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材料的钎焊方法及铝合金制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329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对铝合金材料进行钎焊的方法,其是铝合金材料的非腐蚀性钎焊方法,在将钎料的开始流动温度设为Tf,将焊剂的开始流动温度设为Ts时,Ts≤Tf≤Ts+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材料的接合方法,更详细地是涉及含有镁的铝合金材料的非腐蚀性钎焊方法。另外,涉及包括利用上述钎焊方法进行钎焊的工序的的铝合金制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机动车用热交换器等的铝制品的接合是在惰性气体气氛中通过使用氟化物类焊剂的钎焊方法进行的。该钎焊方法被称为非腐蚀性钎焊方法,其使用将Al-Si类的JIS4045合金(Al-10质量%Si)或JIS4343合金(Al-7.5质量%Si)等的钎料以5~15%的覆合率结合在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芯材的一面或两面的钎焊片或钎焊丝进行。并且,成形加工该钎焊片或在被接合部位配置钎焊丝来组装制品。然后,用水或其它溶液以5质量%左右悬浮以KAlF4、K2AlF5、K2AlF5·H2O、K3AlF6等为主要成分的氟化物类焊剂,并在将其涂覆在铝部件上后,用氧浓度在1000ppm以下、露点在-35℃以下的钎焊炉在氮气等惰性气体气氛中加热到规定温度。由于铝合金含有镁,所以提高强度。其结果,实现制品的轻量化、薄化。但是,在以往的非腐蚀性钎焊方法的情况下,焊剂中的氟与铝合金中的镁进行反应,在铝表面形成氟化镁(MgF2)等的高熔点化合物。可以考虑到该反应能够降低除去焊剂所具有的氧化膜的效果,进而阻碍钎料的濡湿扩展,从而降低钎焊性。作为将含有镁的铝合金材料进行非腐蚀性钎焊的方法有如下方法,即,在钎焊片的钎料与含有镁的芯料的界面设置镁的扩散阻挡层来抑制焊剂与镁的反应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平6-63734号公报)、或在焊剂中含有铯来抑制氟化镁等高熔点化合物的生成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平3-226396号公报)等方法。设置扩散阻挡层的方法,由于需要使阻挡层比钎焊加热时的镁的扩散距离厚,所以不能使钎焊片本身变薄。而且,由于含有铯的焊剂成本非常高,所以存在批量生产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的方法(1)一种铝合金材料的钎焊方法,其是铝合金材料的非腐蚀性钎焊方法(ノコロツクブレ一ジング法,Nocolok brazing method在惰性气体气氛中使用非腐蚀性的氟化物类焊剂进行钎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钎料的开始流动温度设为Tf,将焊剂的开始流动温度设为Ts时,Ts≤Tf≤Ts+15℃。(2)如(1)所述的铝合金材料的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铝合金含有0.05质量%以上、2质量%以下的镁。(3)如(1)或(2)所述的铝合金材料的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钎料在上述焊剂开始流动后60秒以内开始流动。(4)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铝合金材料的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钎料的固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之差是30℃以内。(5)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铝合金材料的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焊剂的固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之差是30℃以内。(6)一种铝合金制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钎焊方法进行钎焊。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含有镁的铝合金材料的钎焊方法,由于应用具有与氟化物类焊剂的开始流动温度同等以上且比焊剂的开始流动温度高15℃以下的开始流动温度的钎料,所以能够使用氟化物类焊剂对含有镁的铝合金材料进行钎焊。进而,本专利技术的含有镁的铝合金材料的钎焊方法能够良好且廉价地进行钎焊。