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屏幕与触控按键之整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3227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屏幕与触控按键之整合系统具有一触控屏幕单元、一触控按键单元、一微控制器以及一系统单元。触控屏幕单元根据一第一触碰事件产生一第一触控感测讯号。触控按键单元根据一第二触碰事件来产生一第二触控感测讯号。微控制器将第一触控感测讯号转换为一第一数据封包,以及将第二触控感测讯号转换为一第二数据封包。微控制器将第一数据封包透过第一传输线传送到系统单元之接口装置,以及透过第二传输线将第二数据封包传送到系统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屏幕与触控按键之整合系统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整合系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屏幕与触控按键之整合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在的可携式系统或智能型系统上,几乎都是配备着电阻式或是电容式触控屏幕,然而除了应用于触控屏幕之操作外,通常在触控屏幕下方,仍会设置一额外的实体按键来提供用户,如操作返回上一层或回到主页等等的功能。在传统设计上,因为实体按键通常只有简单的压下与释放两种电压状态,亦即一低电压位准以及一高电压位准,因此只需要透过输出输入通用接脚(GPIO)来与系统连接,即可以实现按键功能。然而触控面板需透过一集成电路来进行触控位置之感应与计算后,再传送至系统端,因此两者的硬件会分开设计。但在现在的智能型手持式系统上,实体按键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实体按键将很容易产生不灵敏甚至损坏的情况,因此今日之趋势为利用触控按键来取代实体按键的功能。然而,使用触控按键,需透过一集成电路来进行触控之感应与计算,因此,并无法如实体按键一样可以单纯的透过GPIO来与系统连接实现按键功能。换言之,此种架构需使用两颗集成电路来搭配触控屏幕与触控按键进行感应处理,如此的设计将会增加系统的功耗,成本且浪费系统使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之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仅需一微控制器,可大幅减少组件成本以及所需占用的系统空间的触控屏幕与触控按键之整合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的整合系统,一种触控屏幕与触控按键之整合系统,至少包含:一触控屏幕单元,根据一第一触碰事件来产生一第一触控感测讯号;一触控按键单元,根据一第二触碰事件来产生一第二触控感测讯号;一微控制器连接该触控屏幕单元以及该触控按键单元,将该第一触控感测讯号转换为一第一数据封包,以及将该第二触控感测讯号转换为一第二数据封包;以及一系统单元连接该微控制器,其中该微控制器透过一第一传输线将该第一数据封包传送到该系统单元之一接口装置,以及透过一第二传输线将该第二数据封包传送到该系统单元。本专利技术中,该第一传输线为一总线,该接口装置为一内部整合电路(Inter-IntegratedCircuit,I2C)接口、序列周边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SPI)或一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接口。本专利技术中,该第一数据封包至少包括:该第一触碰事件触碰该触控屏幕单元时之坐标数据。本专利技术中,该第二数据封包至少包括:该第二触碰事件触碰该触控按键单元时之一第一电压讯号以及一第二电压讯号。本专利技术中,其中该系统单元更包含一输出输入通用接脚,用以接收该第一电压讯号以及该第二电压讯号。本专利技术整合系统的另一种结构为,一种触控屏幕与触控按键之整合系统,至少包含:一触控屏幕单元,根据一第一触碰事件来产生一第一触控感测讯号;一触控按键单元,根据一第二触碰事件来产生一第二触控感测讯号;一微控制器连接该触控屏幕单元,将该第一触控感测讯号转换为一第一数据封包;以及一系统单元连接该微控制器以及该触控按键单元,其中该微控制器透过一第一传输线将该第一数据封包传送到该系统单元之一接口装置,以及该触控按键单元将该第二触控感测讯号传送到该系统单元。在第二种整合系统中,该第一传输线为一总线,该接口装置为一内部整合电路(Inter-IntegratedCircuit,I2C)接口、序列周边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SPI)或一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接口。在第二种整合系统中,该第一数据封包至少包括:该第一触碰事件触碰该触控屏幕单元时之坐标数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藉由一微控制器来同时处理触控屏幕单元和触控按键单元之感测讯号,或是在系统单元直接处理触控按键单元之感测讯号,因此仅需单一之微控制器,可大幅减少组件成本以及所需占用的系统空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触控屏幕与触控按键之整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触控屏幕与触控按键之整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种触控屏幕与触控按键之整合系统100包含:一触控屏幕单元101、一触控按键单元102、一微控制器103以及一系统单元104。