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装置,用以对工件进行打磨,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减速机构以及打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本体及与本体转动连接的输出轴,输出轴通过减速机构与打磨机构连接,用以驱动打磨机构对工件进行打磨;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主体及与主体转动连接的驱动轴,主体与第一驱动机构的本体固定连接,驱动轴与打磨机构连接,用以驱动打磨机构整体旋转,第二驱动机构的主体及驱动轴上开设有穿设孔,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传动轴,传动轴穿过穿设孔与减速机构连接。该抛光装置中的第一驱动机构不会整体旋转,其上的电缆也不会绕转,从而避免抛光装置中的电缆缠绕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进行抛光的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对工件进行进行抛光处理时,常常需要设置一个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打磨机构对工 件表面进行打磨。为了实现对工件周缘自动打磨,需要于第一驱动机构上设置一个第二驱 动机构以驱动第一驱动机构及打磨机构旋转,实现自动化抛光。但是,此类抛光装置进行作 业时,由于第一驱动机构装设于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轴上并整体随着驱动轴旋转,使得第 一驱动机构上的电缆相对于驱动轴绕转,从而易缠绕于第二驱动机构及打磨机构上。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电缆缠绕的抛光装置。一种抛光装置,用以对工件进行打磨,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减速 机构以及打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本体及与本体转动连接的输出轴,输出轴通过减速 机构与打磨机构连接,用以驱动打磨机构对工件进行打磨;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主体及与主 体转动连接的驱动轴,主体与第一驱动机构的本体固定连接,驱动轴与打磨机构连接,用以 驱动打磨机构整体旋转,第二驱动机构的主体及驱动轴上开设有穿设孔,第一驱动机构还 包括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传动轴,传动轴穿过穿设孔与减速机构连接。由于第二驱动机构的主体与驱动轴上均开设有穿设孔,第一驱动机构的传动轴在 穿设孔中转动即可驱动打磨机构进行抛光作业,可使得第一驱动机构不会整体旋转,其上 的电缆也不会绕转,从而避免该抛光装置中的电缆缠绕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抛光装置的立体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抛光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抛光装置沿II1-1II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抛光装置100固定机构10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驱动机构30减速机构40打磨机构50固定座11基体111夹持部113夹持端1131装设空间1133固定板13通孔131安装座15环形台阶151密封环17第一驱动件21本体211输出轴213传动件23传动轴25轴端251抵持部253套接件27第一电缆29第二驱动件31主体311驱动轴313穿设孔315收容部317轴承33第二电缆35安装板41安装孔411主动轮43第一齿轮45第二齿轮47PB -=L·· 罩冗49驱动轮51张紧轮53传动轮55抛光带57推抵组件59固定件591推抵件593推抵空间5931导轨595连动件597弹性件599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方式的抛光装置100包括固定机构10、第一驱动机构 20、第二驱动机构30、减速机构40以及打磨机构50。第一驱动机构20固定于固定机构10 上,第二驱动机构30与第一驱动机构20连接,减速机构40及打磨机构50依次与第二驱动 机构30连接。固定机构10包括固定座11、固定板13、安装座15以及密封环17。固定座11包括基体111及由基体111的一侧大致中部位置处向外凸设形成的大 致U形的夹持部113。夹持部11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端1131并对应于两个夹持端 1131之间形成有装设空间1133。固定板13装设于固定座11的夹持部113上并盖设于装设空间1133上。固定板13上对应固定座11上的装设空间1133开设有通孔131,通孔131 与装设空间1133相互连通。安装座15呈圆筒状,其固定装设于固定板13上。安装座15 一端形成有直径略小的环形台阶151。密封环17的截面为圆形,其套设于安装座15的环形 台阶151上。请一并参阅图3,第一驱动机构20包括第一驱动件21、传动件23、传动轴25、套接 件27以及第一电缆29。第一驱动件21包括本体211及与本体211转动连接的输出轴213。 本体211固定于安装座15上,输出轴213穿设于安装座15内。传动件23为圆筒状且收容 于安装座15内。传动件23的一端固定套设于输出轴213上,另一端套设于传动轴25上。 传动轴25为圆柱杆状,其两端形成有直径渐缩的两个轴端251,且于一个轴端251处形成 有环形的抵持部253。传动轴25具有抵持部253的轴端251与减速机构40连接,另一个 轴端251收容并固定于传动件23内。套接件27为环形,其套设于轴端251上且端面抵持 于传动件23上。第一电缆29与第一驱动件21的本体211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传动件 23为联轴器。第二驱动机构30包括第二驱动件31、两个轴承33以及第二电缆35。第二驱动件 31穿设于固定座11的装设空间1133内,且位于两个夹持端1131之间。第二驱动件31包 括相互转动连接的主体311与驱动轴313,主体311固定于固定座11上。主体311与驱动 轴313上贯通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穿设孔315,并对应穿设孔315于主体311及驱动轴313 相互远离的两端面各形成有一个收容部317。