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3225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包括:一感应层;以及复数周边线路,分布于该感应层的周边区域,并连接于该感应层,其中,该等周边线路系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触控面板结构及制造方法,周边线路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成,由于该透明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导电性,因此在提供良好导电性的同时,可降低周边线路的可见性,从而达到透明触控面板之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触控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之结构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触控面板已大量运用于工作生活中,通常触控面板是在一基板表面有一感应区 域,该感应区域是用以感应人体的手指或类似于笔之书写工具来达到触控的目的。触控面 板依据其原理,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和表面声波式等。常见的电容式触控面板是在基板的表面设置彼此绝缘交叉的复数个透明电极,该 等透明电极藉由周边线路与控制器连接。当触摸物体靠近或触碰触控面板时,会引起触碰 位置的电极间电容的变化,该些电容变化讯号藉由周边线路而传送至控制器以进行运算, 藉此可确定触碰位置的坐标。在上述习知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由于金属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较低的价 格,所以周边线路一般采用金属导线来制作。然而,金属导线反射率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宽 度,所以从触控面板产品外观上较容易看到该周边线路,周边线路肉眼可见的问题无法达 到透明的触控面板之要求,而导致触控面板产品之外观缺陷。且周边线路可见的问题不仅 存在于上述电容式触控面板中,同样也存在于电阻式、红外线式及表面声波式等其他常见 的触控面板的周边线路结构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中周边线路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 成,由于该透明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导电性,因此在提供良好导电性的同时,可降 低周边线路的可见性,从而达到透明的触控面板之要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包括一感应层;以及复数周边线路,分布于该感 应层的周边区域,并连接于该感应层,其中,该等周边线路系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结构,其中,该感应层包括沿第一轴向分布的第一感应电极 和沿第二轴向分布的第二感应电极,在该等第一感应电极与该等第二感应电极之间设置有 一绝缘层。根据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结构,其中,该等第一感应电极包括复数第一导电单元和连 接该等第一导电单元的复数第一导线;该等第二感应电极包括复数第二导电单元和连接该 等第二导电单元的复数第二导线。根据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结构,其中,该绝缘层包括复数绝缘块,该等绝缘块之每一者 分别介于该等第一导线及该等第二导线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结构,其中,该等第一导电单元、该等第二导电单元及该等第 一导线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结构,其中,该等第一导电单元、该等第二导电单元、该等第 一导线及该等第二导线系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结构,其中,该透明导电材料系导电聚合物、金属网状薄膜、 奈米银粒、奈米银线及奈米碳管其中之一者或者其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结构,其中,该导电聚合物系聚乙炔、聚噻吩、聚吡咯、聚苯 胺、聚苯撑、聚苯撑乙烯及聚双炔之其中之一者或者其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结构,其中,该绝缘层系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之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一感应层;以及形成 复数周边线路,分布于该感应层的周边区域,并连接于该感应层,其中,该等周边线路系由 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形成该感应层的步骤包括沿第一轴向布 设第一感应电极;沿第二轴向布设第二感应电极构;以及布设一绝缘层于第一感应电极及 第二感应电极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等第一感应电极包括复数个第一导电 单元和连接该等第一导电单元的复数个第一导线;该等第二感应电极包括复数第二导电单 元和连接该等第二导电单元的复数个第二导线,该绝缘层包括复数绝缘块,该等绝缘块之 每一者分别介于该等第一导线及该等第二导线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同时形成该等第一导电单元、该等第二导 电单元、该等第一导线及该等周边线路;在该等第一导线之每一者表面上布设一绝缘块; 以及在该等绝缘块之表面上布设该等第二导线,其中该等第一导电单元、该等第二导电单 元、该等第一导线系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同时在该基板上布设该等第一导电单元、 该等第二导电单元、该等第一导线;在该等第一导线之每一者表面上布设一绝缘块;以及 在该等绝缘块之表面上布设该等第二导线,并同时布设连接于该等第一导电单元和该等第 二导电单元的周边线路;其中该等第一导电单元、该等第二导电单元、该等第一导线系及该 