触控按键单元102设置于触控屏幕单元101之一边,其中触控屏幕单元101透过传输线105电性连接微控制器103,而触控按键单元102透过传输线106电性连接微控制器103。而微控制器103更透过一传输线110与系统单元104之接口装置107相接,以及透过另一传输线108与系统单元104之一输出输入通用接脚109相接,其中传输线110例如为一总线。系统单元104还具有一控制单元,在一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例如为一中央处理器。触控屏幕单元101可根据一物体于触控屏幕单元101上碰触位置的差异而对应产生一触控感测讯号,此触控感测讯号可透过传输线105传输给微控制器103,微控制器103将此触控感测讯号转换为坐标数据,并以一定的数据格式封装在一起,透过传输线110,将此坐标数据封包传送到系统单元104之接口装置107,其中传输线110,例如为一总线,而接口装置107,例如为一内部整合电路(Inter-IntegratedCircuit,I2C)接口、序列周边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SPI)或一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USB)接口。系统单元104利用一第一驱动程序译码该坐标数据封包,并根据译码后之坐标数据进行相对应之操作,并显示于触控屏幕单元101上。此外,触控按键单元102可根据一物体于触控按键单元102上碰触位置的差异而对应产生一触控感测讯号,此触控感测讯号可透过传输线106传输给微控制器103,微控制器103将此触控感测讯号转换为压放数据,并以一定的数据格式封装在一起,透过传输线108,将此压放数据封包传送到系统单元104之一输出输入通用接脚109。系统单元104利用一第二驱动程序译码该压放数据封包,并根据译码后之压放数据,即一低电压位准或一高电压位准,进行相对应之操作,并显示于触控屏幕单元101上。在此实施例中,仅使用单一之微控制器103来分别封装坐标数据以及压放数据,因此,在组件成本效益上可大幅降低,更可大幅减少系统所占用的空间。此外,本实施例之坐标数据封包和压放数据封包系使用不同之驱动程序进行解译,因此可使用习知之驱动程序,并不需要额外编写驱动程序。实施例2参照图2,本专利技术第二种触控屏幕与触控按键之整合系统200包含:一触控屏幕单元201、一触控按键单元202、一微控制器203以及一系统单元204。触控按键单元202设置于触控屏幕单元201之一边,其中触控屏幕单元201透过传输线205电性连接微控制器203,而微控制器203更透过一传输线210与系统单元204之接口装置207相接,其中此传输线210例如为一总线。触控按键单元202透过另一传输线206与系统单元204之一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Converter,ADC)209相接。系统单元204还具有一控制单元,在一实施例中,该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控屏幕与触控按键之整合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屏幕与触控按键之整合系统,至少包含:一触控屏幕单元,根据一第一触碰事件来产生一第一触控感测讯号;一触控按键单元,根据一第二触碰事件来产生一第二触控感测讯号;一微控制器连接该触控屏幕单元以及该触控按键单元,将该第一触控感测讯号转换为一第一数据封包,以及将该第二触控感测讯号转换为一第二数据封包;以及一系统单元连接该微控制器,其中该微控制器透过一第一传输线将该第一数据封包传送到该系统单元之一接口装置,以及透过一第二传输线将该第二数据封包传送到该系统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屏幕与触控按键之整合系统,至少包含:一触控屏幕单元,根据一第一触碰事件来产生一第一触控感测讯号;一触控按键单元,根据一第二触碰事件来产生一第二触控感测讯号;一微控制器连接该触控屏幕单元以及该触控按键单元,将该第一触控感测讯号转换为一第一数据封包,以及将该第二触控感测讯号转换为一第二数据封包;以及一系统单元连接该微控制器,其中该微控制器透过一第一传输线将该第一数据封包传送到该系统单元之一接口装置,以及透过一第二传输线将该第二数据封包传送到该系统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整合系统,其中该第一传输线为一总线,该接口装置为一内部整合电路接口、序列周边接口或一通用串行总线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整合系统,其中该第一数据封包至少包括:该第一触碰事件触碰该触控屏幕单元时之坐标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整合系统,其中该第二数据封包至少包括:该第二触碰事件触碰该触控按键单元时之一第一电压讯号以及一第二电压讯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整合系统,其中该系统单元更包含一输出输入通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龙廖振伸陈鸿祥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华映视讯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