第一驱动机构20的传动轴25穿设于穿设孔 315中,其两个轴端251凸出于两个收容部317外。两个轴承33分别套设于传动轴25的两 个轴端251上,且均收容于收容部317内,其中一个轴承33抵接于抵持部253上,另一个轴 承33抵接于套接件27上。第二电缆35与主体311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33为深 沟球轴承。减速机构40包括安装板41、设置于安装板41上的依次相互啮合的主动轮43、第 一齿轮45、第二齿轮47,以及罩壳49。安装板41为矩形板状,其上对应第二齿轮47开设有 安装孔411。主动轮43固定设置于安装板41上,且套设于传动轴25的一端。第一齿轮45 以及第二齿轮47均固定设置于安装板41上。主动轮43、第一齿轮45以及第二齿轮47均 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且主动轮43、第一齿轮45、第二齿轮47互相具有齿数差。在本实施方 式中,主动轮43、第一齿轮45以及第二齿轮47设置于安装板41的同一侧且处于同一直线 上。主动轮43与第一齿轮45相互啮合,第一齿轮45与第二齿轮47相互啮合,第二齿轮47 一端穿设于安装孔411中。罩壳49为一侧开口的大致矩形状壳体,其固定设置于安装板41 上并罩设于主动轮43、第一齿轮45以及第二齿轮47上,且对应主动轮43开设有通孔(图 未标)。打磨机构50设置在安装板41上且位于远离减速机构40的一端,打磨机构50包 括驱动轮51、张紧轮53、传动轮55、抛光带57以及推抵组件59。驱动轮51、张紧轮53、传 动轮55交错地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抛光带57套设于驱动轮51、张紧轮53、传动轮55的外 侧,推抵组件59设置在张紧轮53与传动轮55之间且弹性推抵抛光带57使抛光带57抵接 于待抛光的工件上。驱动轮51设置于安装孔411处并固定套设于第二齿轮47上,张紧轮53、传动轮 55均固定于安装板41上且均可绕自身旋转。抛光带57紧密套设于驱动轮51、张紧轮53、传动轮55上且能够在驱动轮51的带动下旋转。推抵组件59包括固定件591、推抵件593、 导轨595、连动件597以及弹性件599。固定件591固定设置于安装板41上,推抵件593为 “L”形块体,其相对固定件591设置在张紧轮53与传动轮55之间。推抵件593 —端推抵抛 光带57,另一端与安装板41形成推抵空间5931。导轨595固定设置于安装板41上,其一端 与固定件591固定连接,另一端凸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光装置,用以对工件进行打磨,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减速机构以及打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本体及与转动连接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所述减速机构与所述打磨机构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打磨机构对工件进行打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主体及与主体转动连接的驱动轴,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打磨机构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打磨机构整体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主体及所述驱动轴上开设有穿设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穿设孔与所述减速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装置,用以对工件进行打磨,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减速机构以及打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本体及与转动连接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所述减速机构与所述打磨机构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打磨机构对工件进行打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主体及与主体转动连接的驱动轴,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打磨机构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打磨机构整体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主体及所述驱动轴上开设有穿设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穿设孔与所述减速机构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固定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上以实现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的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两个轴承,所述穿设孔贯通所述主体及所述驱动轴开设,所述主体及所述驱动轴对应所述穿设孔两端部处各形成有一个收容部,每个轴承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并对应收容于一个收容部中。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为圆柱杆状,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直径朝两端渐缩的两个轴端,所述两个轴端分别与所述传动件及所述减速机构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缆,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财,刘东成,黄钦灿,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