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族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化学复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4499 阅读:9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脂肪族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化学复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先制备脂肪族减水剂,并将制备得到的脂肪族减水剂降温至室温,备用;然后制备萘系减水剂,先磺化,再经水解、缩合,缩合反应后加水稀释,并降温至室温,备用;将制得的脂肪族减水剂加入中和罐,再将制得的稀释后的萘系减水剂逐渐加入中和罐中进行中和反应,并控制中和罐中的混合料温度≤80℃,调节混合料pH值为8-10,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个过程中节省了萘系减水剂中和所要求的液碱,明显地降低了成本;降低了脂肪族减水剂中的碱含量,提高了水泥的适应性;低温下不容易结晶有利于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设备的要求比较少,对原有设备稍加改动就能操作此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水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脂肪族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化学复配工艺
技术介绍
混凝土减水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按时间跨度大致分为一木质素磺酸盐为代表的第一代混凝土减水剂、以萘系、脂肪族为代表的第二代混凝土减水剂以及近年来以聚羧酸盐为代表的第三代混凝土减水剂。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第一代减水剂由于减水率偏低、适应性较差已经开始逐步退出市场。第三代减水剂性能较优异,但由于材料要求高、成本较高,市场推广受限,只是在少部分地区以及国家重大工程中应用比例较高。从整个市场来看第二代减水剂在整个市场中占得比例最高,从近两年的的统计数据来看,占到60%以上,具 有很大的市场覆盖面。目前国内减水剂主要以奈系减水剂为主,萘系减水剂是一种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的化学合成产品。以工业萘、硫酸、甲醛、烧碱为原料。其主要成分是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它是由萘用浓硫酸磺化得到¢-萘磺酸,然后与甲醛缩合,再用苛性钠中和就得到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它具有优越的应用性能,对水泥有强烈的分散作用,具有减水率高、引气量低、基本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能够增加混凝土早期、后期强度的特点。但是它存在着硫酸钠含量高,冬季有结晶沉淀的现象。脂肪族减水剂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减水剂,它是以丙酮、甲醛、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等为主要原料,经过磺化、缩合而制得的阴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它具有以下特点减水率闻;含气量低,有利于制备闻强、闻性能混凝土 ;冬季无结晶沉淀现象,可以方便地复配成防冻剂、泵送剂;原料来源广泛。但是脂肪族减水剂碱含量过高,容易引起碱骨料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脂肪族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化学复配工艺,经过化学复配后既能够解决萘系减水剂在低温下容易结晶问题,又能够降低脂肪族减水剂中的碱含量,还节省了萘系减水剂中和所要求的液碱,明显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脂肪族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化学复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先在第一反应装置内制备脂肪族减水剂,并将制备得到的脂肪族减水剂降温至室温,备用; (2)然后在第二反应装置内制备萘系减水剂,先磺化,再经水解、缩合,缩合反应后加水加水稀释,并降温至室温,备用; (3)将制得的脂肪族减水剂加入中和罐,再将制得的稀释后的萘系减水剂逐渐加入中和罐中进行中和反应,并控制中和罐中的混合料温度彡80°C,调节混合料PH值为8-10,即制得萘系脂肪族减水剂化学复配料。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脂肪族减水剂的制备过程为在第一反应装置中加入水、亚硫酸盐和丙酮,升温并且搅拌;然后滴加甲醛溶液,控制滴加时间和温度;甲醛溶液滴加完后升温并保温,最后降温至40-50°C,即得脂肪族减水剂。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脂肪族减水剂的制备过程为在第一反应装置中加入水、亚硫酸盐和丙酮,升温至35-55°C,并且搅拌0. 2-0. 5 h ;然后滴加甲醛溶液,控制滴加时间在1-3 h,控制温度<75°C ;甲醛溶液滴加完后升温至85-100°C保温1-4 h,最后降温至40-50°C,即得脂肪族减水剂。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萘系减水剂的制备过程为预热第二反应装置后加入工业萘,加热并搅拌均匀,然后滴加浓硫酸,控制滴加时间和温度,滴完后温度控制在160-170°C保温1. 5-3 h进行磺化反应;磺化反应结束后加水,并降温进行水解;水解结 束后滴加甲醛,控制滴加时间和温度,滴完后升温并保温进行缩合反应;缩合反应后加水稀释,并调节温度至室温,得到浓度20-23wt %的萘磺酸甲醛缩合料。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萘系减水剂的制备过程为预热第二反应装置至80-100°C,加入工业萘,加热至125-135°c并搅拌均匀,然后滴加浓硫酸,控制滴加时间为0. 5-2 h,控制温度彡165°C,滴完后温度控制在160-170°C保温1. 5-3 h进行磺化反应;磺化反应结束后加水至酸度25-28%,并降温至100-120°C,水解0. 5-1 h ;水解结束后滴加甲醛,1-2 h滴完,控制温度彡100°C,滴完后升温至100-110°C,并保温5-6 h进行缩合反应;缩合反应后加水稀释,并调节温度至室温,得到浓度20-23wt %的萘磺酸甲醛缩合料。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3)所述中和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1.5 h。