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利民专利>正文

楼顶屋面建坡立体绿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05429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楼顶屋面建坡的立体绿化方法及立体绿化构造。它是在平面楼顶上构建的绿化面,绿化面整体为高出屋顶平面的坡形体,形成一绿化坡。其自上而下组成分为三种形式,包括种植层、过滤层、基层和支撑结构等。在绿化坡的种植层上种植有植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突破了现有只在屋面或完全依赖屋面形状实施绿化的做法,实施立体绿化。美丽的植物可以让所有的人都看到,充分体现出屋顶绿化的景观价值,提高了城市整体的绿化氛围,并能更好地保护建筑物。它引领屋顶绿化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将使立体绿化更快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绿色享受,提升城市的人文景观,加快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顶屋面的绿化方法, 以实现其景观、经济和社会价值。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环保及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除地面、道路绿化之 外,还要求向空中扩展。在现有的在楼屋顶绿化领域,目前做法都是在普通的平顶屋面上实 施绿化。其效果无法让所有的人看到,因而景观价值不大,即使进行了不小的资金投入,仍 然难以对城市的绿化风景有所改观,从而难以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难题,提供一种在楼顶屋面建坡的立 体绿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是在现有楼顶屋面的基础上建造斜坡,即建造 有坡度的包括坡顶、穹顶、棱台顶等坡面,然后在坡面上种植植物,实施立体绿化。同时构建了一种楼顶屋面绿化的立体构造,该构造是一种在平面楼顶上构建的绿 化面,所述绿化面的整体呈高出屋顶平面的坡形体,形成一绿化坡。包括以下步骤1)钢结构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支架的设立首先根据建筑设计图纸,找出屋面承 重墙的位置,确定承重点;并根据有无女儿墙,女儿墙的高度,并综合园林设计图纸,确定受 力支架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顶屋面建坡立体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现有楼顶屋面的基础上建造斜坡,即建造有坡度的包括坡顶、穹顶、棱台顶等坡面,然后在坡面上种植植物,实施立体绿化;同时构建了一种楼顶屋面绿化的立体构造,该构造是一种在平面楼顶上构建的绿化面,所述绿化面的整体呈高出屋顶平面的坡形体,形成一绿化坡。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楼顶屋面建坡立体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现有楼顶屋面的基础上建造斜坡,即建造有坡度的包括坡顶、穹顶、棱台顶等坡面,然后在坡面上种植植物,实施立体绿化;同时构建了一种楼顶屋面绿化的立体构造,该构造是一种在平面楼顶上构建的绿化面,所述绿化面的整体呈高出屋顶平面的坡形体,形成一绿化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顶屋面建坡立体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钢结构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支架的设立首先根据建筑设计图纸,找出屋面承重墙的位置, 确定承重点;并根据有无女儿墙,女儿墙的高度,并综合园林设计图纸,确定受力支架的位 置,以及基准高度及坡度;如果有女儿墙,受力支架与女儿墙平行或略高于女儿墙的高度, 坡度以小于45°角为宜,但也可做成小于或等于90°角的坡面;如果没有女儿墙,坡度为 10° -45°为宜,但也可做成小于或等于90°坡面;2)当确立了高度和坡度之后,先安装受力支架最中间的支架,再按一定间距安装竖向 和横向支架;如要增加坡面承重,可缩小安装间距或增加钢条或木条的横截面积或在竖向 钢条或木条的基础上增加斜向钢条和木条。最后可焊接成整体支架,也可在工厂按尺寸做 好支架,再整体吊装上屋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顶屋面建坡立体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采用砖混结构 支架用砖按一定间距在屋面砌筑成多面三角形立面墙,再横向按一定间距固定钢条或木 条横梁,做成砖混结构坡面支架;支撑结构(10)为钢架或木架结构、或立柱做支撑的砖混 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顶屋面建坡立体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绿化构造 其自上而下的构成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种植层(2)、上过滤层(4)、蓄排水层(5)、下过滤层(6)、隔根层(7)、分离滑动 层(8)、基层(9)和支撑结构(10);第二种种植层(2)、上过滤层(4)、隔根层(7)、基层(9)和支撑结构(10); 第三种种植层(2)、下过滤层(6)、基层(9),以及支撑结构(10); 在所述种植层(2)的上面种植有植物(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楼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张利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