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454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按键,其包含底板、第一磁性区、键帽、第二磁性区、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第一磁性区设置于底板上。第二磁性区设置于键帽上,且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第一磁性区的位置。第一及第二连杆设置于底板与键帽之间,第一及第二连杆分别与底板及键帽可活动地连接,以带动键帽相对底板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两个连杆或两个延伸臂取代习知按键中的支撑装置,不仅结构较为简单、可增加组装的便利性且按键更易于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按键,尤指一种利用磁吸力使键帽相对底板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的按键。
技术介绍
习知的键盘采用弹性件提供键帽的弹性回复力,使键帽可回复至按压前的位置。美国专利号US5898145所不的弹性件(upright elastomeric biasing member)通常是橡胶所制成,但由于这种碗状(dome like)弹性件的高度有极限值,成为超薄键盘设计上的一个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按键,其利用磁吸力使键帽相对底板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根据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键,其包含底板、第一磁性区、键帽、第二磁性区以及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该第一磁性区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第二磁性区设置于该键帽上,该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磁性区的位置;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以带动该键帽相对该底板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该未按压位置;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由该未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该键帽伴随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由该按压位置移动回该未按压位置。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磁性区及该第二磁性区的其中之一为磁性件,该第一磁性区及该第二磁性区的其中另一为磁性件或导磁性材料。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磁性区为自该底板弯折成形的侧板。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按键还包含框架,该框架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第一磁性区由该框架提供。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按键还包含壳体,该壳体设置于该键帽的底部,用以容置该第二磁性区。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键帽相对该底板于该未按压位置与该按压位置之间移动的轨迹为弧形。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具有孔洞,该按键还包括背光装置,该背光装置设置于该底板下方,提供光线给该键帽。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为透明材质,该按键还包括背光装置,该背光装置设置于该底板下方,提供光线给该键帽。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为塑胶材质,该按键还包括电容感应装置,该电容感应装置设置于该底板下方,用来提供游标信号或按键信号。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相互平行,且可朝同一方向转动,以带动该键帽相对该底板于该未按压位置与该按压位置之间移动。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相互垂直,以带动该键帽相对该底板于该未按压位置与该按压位置之间移动。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连杆与该底板可转动地连接,该第二连杆与该底板可滑动地连接。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连杆分别与该底板及该键帽可活动地连接,该第二连杆分别与该底板及该键帽可活动地连接。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键帽包括本体、第一延伸臂及第二延伸臂,该第一连杆为 该第一延伸臂,该第二连杆为该第二延伸臂,该第一延伸臂及该第二延伸臂分别与该底板可转动地连接,且可朝同一方向转动,该第一延伸臂及该第二延伸臂靠近本体的部份可变形。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本体、该第一延伸臂及该第二延伸臂为一体成型。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将第一磁性区设置于底板上,且将第二磁性区设置于键帽上,其中第一磁性区的位置对应第二磁性区的位置。此外,本专利技术可在底板与键帽之间设置两个连杆且此两个连杆分别与底板及键帽可活动地连接,或是本专利技术可于键帽上设置两个延伸臂且此两个延伸臂分别与底板可转动地连接。当键帽未被按压时,第二磁性区与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即可使键帽维持于未按压位置。当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第一磁性区与第二磁性区远离时,即可使键帽伴随两个连杆或两个延伸臂由未按压位置移动至按压位置。当外力释放时,磁吸力使第一磁性区与第二磁性区靠近,即可使键帽伴随两个连杆或两个延伸臂由按压位置移动回未按压位置。由于本专利技术不需安装习知按键中的弹性件,可有效延长按键的使用寿命。此外,本专利技术以两个连杆或两个延伸臂取代习知按键中的支撑装置,不仅结构较为简单、可增加组装的便利性且按键更易于小型化。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按键的爆炸图。图3为图1中的按键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的按键移除键帽后的侧视图。图5为图3中的键帽被按压时的侧视图。图6为图5中的按键移除键帽后的侧视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的侧视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的侧视图。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底板的组合俯视图。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键帽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按键2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按键2的爆炸图,图3为图1中的按键2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的按键2移除键帽21后的侧视图,图5为图3中的键帽21被按压时的侧视图,图6为图5中的按键2移除键帽21后的侧视图。如图1至图6所示,按键2包含键帽21、壳体22、第二磁性区23、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电路板41、底板51以及第一磁性区52。于实际应用中,电路板41可为薄膜电路板,但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1与图2,第一磁性区52设置于底板51上,第二磁性区23设置于键帽21的侧面,且第二磁性区23的位置对应第一磁性区52的位置。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磁性区23亦可设置于键帽21底部的四个角落或中间位置。于此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区52可为自底板51弯折成形的侧板。换言之,第一磁性区52可与底板51—体成型,当底板51由导磁性材料(例如,铁或其它金属)制成时,第一磁性区52即为导磁性材料。于另一实施例中,按键2可另包含框架(由导磁性材料制成,未显示),设置于底板51上,而第一磁性区52则可由此框架提供。此外,壳体22设置于键帽21的底部,用以容置第二磁性区23,以使·第二磁性区23设置于键帽21的底部。于此实施例中,第二磁性区23可为磁性件(例如,磁铁),以与第一磁性区52产生磁吸力。壳体22可由金属(例如,铁)制成,当第二磁性区23容置于壳体22中时,壳体22可使第二磁性区23所产生的磁场集中于面向第一磁性区52的一侧,进而增加第二磁性区23与第一磁性区52之间的磁吸力,同时壳体22也削弱第二磁性区23上下两侧面的磁力。需说明的是,第一磁性区52亦可为独立设置于底板51上的磁性件或导磁性材料。当第一磁性区52为磁性件时,则第二磁性区23亦可为设置于键帽21上的导磁性材料。此夕卜,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区52与第二磁性区23皆可为磁性件。换言之,第一磁性区52及第二磁性区23的其中之一为磁性件,且第一磁性区52及第二磁性区23的其中另一为磁性件或导磁性材料,视实际应用而定。再者,第二磁性区23亦可直接设置于键帽21上,而不需壳体22。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设置于底板51与键帽21之间且分别与底板51及键帽21可转动地连接。于此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相互平行且可朝同一方向转动,以带动键帽21相对底板51于未按压位置(如图3所示)与按压位置(如图5所示)之间移动。于此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的两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底板5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底板;第一磁性区,设置于该底板上;键帽;第二磁性区,设置于该键帽上,该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磁性区的位置;以及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以带动该键帽相对该底板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该未按压位置;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由该未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该键帽伴随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由该按压位置移动回该未按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 底板; 第一磁性区,设置于该底板上; 键帽; 第二磁性区,设置于该键帽上,该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磁性区的位置;以及 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以带动该键帽相对该底板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该未按压位置;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由该未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该键帽伴随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由该按压位置移动回该未按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性区及该第二磁性区的其中之一为磁性件,该第一磁性区及该第二磁性区的其中另一为磁性件或导磁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性区为自该底板弯折成形的侧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还包含框架,该框架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第一磁性区由该框架提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还包含壳体,该壳体设置于该键帽的底部,用以容置该第二磁性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键帽相对该底板于该未按压位置与该按压位置之间移动的轨迹为弧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孔洞,该按键还包括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基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