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6774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1 03:01
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基板、第一电连接层、阻隔件及第二电连接层。该第一电连接层设置于该基板,具有导通部位以及基底部位,且该导通部位不与该基底部位接触。该阻隔件部份覆盖于该导通部位上。该第二电连接层具有相互分离的二第一极板部位及一第二极板部位,且该二第一、第二极板部位至少的一者设置于该基底部位上;该二第一极板部位分别与该导通部位两端连接,以形成第一感应电极组;该第二极板部位形成第二感应电极组;另,该第二极板部位位于该阻隔件上,不与该导通部位接触,使该第二感应电极组与该第一感应电极组之间不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触控感应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按,触控面板已经成为普遍应用于电子产品的输入控制接口,而目前单片玻璃触控面板技术(one glass solut1n,OGS)正渐渐成为业界制作触控面板的主流。单片玻璃触控面板技术主要是取代旧有触控面板技术,原本工艺需分别制作两片玻璃(Touch sensor与Cover lens),进而于模块厂进行贴合组成一片触控面板,单片玻璃触控面板技术(One Glass Solut1n,OGS)则是将两片玻璃的工艺,统整由一片玻璃生产完成,进而达到节省玻璃成本与后段制成的人力费用。而单片玻璃触控面板技术仍是以电容感应为基本原理,其制作方式是先于玻璃基板周边先涂布光阻或油墨作出装饰层后,再溅镀上透明导电膜(TCO)与金属线路以制作出可感应触控坐标的感测区,其中该感测区是由复数个感应电极模块所组成,并在其表面建立一电场,而后利用感应人体弱电流造成电场电容变化的方式来达到触控感测的目的。请参阅图1至图6,业界用以制作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模块的制作过程,是先于一玻璃基板90形成一层第一轴向架桥91后,再于镀上一层绝缘层92以覆盖该第一轴向架桥91的部分部位,而该第一轴向架桥91未被覆盖的部分形成相对的二接触部91a(请参阅图3),之后,再于该玻璃基板90形成一第二轴向架桥94以及四个独立且相互分离的透明导电膜93、95,其中该第二轴向架桥94设置于该绝缘层92上以与该第一轴向架桥91分离,而其中二透明导电膜93则分别连结该第一轴向架桥的二该接触部91a,而的另外二该透明导电膜95则与该第二轴向架桥连接,以形成用以作为触控感测的电极模块。而将复数个触控感应电极模块组合形成于面板上后,即完成触控面板的感测区,以上述设计而言,感应电极的电阻值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设计参数,由于多数的电容控制芯片,都采用RC充电的原理来处理电容感应讯号,所以当透明导线整体电阻值较大时,其充电时间将会变长,触控感测的特性也会变得较不灵敏,甚至是无法感测。然而,由于感测区域中的各个感测电极大小均为固定,而为达到降低电阻值的目的,则必须增加电极导线的厚度,但由于增加厚度时须提高溅镀过程的温度,需考虑绝缘层92的材料耐温程度,致使感测电极可增加的厚度因此而受到限制,进而限制感测电极的电阻值能降低的幅度。因此,若想达到降低触控面板的整体电阻值的目的,而使用公知制作感应电极模块的方法的话,不仅会增加制造难度而造成良率下降,更会影响到制作设备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不仅能有效降低触控面板的整体电阻值,亦不会造成制作良率下降,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制作设备稳定性与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包括一基板、一第一电连接层、一阻隔件以及一第二电连接层。其中,该基板是以透明且绝缘的材料制成。该第一电连接层是以透明且可导电的材料制成,且设置于该基板上,并具有相互分离的一导通部位以及一基底部位,且该导通部位不与该基底部位接触。该阻隔件是以透明且绝缘的材料制成,且部份覆盖于该导通部位上。该第二电连接层具有相互分离的二第一极板部位及一第二极板部位,且该二第一极板部位与该第二极板部位至少其中的一个设置于该基底部位上;该二第一极板部位是沿一第一轴向设置,并分别与该第一电连接层的该导通部位的两端连接,以形成一第一感应电极组;该第二极板部位则沿一第二轴向设置,以形成一第二感应电极组,且该第二轴向不同于该第一轴向;另外,该第二极板部位的部分区块位于该阻隔件上,而不与该第一电连接层的该导通部位接触,使该第二感应电极组与该第一感应电极组之间不连通。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二电连接层的覆盖面积大于该第一电连接层的覆盖面积,使该第二电连接层的部分部位覆盖于该第一电连接层与该阻隔件上,而其他部位则直接覆盖至该基板上。