等第二导线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中,该透明导电材料系导电聚合物、金属网状 薄膜、奈米银粒、奈米银线及奈米碳管其中之一者或者其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等导电聚合物系聚乙炔、聚噻吩、聚吡 咯、聚苯胺、聚苯撑、聚苯撑乙烯及聚双炔之其中之一者或者其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面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周边线路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成,由 于该透明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导电性,因此在提供良好导电性的同时,可降低周 边线路的可见性,从而达到透明的触控面板之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结构的平面示意图2为图1所示触控面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一实施例之触控面板之第一制程的示意图4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一实施例之触控面板之第二制程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二实施例之触控面板之第一制程的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二实施例之触控面板之第二制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文实施例仅以电容式触控面板技术作为范例,然而,本专利技术之精神可延伸至电阻式、红外线式及表面声波式等其他触控面板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触控面板结构的平面示意图。触控面板50包括感应层55 及复数周边线路60,感应层55用于感应触摸动作并产生感应讯号;复数周边线路60分布于感应层55的周边区域,并连接于感应层55,用于将感应讯号传送至控制器以进行运算, 藉此确定触碰位置的坐标,其中,该等复数周边线路系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图2为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请一并参见图1和图2。具体于本实施例中,感应层55包括沿第一轴向分布的第一感应电极52和沿第二轴向分布的第二感应电极62,第一感应电极52和第二感应电极62之间设置有一绝缘层。第一感应电极52 包括复数第一导电单元53及连接第一导电单元53的复数第一导线51,而第二感应电极62 包括复数第二导电单元54及连接第二导电单元54的复数第二导线58。该绝缘层系为复数绝缘块56,每一绝缘块56分别介于该等第一导线51及该等第二导线58之间,绝缘块56 系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周边线路60连接于第一感应电极52和第二感应电极62,如此可藉由周边线路60 将第一感应电极52与第二感应电极62上由于触摸产生的电容值变化传送至控制器(未图示)以进行运算,藉此确定触碰位置的坐标。上述触控面板结构中,第一导电单元53、第二导电单元54、第一导线51及周边线路60系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而第二导线58系由相同或不同于周边线路60之透明导电材料制成,例如第二导线58使用ITO制成,或者,第二导线58也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由于其 尺寸较小,并不会影响产品外观视觉效果。其中,透明导电材料系为导电聚合物、金属网状薄膜、奈米银粒、奈米银线或奈米碳管等其中之一或其组合。该导电聚合物系为聚乙炔(polyacetylene)、 聚噻吩(polythiophene)、聚卩比咯(polypyrrole)、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感应层;以及复数周边线路,分布于该感应层的周边区域,并连接于该感应层,其中,该等复数周边线路系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感应层;以及复数周边线路,分布于该感应层的周边区域,并连接于该感应层,其中,该等复数周边线路系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感应层包括沿第一轴向分布的第一感应电极和沿第二轴向分布的第二感应电极,在该等第一感应电极与该等第二感应电极之间设置有一绝缘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等第一感应电极包括复数第一导电单元和连接该等第一导电单元的复数第一导线;该等第二感应电极包括复数个第二导电单元和连接该等第二导电单元的复数第二导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层包括复数绝缘块,该等绝缘块之每一者分别介于该等第一导线及该等第二导线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等第一导电单元、该等第二导电单元及该等第一导线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等第一导电单元、该等第二导电单元、该等第一导线及该等第二导线系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明导电材料系导电聚合物、金属网状薄膜、奈米银粒、奈米银线及奈米碳管其中之一者或者其组合。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聚合物系聚乙炔、聚噻吩、 聚吡咯、聚苯胺、聚苯撑、聚苯撑乙烯及聚双炔其中之一者或者其组合。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层系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10.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形成一感应层;以及形成复数周边线路,分布于该感应层的周边区域,并连接于该感应层,其中,该等复数周边线路系由透明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裕文阮克铭林奉铭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