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异位生物修复方法,属于土壤修复
技术介绍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息的环境资源之一。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以及油井、矿山开采和大气沉降,土壤污染现状不断恶化。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不但可能通过农业生产进入食物链,对农产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还会对地表水、地下水等水体造成次生污染,更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被人体摄入,危害人群健康。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许多在主城区的工业企业实施搬迁,主要包括化工、钢铁、有色冶金、机械制造、轻工等行业。这些置换出来的工业用地极有可能被改变土地利用性质,变成商业和居住用地等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用地进行开发建设。而多年的工业生产活动对厂区土壤、地下水的环境污染影响相当严重,须在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后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修复,清除污染或降低风险以满足改变土地利用性质的需要。可见,城市土地资源重新规划后工业用地面临转型时,工业场地污染土壤的治理成为一种紧迫和必须的任务。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国内外已开展多年。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处理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异位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是基于土壤有机污染物降解装置实现,所述的土壤有机污染物降解装置组成包括:用于堆放土壤的敞口基座;所述基座的横向插有间隔开设曝气孔的主动曝气管,所述基座的纵向插有间隔开设曝气孔的被动曝气管,所述主动曝气管的两端均与大气相连,所述被动曝气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有空气压缩机;本异位生物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土壤破碎过筛,去除大块砾石,过筛,筛网孔径为5?10mm;第二步——将食用菌类生长后残留的菇渣进行粉碎过筛,筛网孔径为5?10mm;第三步——土壤和菇渣以60:1?15:1的比例充分混合;第四步——向掺入菇渣的土壤中加入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异位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是基于土壤有机污染物降解装置实现,所述的土壤有机污染物降解装置组成包括用于堆放土壤的敞口基座;所述基座的横向插有间隔开设曝气孔的主动曝气管,所述基座的纵向插有间隔开设曝气孔的被动曝气管,所述主动曝气管的两端均与大气相连,所述被动曝气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有空气压缩机;本异位生物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一土壤破碎过筛,去除大块砾石,过筛,筛网孔径为5-10_ ;第二步一将食用菌类生长后残留的菇渣进行粉碎过筛,筛网孔径为5-10_ ;第三步——土壤和菇渣以60:1-15:1的比例充分混合;第四步——向掺入菇渣的土壤中加入含有C、N、P元素的肥料,喷水至土壤含水率为 20-30% ;第五步一用生石灰、盐酸等调节掺有菇渣和肥料的湿润土壤PH值至7-7. 5 ;第六步一一将掺有菇渣和肥料的湿润土壤填入基座,埋设主动曝气管及被动曝气管, 堆制成生物堆;第七步——每天用空气压缩机通过被动曝气管向生物堆鼓风进行被动曝气;每天用喷壶向堆体表面喷水保持堆体土壤的含水率在20-30%,并监测堆体温度;第八步——堆体温度从开始上升到下降至稳定为一个堆体运行周期,当一个堆体运行周期完毕后,目标污染物下降到修复目标值以下,则完成生物修复,否则进行翻堆,并转至第三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物污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展漫军,卜现亭,李婧,杭静,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