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可以参考附图由下述的记载而看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钎焊试验中的试验材料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者刻意研究的结果,确认了焊剂中的氟与铝合金中的镁在焊剂熔融后不是马上反应,而是在比焊剂熔融然后开始流动的温度高15℃左右的温度下、另外从焊剂开始流动60秒左右之后开始急剧反应。因此,发现通过在失去焊剂中的氟与镁的反应而产生的除去氧化膜的效果之前使钎料流动,而能得到优良的钎焊性。关于本专利技术的钎焊方法,对镁的含量、焊剂的开始流动温度Ts及钎料的开始流动温度Tf、从焊剂开始流动到钎料开始流动的时间、固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之差,说明其限定理由。在本专利技术的钎焊方法中,钎焊性最重要的条件是焊剂与钎料开始流动温度。这里说的焊剂及钎料的开始流动温度定义为在钎焊加热过程中焊剂及钎料熔融并开始濡湿扩展的温度。很多焊剂、钎料固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不同,在升温途中变成固体—液体混合的状态,在液相的比率为大约70%时开始流动。因而,开始流动的温度在固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之间,当将该温度差设为100时,定义为比固相线温度高大约70左右的温度。另外,用高温显微镜对焊剂、钎料进行现场观察,以实际濡湿扩展的温度来表示。优选的是Tf在Ts以上。这是因为在钎料比焊剂先流动的情况下,在焊剂在铝表面扩展并除去氧化膜之前,钎料覆盖了铝表面。此外,优选的是Tf比Ts高15℃以下的温度。这是因为从比Ts高15℃的温度附近开始焊剂与镁急剧反应而生成氟化镁等化合物,而使钎料的濡湿扩展劣化。特别优选的是Tf比Ts高10℃以下的温度(Ts≤Tf≤Ts+10℃)。铝合金中的镁含量优选的是在0.05质量%以上、2质量%以下。这是因为当Mg含量少时,与焊剂的反应少,即使用现有的钎焊方法也能钎焊。另外,这是因为在镁含量过多时,在钎焊加热时与焊剂中的氟迅速反应,形成氟化镁等的高熔点化合物,而阻碍钎焊性。特别优选的是镁含量是0.1质量%以上、1.5质量%以下。优选的是钎料开始流动是在焊剂开始流动后60秒以内进行。这是因为在以通常的升温条件进行钎焊的情况下,从焊剂开始流动后60秒左右焊剂与镁急剧反应而生成氟化镁等化合物,而使钎料的濡湿扩展劣化。特别优选的是钎料开始流动的时刻是焊剂开始流动后40秒以内。另一方面,虽然开始流动的时刻没有差别也可以,但优选的是钎料在焊剂开始流动后5秒之后开始流动。优选的是钎料的固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之差在30℃以下。这是因为从钎料熔融到开始流动需要时间,而在其间焊剂与镁会反应而生成氟化镁等化合物,而使钎料的濡湿扩展劣化。特别优选的是温度差在20℃以下。钎料除了现有的2元类的Al-Si钎料之外,也可以是在更低温度下熔融的材料。在使用这样的钎料的情况下,可以使钎焊加热时的到达温度降低。如(日本国)特开平6-55293公报中记载的方法,通过降低钎焊温度,例如在热交换器的情况下,具有提高散热片材料的导热率及高温压曲性的效果,而在钎焊片的情况下,具有由于抑制侵蚀及减少元素扩散而提高耐蚀性的效果,此外具有延长钎焊炉寿命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钎料的固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的差,但优选的是其在10℃以上。优选的是焊剂的固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之差是30℃以下。这是因为从焊剂熔融到开始流动的时间变长,在焊剂附着的部分与镁进行反应,阻碍该部分的钎焊性。特别优选的是温度差是15℃以下。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焊剂的固相线温度与液相线温度的差,但优选的是其在5℃以上。焊剂使用以由KAlF4、K2AlF5、K2AlF5·H2O、K3AlF6构成的成分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主要成分,但也可以是CsAlF类或KZnF3类等其它焊剂。优选的是KAlF4和K2AlF5·H2O的混合物或KAlF4和K3AlF6的混合物。这里所谓的“焊剂中是主要成分”是表示在焊剂中该成分的含量是50质量%以上(优选的是70质量%以上)的意思。开始流动温度、固相线温度及液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材料的钎焊方法,其是铝合金材料的非腐蚀性钎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将钎料的开始流动温度设为Tf,将焊剂的开始流动温度设为Ts时,Ts≤Tf≤Ts+1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知礼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SKY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