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显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3177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用以在3D显示控制的过程中,实现部分区域显示2D画面和部分区域显示3D画面,并且避免最终显示的3D画面由于2D区域和3D区域亮度差距太大给用户造成视觉不适。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包括:确定使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满足预设条件的用于驱动显示设备显示3D画面的驱动参数,其中包括视差挡板的驱动参数和显示面板的驱动参数;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使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的差值属于预设范围;将所述视差挡板的驱动参数输出至视差挡板的驱动装置,将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参数输出至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视差挡板法3D技术是现在最流行的一种3D显示技术,该技术实现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显示面板11,在显示面板出光侧的视差挡板12。视差挡板是透明条纹和遮光条纹周期性间隔排列形成的光学器件。目前,视差挡板法3D显示技术包括一种采用视差挡板的区域3D控制方法,即在一个屏幕上,一部分区域显示3D内容,其他区域则显示2D内容。如图2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下部分显示面板11、用于区域控制的视差挡板12和控制系统13。其中用于区域控制的视差挡板12在需要显示3D的区域产生遮光条纹,而在需要显示2D的区域不产生视差挡板的遮光条纹。控制系统13包括显示面板的控制单元131和视差挡板的控制单元132。视差挡板控制单元就是根据3D区域的位置和大小,控制在哪些区域产生遮光条纹。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画面,包括2D和3D内容。显示面板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产生需要的画面,并输入给显示面板,显示初始画面。参见图3,用于区域控制的视差挡板包括如下结构第一基板1201,形成于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1202,形成于第一电极上的第一取向层1203 ;第二基板1204,形成于第二基板上的第二电极1205,形成于第二电极上的第二取向层1206 ;位于上下取向层之间的液晶层121以及位于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偏光片122。其中第一电极的图案如图4所示其中X为电极宽度,Y为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Y是由设备的工艺能力决定的,一般为几个微米。X等于数个像素的宽度之和,假设X等于A个像素宽度,A为大于等于I的自然数,小于等于显示面板的像素行数,A越小则视差挡板的分辨率越低。第二电极的图案如图5所示a为视差挡板上遮光条纹的宽度,b+y+y为视差挡板上透光条纹的宽度,其中I由设备的工艺能力决定,一般为几个微米。现有技术中,针对图6所示的点划线区域内为3D区域,其他区域为2D区域的情况。驱动方法包括给第二电极的a2, a3输入信号电压Va,第二电极的b2输入信号电压Vb ;给第一电极的X2和X3输入信号Vx,Xl和X4输入VI,第二电极的al、bl、b3、a4输入V20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各个区域的极间电压满足如下要求Va-Vx I >Vth,最好大于 Vsat ;且Vb-Vx I<Vth, Vl-V2|<Vth, V2-Vx|<Vth, Vl-Va|<Vth, Vl-Vb|〈Vth。其中Vth为使液晶层121产生遮光条纹的阈值电压,Vsat为使液晶层121产生遮光条纹的饱和电压,即当电压大于或等于Vsat时,液晶呈现黑态。当各个区域的电压满足如上的设置时,可以使得在3D区域内,产生遮光条纹;而其他区域内,上下基板的电压差低于液晶的阈值电压,液晶不会旋转,从而保持均匀的、较高的透过率。但是,虽然上述驱动方法可以实现区域控制,但显然会造成3D区域内亮度很低,而2D区域亮度很高,两个区域亮度差距太大,从而导致观看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用以在3D显示控制的过程中,实现部分区域显示2D画面和部分区域显示3D画面,并且避免最终显示的画面由于2D区域和3D区域亮度差距太大给用户造成视觉不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包括确定使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满足预设条件的用于驱动显示设备显示3D画面的驱动参数,其中包括视差挡板的驱动参数和显示面板的驱动参数;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使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的差值属于预设范围;将所述视差挡板的驱动参数输出至视差挡板的驱动装置,将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参数输出至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控制装置,包括驱动参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使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满足预设条件的用于驱动显示设备显示3D画面的驱动参数,其中包括视差挡板的驱动参数和显示面板的驱动参数;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使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的差值属于预设范围;驱动参数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视差挡板的驱动参数输出至视差挡板的驱动装置,将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参数输出至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视差挡板和3D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3D显示控制装置为上述的3D显示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3D显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通过确定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驱动参数,以使所述驱动参数满足预设条件,从而在3D显示控制的过程中,实现部分区域显示2D画面和部分区域显示3D画面,且保证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亮度相当,避免最终显示的3D画面由于2D区域和3D区域亮度差距太大给用户造成视觉不适。