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野古草植物修复锡污染土壤和浅水水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0071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2:42
一种利用野古草植物修复锡污染土壤和浅水水体的方法,禾本科植物野古草是研究首次发现的一种潜在锡(Sn)超积累植物,可利用其修复Sn污染土壤和浅水水体,具体是将野古草幼苗栽种于Sn污染土壤或水体中,利用其自身吸收积累和代谢功能对环境介质中的Sn污染物进行稳定、吸收和富集,待长至成熟后可将其地上部收割处理,待下一茬植株发芽并完成新的生命周期,重复实施该步骤即可实现逐步去除土壤或水体中Sn污染物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在Sn污染土壤或浅水水体中种植野古草,利用其对Sn的超量富集提取作用,使污染土壤和水体得到修复,具有费用低廉、不破坏土壤基本结构与功能或水体理化性质、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金属毒物锡(Sn)污染土壤或水体的植物修复技术,具体是一种利用禾本科植物野古草(Arundinella anornala Steud.)植物修复锡污染土壤和浅水水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上世纪以来快速的工业化发展,各种大量的人工化学品被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土壤既是最为重要的环境要素,又是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基础。土壤作为主要的环境介质成为各类污染物的最大受体,各种有毒物质进入土壤,这不仅对农作物产量以及品质有不利影响,而且还能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并通过物质迁移对大气、水等其他环境要素产生不利影响,参见文献1:周启星,孔繁翔,朱琳.2004.生态毒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353-386。Sn是一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Sn及其化合物、合金等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环境Sn污染也随之而来。自然风化、Sn冶炼加工、含Sn废弃物等都在向环境输送Sn。环境Sn污染的来源主要有1)燃煤、石油及固体废物;2)工业或民用含Sn固体和液体;3) Sn工厂的废水;4)有机Sn化合物稳定剂的各种塑料制品和包装材料;5)船舶含Sn防腐漆;6)含有机Sn的杀虫剂和海产品制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野古草植物修复锡污染土壤和浅水水体的方法,作为国际上首个发现的潜在Sn超积累植物,其特征在于:在含有高浓度Sn的土壤或水体中,野古草表现出较强的耐Sn污染胁迫特征和积累特性,其生长过程未受到显著影响,地上部Sn积累量均高于100mg/kg,是普通植物在同一生长条件下的100倍,转移系数大于1.0;在含污染物Sn的土壤或浅水水体中种植野古草,通过野古草的根系大量吸收污染土壤或水体中的Sn,并将其转移至地上部器官;当植物长到开花期或成熟期时,将植物地上部器官从污染土壤或水体中移走,从而实现除去土壤或水体中污染物Sn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强周启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