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化学复配工艺的具体步骤为(I)先制备脂肪族减水剂在第一反应装置中依次加入水2. 0-2. 5吨、亚硫酸盐0. 6-0. 8吨、丙酮0. 45-0. 55吨,然后升温至35-55°C,并且搅拌0. 2-0. 5 h ;然后开始滴加甲醛溶液1. 35-1. 55吨,控制滴加时间在1-3 h,控制温度< 75°C ;甲醛溶液滴加完后升温至85-100°C保温1-4 h,最后降温至40-50°C,即得脂肪族减水剂,并将制备得到的脂肪族减水剂降温至室温,备用; (2)然后制备萘系减水剂预热第二反应装置至80-10(TC,加入工业萘1.4-1. 6吨,力口热至125-135°C并搅拌均匀,然后滴加浓硫酸1. 6-1. 8吨,控制滴加时间为0. 5-2 h,控制温度< 165°C,滴完后温度控制在160-170°C保温1. 5-3 h进行磺化反应;磺化反应结束后加入水0. 5-1. 5吨,调节酸度至25-28%,并降温至100-120°C,水解0. 5-1 h ;水解结束后滴加甲醛0.6-1. 0吨,1-2 h滴完,控制温度彡100°C,滴完后升温至100-110°C,保温5-6 h进行缩合反应;缩合反应后加水稀释,并降温至室温,得到浓度20-23wt %的萘系减水剂,备用; (3)将制得的脂肪族减水剂加入中和罐,再将制得的稀释后的萘系减水剂逐渐加入中和Sip中进彳丁中和反应,并控制中和te中的混合料温度< 80 C,中和反应1_1. 5 h后调节混合料PH值为8-10,即制得萘系脂肪族减水剂化学复配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整个过程中节省了萘系减水剂中和所要求的液碱,明显地降低了成本; 2、本专利技术经过化学复配后,降低了脂肪族减水剂中的碱含量,提高了水泥的适应性; 3、本专利技术经过化学复配后,低温下不容易结晶有利于生产; 4、本专利技术对设备的要求比较少,对原有设备稍加改动就能操作此工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1 一种脂肪族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化学复配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先制备脂肪族减水剂在第一反应装置中依次加入水2.5吨、无水亚硫酸钠0. 7吨、丙酮0. 53吨,然后升温至40°C,并且搅拌0. 5 h ;然后开始滴加37%甲醛溶液1. 45吨,控制·滴加时间在1.5 h,控制温度< 75°C ;甲醛溶液滴加完后升温至85°C保温2 h,最后降温至400C,即得脂肪族减水剂,并将制备得到的脂肪族减水剂降温至室温,备用; (2)然后制备萘系减水剂预热第二反应装置至80°C,加入1.5吨工业萘,加热至130°C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脂肪族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化学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先在第一反应装置内制备脂肪族减水剂,并将制备得到的脂肪族减水剂降温至室温,备用;(2)然后在第二反应装置内制备萘系减水剂,先磺化,再经水解、缩合,缩合反应后加水稀释得未中和的萘磺酸甲醛缩合料,并降温至室温,备用;(3)将制得的脂肪族减水剂加入中和罐,再将制得的未中和的萘磺酸甲醛缩合料逐渐加入中和罐中进行中和反应,并控制中和罐中的混合料温度≤80℃,调节混合料PH值为8?10,即制得萘系脂肪族减水剂化学复配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脂肪族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化学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先在第一反应装置内制备脂肪族减水剂,并将制备得到的脂肪族减水剂降温至室温,备用; (2)然后在第二反应装置内制备萘系减水剂,先磺化,再经水解、缩合,缩合反应后加水稀释得未中和的萘磺酸甲醛缩合料,并降温至室温,备用; (3)将制得的脂肪族减水剂加入中和罐,再将制得的未中和的萘磺酸甲醛缩合料逐渐加入中和te中进彳丁中和反应,并控制中和te中的混合料温度< 80 C,调节混合料PH值为8-10,即制得萘系脂肪族减水剂化学复配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族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化学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减水剂的制备过程为在第一反应装置中加入水、亚硫酸盐和丙酮,升温并且搅拌;然后滴加甲醛溶液,控制滴加时间和温度;甲醛溶液滴加完后升温并保温,最后降温至40-50°C,即得脂肪族减水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脂肪族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化学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减水剂的制备过程为在第一反应装置中加入水、亚硫酸盐和丙酮,升温至35-55°C,并且搅拌0.2-0. 5 h ;然后滴加甲醛溶液,控制滴加时间在1_3 h,控制温度(750C ;甲醛溶液滴加完后升温至85-100°C保温1-4 h,最后降温至40_50°C,即得脂肪族减水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族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化学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萘系减水剂的制备过程为预热第二反应装置后加入工业萘,加热并搅拌均匀,然后滴加浓硫酸,控制滴加时间和温度,滴完后温度控制在160-170°C保温1. 5-3 h进行磺化反应;磺化反应结束后降温加水,并进行水解;水解结束后滴加甲醛,控制滴加时间和温度,滴完后升温并保温进行缩合反应;缩合反应后加水稀释,并调节温度至室温,得到浓度20-23wt%的萘系减水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脂肪族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化学复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萘系减水剂的制备过程为预热第二反应装置至80-100°C,加入工业萘,加热至125-135°C并搅拌均匀,然后滴加浓硫酸,控制滴加时间为0. 5-2 h,控制温度< 165°C,滴完后温度控制在160-1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军蒋长清王道正佟小强吴益李宝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尼高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