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按键,尤指一种利用磁吸力使键帽相对底板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的按键。
技术介绍
习知的键盘采用弹性件提供键帽的弹性回复力,使键帽可回复至按压前的位置。美国专利号US5898145所不的弹性件(upright elastomeric biasing member)通常是橡胶所制成,但由于这种碗状(dome like)弹性件的高度有极限值,成为超薄键盘设计上的一个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按键,其利用磁吸力使键帽相对底板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根据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键,其包含底板、第一磁性区、键帽、第二磁性区以及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该第一磁性区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第二磁性区设置于该键帽上,该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磁性区的位置;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以带动该键帽相对该底板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该未按压位置;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第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底板;第一磁性区,设置于该底板上;键帽;第二磁性区,设置于该键帽上,该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磁性区的位置;以及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以带动该键帽相对该底板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该未按压位置;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由该未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该键帽伴随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由该按压位置移动回该未按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 底板; 第一磁性区,设置于该底板上; 键帽; 第二磁性区,设置于该键帽上,该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磁性区的位置;以及 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设置于该底板与该键帽之间,以带动该键帽相对该底板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该未按压位置;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由该未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该键帽伴随该第一连杆及该第二连杆由该按压位置移动回该未按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性区及该第二磁性区的其中之一为磁性件,该第一磁性区及该第二磁性区的其中另一为磁性件或导磁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性区为自该底板弯折成形的侧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还包含框架,该框架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第一磁性区由该框架提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还包含壳体,该壳体设置于该键帽的底部,用以容置该第二磁性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键帽相对该底板于该未按压位置与该按压位置之间移动的轨迹为弧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孔洞,该按键还包括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基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