依据上述构思,该导通部位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极板部位未覆盖该基底部位的部分连接。依据上述构思,该基底部位包含有复数个相互分离的感测单元,且该导通部位位于该些感测单元之间。依据上述构思,该些感测单元是沿该第一轴向排列,且该二第一极板部位设置于该些感测单元上,而该第二极板部位设置于该基板上。依据上述构思,该些感测单元是沿该第二轴向排列,且该第二极板部位设置于该些感测单元上,而该二第一极板部位设置于该基板上。依据上述构思,该二第一极板部位与该第二极板部位分别设置于该些感测单元上。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一电连接层的该导通部位以及该阻隔件位于该第一轴向与该第二轴向相交的位置上。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还包括一基板、一第一感应电极组、一阻隔件以及一第二感应电极组。其中,该基板是以透明且绝缘的材料制成。该第一感应电极组是以透明且可导电的材料制成,且沿一第一轴向设置于该基板上。该阻隔件是以透明且绝缘的材料制成,且设置于第一感应电极组上。该第二感应电极组是以透明且可导电的材料制成,且沿一第二轴向设置于该基板上,且该第二轴向不同于该第一轴向;另外,该第二感应电极组的部分区块是位于该阻隔件上,而不与该第一感应电极组接触,使该第二感应电极组与该第一感应电极组之间不连通;再者,该第二感应电极组位于该阻隔件上的区块的厚度,小于该第二感应电极组的其他区块、或是该第一感应电极组的厚度。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一感应电极组的最大厚度,不等于该第二感应电极组的最大厚度。依据上述构思,该阻隔件是位于该第一轴向与该第二轴向相交之处。依据上述构思,该第一轴向垂直该第二轴向。通过上述分层堆叠,便能增加透明电极的厚度,而不需使用过高的制作温度,避免绝缘材料因高温变质或损坏的情形发生,进而提升工艺良率,更能增加工艺时的稳定性以及工艺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至图6为公知工艺中各步骤的结构图。其中:图1揭示透明基板上设置一层透明导电膜。图2为图1于A-A视角的剖视图。图3揭示透明导电膜上设置有一绝缘层。图4为图3于B-B视角的剖视图。图5为先前技术所制成的触控感应电极模块图6为图5于C-C视角的剖视图。图7至图12为较佳实施例于制作步骤的结构图。其中:图7揭示第一电连接层与第一导电件设于透明基板上。图8为图7于D-D视角的剖视图。图9揭示阻隔件设置于第一导电件上。图10为图9于E-E视角的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于俯视视角的结构图。图12为图11于F-F视角的剖视图。图13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附图中符号说明100电容式触控面板,10基板,20第一电连接层,21感测单元,30导通部位,40阻隔件,50第二电连接层,51第一极板部位,52第二极板部位,Tl、T2厚度,200电容式触控面板,70电极,80导电件,85阻隔件,T3、T4厚度,90玻璃基板,91第一轴向架桥,91a接触部,92绝缘层,93、95透明导电膜,94第二轴向架桥。【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7至图12所示,用以制作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控面板100的制作方法,主要包含有以下步骤:首先,于第一步骤中,先如图7及图8所示,于一透明的基板10(可由玻璃或塑料制成)上派镀一层透明导电涂料(Transparent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是,包含:一以透明且绝缘的材料制成的基板;一以透明且可导电的材料制成的第一电连接层,设置于该基板上,并具有相互分离的一导通部位以及一基底部位;一以透明且绝缘的材料制成的阻隔件,部份覆盖于该导通部位上;以及一第二电连接层,具有相互分离的二第一极板部位及一第二极板部位,且该二第一极板部位与该第二极板部位至少其中的一个设置于该基底部位上;该二第一极板部位沿一第一轴向设置,并分别与该导通部位的两端连接,以形成一第一感应电极组;该第二极板部位则沿一第二轴向设置,以形成一第二感应电极组,且该第二轴向不同于该第一轴向;另外,该第二极板部位的部分区块位于该阻隔件上,而不与该第一电连接层的该导通部位接触,使该第二感应电极组与该第一感应电极组之间不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宗林义哲赖纪光赵仁扬
申请(专利权)人:达鸿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