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顶屋面的绿化方法, 以实现其景观、经济和社会价值。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环保及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除地面、道路绿化之 外,还要求向空中扩展。在现有的在楼屋顶绿化领域,目前做法都是在普通的平顶屋面上实 施绿化。其效果无法让所有的人看到,因而景观价值不大,即使进行了不小的资金投入,仍 然难以对城市的绿化风景有所改观,从而难以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难题,提供一种在楼顶屋面建坡的立 体绿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是在现有楼顶屋面的基础上建造斜坡,即建造 有坡度的包括坡顶、穹顶、棱台顶等坡面,然后在坡面上种植植物,实施立体绿化。同时构建了一种楼顶屋面绿化的立体构造,该构造是一种在平面楼顶上构建的绿 化面,所述绿化面的整体呈高出屋顶平面的坡形体,形成一绿化坡。包括以下步骤1)钢结构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支架的设立首先根据建筑设计图纸,找出屋面承 重墙的位置,确定承重点;并根据有无女儿墙,女儿墙的高度,并综合园林设计图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顶屋面建坡立体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现有楼顶屋面的基础上建造斜坡,即建造有坡度的包括坡顶、穹顶、棱台顶等坡面,然后在坡面上种植植物,实施立体绿化;同时构建了一种楼顶屋面绿化的立体构造,该构造是一种在平面楼顶上构建的绿化面,所述绿化面的整体呈高出屋顶平面的坡形体,形成一绿化坡。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楼顶屋面建坡立体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现有楼顶屋面的基础上建造斜坡,即建造有坡度的包括坡顶、穹顶、棱台顶等坡面,然后在坡面上种植植物,实施立体绿化;同时构建了一种楼顶屋面绿化的立体构造,该构造是一种在平面楼顶上构建的绿化面,所述绿化面的整体呈高出屋顶平面的坡形体,形成一绿化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顶屋面建坡立体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钢结构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支架的设立首先根据建筑设计图纸,找出屋面承重墙的位置, 确定承重点;并根据有无女儿墙,女儿墙的高度,并综合园林设计图纸,确定受力支架的位 置,以及基准高度及坡度;如果有女儿墙,受力支架与女儿墙平行或略高于女儿墙的高度, 坡度以小于45°角为宜,但也可做成小于或等于90°角的坡面;如果没有女儿墙,坡度为 10° -45°为宜,但也可做成小于或等于90°坡面;2)当确立了高度和坡度之后,先安装受力支架最中间的支架,再按一定间距安装竖向 和横向支架;如要增加坡面承重,可缩小安装间距或增加钢条或木条的横截面积或在竖向 钢条或木条的基础上增加斜向钢条和木条。最后可焊接成整体支架,也可在工厂按尺寸做 好支架,再整体吊装上屋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顶屋面建坡立体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采用砖混结构 支架用砖按一定间距在屋面砌筑成多面三角形立面墙,再横向按一定间距固定钢条或木 条横梁,做成砖混结构坡面支架;支撑结构(10)为钢架或木架结构、或立柱做支撑的砖混 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顶屋面建坡立体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绿化构造 其自上而下的构成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种植层(2)、上过滤层(4)、蓄排水层(5)、下过滤层(6)、隔根层(7)、分离滑动 层(8)、基层(9)和支撑结构(10);第二种种植层(2)、上过滤层(4)、隔根层(7)、基层(9)和支撑结构(10); 第三种种植层(2)、下过滤层(6)、基层(9),以及支撑结构(10); 在所述种植层(2)的上面种植有植物(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楼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