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型建筑一体化屋面整体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018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风型建筑一体化屋面整体集热器,包括边框、集热风道管和玻璃盖板,所述集热风道管并排拼接组成集热芯板,该集热芯板通过首尾密封连接和并排密封连接构成整体集热组件,该集热组件设在边框内;所述玻璃盖板通过矩阵式排列并密封拼接,固定在边框上,同时将集热芯板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任意大面积的整体集热器,具有很高的密封和集热效果,能作为整体屋面,并应用于工农业和建筑等领域;各部件都可以采用标准结构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方便运输,能在安装地就地直接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光热应用领域,尤其涉及能用于工农业的或建筑的一体化屋面集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平板型集热器主要应用于居民生活,如太阳能热水器等方面,面积都在2平方米左右。而在工农业中,往往需要大面积的集热器收集太阳能,因此通常是将多个集热器通过专用连接器连接提高集热面积,以50mX200m面积为例,这样做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约5000个集热器连接而成,这样会存在10000个左右的连接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热量散失,极大降低集热效率;2、这样多个集热器之间无可避免的存在缝隙,不能作为屋面遮风挡雨,且对屋顶造成很大的重量负载;3、单个集热器成品占用空间较多,造成运输非常不便,且由于玻璃是易碎品,如果做的面积过大,容易造成破碎,难以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一体化屋面整体集热器,该集热器能直接应用于工业、农业或建筑等领域;能直接利用标准件在安装地进行安装;且为一体化设计,具有优良的密封性和集热效果。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米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风型建筑一体化屋面整体集热器,包括边框、集热风道管和玻璃盖板,所述集热风道管并排拼接组成集热芯板,该集热芯板通过首尾密封连接和并排密封连接构成整体集热组件,该集热组件设在边框内;所述玻璃盖板通过矩阵式排列并密封拼接,固定在边框上,同时将集热芯板密封。所述集热芯板的宽度与玻璃盖板相同;集热芯板的长度为玻璃盖板的整数倍。进一步改进,所述边框与集热芯板和玻璃盖板采用密封连接,该密封连接结构包括边框玻璃压条、芯板连接架、隔热条和橡胶垫,所述边框设有用于承载玻璃盖板的凸缘,该凸缘底部设有隔热条,且该隔热条与集热芯板搭接形成密封;所述玻璃盖板端缘套有橡胶垫并安放在边框的凸缘上;所述边框玻璃压条通过插接与边框固定连接,并将玻璃盖板固定密封;所述芯板连接架两端分别与边框和集热芯板连接。进一步改进,所述边框玻璃压条为一体化的“L”字形,且弯折的两部分长度分别与玻璃盖板的长和宽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盖板首尾密封拼接的结构包括上压条和短下压条,所述短下压条设在相邻玻璃盖板拼接处,且短下压条底部设有隔热条,该隔热条与集热芯板搭接形成密封;上压条通过插接方式与短下压条固定连接,并将玻璃盖板固定密封。进一步的,所述集热芯板首尾密封连接的结构包括上压条、短下压条、芯板连接架和橡胶密封圈,所述短下压条设在玻璃盖板首尾连接处底部,且短下压条底部设有隔热条,该隔热条与集热芯板搭接形成密封;上压条则通过插接的方式与短下压条固定连接,并将玻璃盖板固定密封;而芯板连接架两端分别与短下压条和集热芯板连接;所述橡胶密封圈套在集热芯板的连接处。进一步的,所述集热芯板并排密封连接的结构包括上压条和长下压条,所述长下压条沿横向设在并排相邻的两集热芯板之间,并承托在相邻两玻璃盖板连接处底部,所述上压条通过插接的方式与长下压条固定连接,并将玻璃盖板固定密封;同时所述长下压条两侧分别设有隔热条,该隔热条与集热芯板搭接形成密封。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能实现任意大面积的整体集热器,具有很高的密封和集热效果,能作为整体屋面,并应用于工农业和建筑等领域;各部件都可以采用标准结构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方便运输,能在安装地就地直接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放大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放大 图4为图1中C-C方向的剖视放大 图5为图1中D-D方向的剖视放大图。其中,边框1、玻璃盖板2、集热芯板3、边框玻璃压条4、芯板连接架5、隔热条6、橡胶垫7、上压条8、短下压条9、长下压条10、凸缘11、支撑梁12、橡胶密封圈13。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热风型建筑一体化屋面整体集热器,主要的专利技术点包括1.