附图说明图1为实现现有技术视差挡板法3D显示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视差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结构中第一电极的图案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结构中第二电极的图案示意图;图6为现有技术中2D/3D的区域划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视差挡板侧的2D/3D区域的极间电压分布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显示设备,用以在3D显示控制的过程中,实现部分区域显示2D画面和部分区域显示3D画面,并且避免最终显示的画面由于2D区域和3D区域亮度差距太大给用户造成视觉不适。参见图7所示的流程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1,确定使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满足预设条件的用于驱 动显示设备显示画面的驱动参数,其中包括视差挡板的驱动参数和显示面板的驱动参数;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使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的差值属于预设范围,该预设范围属于[-10%, 10%]。步骤S102,将所述视差挡板的驱动参数输出至视差挡板的驱动装置,将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参数输出至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较佳地,步骤SlOl中,所述使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的差值属于预设范围,为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满足如下公式T1X (T0XT2)+A=T3X (T0XT4);其中,A是预设值,其取值属于[_10%,10%],当A=O时,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完全相等,必然不会造成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亮度存在差异,但只要其取值属于[_10%,10%],对于观看者来说,也不会造成视觉不适感J1为视差挡板的3D区域的透过率JtlXT2为显示面板的3D区域的透过率;T3为视差挡板的2D区域的透过率;TtlXT4为显示面板的2D区域的透过率;其中,!^为显示面板显示初始画面时的透过率,Tci是随时间变化的,因为不同的时间显示的画面不同,其透过率均不相同,但是相同画面的透过率是相同的。T2为显示面板的3D区域的透过系数,T4为显示面板的2D区域的透过系数,T2和T4两个透过系数是为了调整显示面板侧显示画面的整体透过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确定使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满足预设条件的用于驱动显示设备显示3D画面的驱动参数,其中包括视差挡板的驱动参数和显示面板的驱动参数;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使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的差值属于预设范围;将所述视差挡板的驱动参数输出至视差挡板的驱动装置,将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参数输出至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确定使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满足预设条件的用于驱动显示设备显示3D画面的驱动参数,其中包括视差挡板的驱动参数和显示面板的驱动参数;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使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的差值属于预设范围; 将所述视差挡板的驱动参数输出至视差挡板的驱动装置,将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参数输出至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的差值属于预设范围,为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域的透过率满足如下公式 T1X (T0XT2)+A=T3X (T0XT4); 其中,Δ是预设值,其取值属于[-10%,10%] J1为视差挡板的3D区域的透过率JtlXT2为显示面板的3D区域的透过率;T3为视差挡板的2D区域的透过率Jtl X T4为显示面板的2D区域的透过率;其中,Ttl为显示面板显示初始画面时的透过率,T2为显示面板的3D区域的透过系数,T4为显示面板的2D区域的透过系数,Τ2、Τ3和T4的取值均属于(0,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差挡板侧的驱动参数,包括视差挡板的3D区域中透光区的极间电压、遮光区的极间电压、2D区域的极间电压; 所述显示面板侧的驱动参数,包括显示面板中2D区域的各亚像素的极间电压和3D区域的各亚像素的极间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差挡板的3D区域中透光区的极间电压小于或等于阈值电压,所述视差挡板的3D区域中遮光区的极间电压大于阈值电压,所述视差挡板的2D区域的极间电压为使T1和T3满足如下等式的极间电压T1X T0+ Δ =T3XT0 ; 所述显示面板中2D区域的各亚像素的极间电压和3D区域的各亚像素的极间电压为初始显示画面的极间电压,此时Τ2=Τ4=10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差挡板的3D区域中透光区的极间电压小于或等于阈值电压,视差挡板的3D区域中遮光区的极间电压大于阈值电压,所述视差挡板的2D区域的极间电压小于或等于阈值电压; 所述显示面板中3D区域的各亚像素的极间电压为初始显示画面的电压,使得Τ3=100% ;显示面板中2D区域的各亚像素的极间电压为使T2和T4满足如下等式的极间电压 T4=T1XTjA/!^6.根据权利要求3飞任一权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差挡板的3D区域的透光区的极间电压为零。7.根据权利要求3飞任一权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差挡板3D区域的遮光区的极间电压大于饱和电压。8.一种3D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驱动参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使显示画面中3D区域和2D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延兵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