母的卡销安装孔。卡销的台阶部分将卡簧压在连接螺母的内槽弧面上,之后借助铆接工具,从连接螺母的外部将卡销铆接以将其固定在连接螺母上。按相同的方法完成两个卡簧的安装。(2)连接螺母和电缆罩元件的安装卡簧装配完成后,将与电缆罩元件进行安装。将卡圈置于电缆罩元件的卡圈槽位置,用装夹工具将带一定断口的卡圈收拢于电缆罩元件的卡圈槽内,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连接器上的卡簧式自锁电缆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螺母、卡销、卡簧、卡圈和电缆罩元件,所述卡销将卡簧固定在连接螺母的卡簧槽内,电缆罩元件通过卡圈安装在连接螺母的卡圈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连接器上的卡簧式自锁电缆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螺母、卡销、卡簧、卡圈和电缆罩元件,所述卡销将卡簧固定在连接螺母的卡簧槽内,电缆罩元件通过卡圈安装在连接螺母的卡圈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上的卡簧式自锁电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簧上设有尖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宇陈丹良吴仕锋周健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