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银粒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导电胶被广泛应用于传统的厚膜、太阳能电池、传感器、RFID天线以及固态发光材 料等方面。导电胶的材料通常可分为银胶、铝胶与银铝胶。一般而言,银胶多用于太阳能电 池正面电极(简称正银),而铝胶与银铝胶则多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背面作为背面电极或模 块串连的导线(简称背银)。就用于背银的导电胶而言,由于背银对于导电粒子规格的要求 不像正银那么高,故而现有技术多采用机械研磨法,将球形或类球形的银粒,在湿式或干式 的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研磨处理而形成不规则的片状银粒。大体上,现有的微米级片状银粒工艺可包括机械研磨法以及化学合成法,其中业 界常用的化学合成法为液相还原法。概言之,液相还原法是将含有银离子的溶液调整PH 值,然后在含有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或催化剂的条件下,与还原剂混合均匀后进行液相还 原法。在上述液相还原法中,目前常用的还原剂为过氧化氢、3-苯基-2丙烯醛、草酸、六 亚甲基四胺(urotiOpine)、甲醛等。但上述有机还原剂的毒性强,对环境有较大的危害。目 前有文献或专利试图提出替代的还原剂,以降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米级片状银粒的制造方法,包括:利用浓硝酸调整硝酸银水溶液的酸碱值至小于pH?2,以形成酸性硝酸银水溶液,其中该酸性硝酸银水溶液的浓度为100g/L至200g/L;将一表面活性剂溶液添加至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以形成一混合溶液,该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二醇化合物;以及将一还原剂溶液倾倒至该混合溶液中,于10℃至70℃下反应5分钟至10分钟,使该硝酸银于液相还原生成均匀分散的微米级片状银粒,其中该还原剂为抗坏血酸或其衍生物,该微米级片状银粒的平均粒径为5微米至20微米,且该微米级片状银粒的厚度为0.35微米至1.34微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米级片状银粒的制造方法,包括利用浓硝酸调整硝酸银水溶液的酸碱值至小于pH 2,以形成酸性硝酸银水溶液,其中该酸性硝酸银水溶液的浓度为100g/L至200g/L ;将一表面活性剂溶液添加至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以形成一混合溶液,该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二醇化合物;以及将一还原剂溶液倾倒至该混合溶液中,于10°C至70°C下反应5分钟至10分钟,使该硝酸银于液相还原生成均匀分散的微米级片状银粒,其中该还原剂为抗坏血酸或其衍生物, 该微米级片状银粒的平均粒径为5微米至20微米,且该微米级片状银粒的厚度为O. 35微米至1. 34微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米级片状银粒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浓硝酸为67重量百分比,且该浓硝酸与该硝酸银的重量比为O. 7至2. 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米级片状银粒的制造方法,其中该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镱夫,张瑞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