利用多块玻璃盖板2拼接成面积更大的整块玻璃板,同时利用多个标准结构的边框I拼接成更大面积的外框,将多块集热芯板3首尾相连和并排相连组成更大面积的集热组件,并将该集热组件设在边框I内,将整块玻璃板盖上,从而得到任意大面积的整体集热器,适用于工业、农业和建筑等领域;2.对各处拼接地方,采用标准结构件进行有效密封,达到防水、隔热的效果;3.在密封的同时对大面积的整体集热器进行划块分区域隔离,从而减少内循环提高集热效果;4.整个集热器都是采用标准结构的部件,并在安装地直接安装,从而可以极大方便运输,降低成本。如图1所示,热风型建筑一体化屋面整体集热器,包括边框1、集热风道管和玻璃盖板2,其中边框I采用6063T5挤压铝合金型材,集热风道管采用6063T5铝合金挤压成型风道,且表面进行黑色氧化处理,玻璃盖板2为4mm后的钢化平面玻璃。所示边框I为长条形,并进行拼接组成长方形的外框;所述集热风道管并排拼接组成集热芯板3,该集热芯板3再通过首尾密封连接和并排密封连接构成整体集热组件,该集热组件通过支撑梁12设在边框I内;所述玻璃盖板2通过矩阵式排列并密封拼接,固定在边框I上,同时将集热芯板3密封。为了方便分化区域和安装,集热芯板3的长度为玻璃盖板2的3倍,宽度则与玻璃盖板2相同,从而使得每块集热芯板3需要3块玻璃盖板2覆盖。以下详细说明各连接处的密封结构,其中如图2所示,边框I与集热芯板3和玻璃盖板2件密封连接,包括边框玻璃压条4、芯板连接架5、隔热条6和橡胶垫7,其中边框玻璃压条4为长条形并可组成“L”字形,所述边框I设有用于承载玻璃盖板2的凸缘11,该凸缘11底部设有隔热条6,且该隔热条6与集热芯板3搭接形成密封;所述玻璃盖板2端缘套有橡胶垫7并安放在边框I的凸缘11上;所述边框玻璃压条4通过插接与边框I固定连接,并将玻璃盖板2固定密封;所述芯板连接架5两端分别与边框I和集热芯板3连接。如图3所示,玻璃盖板2首尾密封拼接,包括上压条8和短下压条9,所述短下压条9设在相邻玻璃盖板2拼接处,且短下压条9底部设有隔热条6,该隔热条6与集热芯板3搭接形成密封;上压条8通过插接方式与短下压条9固定连接,并将玻璃盖板2固定密封。如图4所示,而集热芯板3首尾密封连接的结构,与玻璃盖板2首尾密封拼接的基本相同,主要差别是在相邻集热芯板3上套有橡胶密封圈13,另外还通过芯板连接架5将玻璃盖板2撑在集热芯板3上方。如图5所示,集热芯板3横向并排密封的结构,包括上压条8和长下压条10,所述长下压条10沿横向设在并排相邻的两集热芯板3之间,并承托在相邻两玻璃盖板2连接处底部,所述上压条8通过插接的方式与长下压条10固定连接,并将玻璃盖板2固定密封;同时所述长下压条10两侧分别设有隔热条6,该隔热条6与集热芯板3搭接形成密封。通过上述设计,整体集热器的吸热性能得到提高,减少了多个单元平板集热器之间的连接部,减少泄漏点和热量的散失,并能作为屋顶直接使用。该密封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一方面提高整体集热器密封性,同时采用隔热条6将整体集热器分割成小的单元部分,从而减少其内循环,提高集热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风型建筑一体化屋面整体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集热风道管和玻璃盖板,所述集热风道管并排拼接组成集热芯板,该集热芯板通过首尾密封连接和并排密封连接构成整体集热组件,该集热组件设在边框内;所述玻璃盖板通过矩阵式排列并密封拼接,固定在边框上,同时将集热芯板密封;所述集热芯板的宽度与玻璃盖板相同;集热芯板的长度为玻璃盖板的整数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风型建筑一体化屋面整体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集热风道管和玻璃盖板,所述集热风道管并排拼接组成集热芯板,该集热芯板通过首尾密封连接和并排密封连接构成整体集热组件,该集热组件设在边框内;所述玻璃盖板通过矩阵式排列并密封拼接,固定在边框上,同时将集热芯板密封;所述集热芯板的宽度与玻璃盖板相同;集热芯板的长度为玻璃盖板的整数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风型建筑一体化屋面整体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与集热芯板和玻璃盖板采用密封连接,该密封连接结构包括边框玻璃压条、芯板连接架、隔热条和橡胶垫,所述边框设有用于承载玻璃盖板的凸缘,该凸缘底部设有隔热条,且该隔热条与集热芯板搭接形成密封;所述玻璃盖板端缘套有橡胶垫并安放在边框的凸缘上;所述边框玻璃压条通过插接与边框固定连接,并将玻璃盖板固定密封;所述芯板连接架两端分别与边框和集热芯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风型建筑一体化屋面整体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玻 璃压条为一体化的“L”字形,且弯折的两部分长度分别与玻璃盖板的长和宽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风型建筑一体化屋面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龙张戈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格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