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鸢尾属植物并结合刈割措施强化修复铜污染土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0068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鸢尾属植物并结合刈割措施强化修复铜污染土壤的方法,属于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利用鸢尾属植物黄菖蒲并结合刈割措施加快对铜污染土壤修复的方法。方法:春季黄菖蒲地上部萌发后在铜污染的土壤上种植黄菖蒲,定植成活后分三次收割植株地上部,9月份最后一次收割后无需管理,根系自然越冬,翌年植株地上部萌发后相同时间重复上述过程。该方法通过多次刈割可显著提高鸢尾属植物黄菖蒲地上部生物量,使黄菖蒲地上部铜积累量增加31.2%,土壤铜总量去除率达48.9%。不仅操作简便、且能显著提高黄菖蒲的生长速度,增加黄菖蒲地上部铜提取量,加快鸢尾属植物黄菖蒲修复铜污染土壤的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剧,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铜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适量的铜对人和动植物都是有益的,但过量的铜对生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危害。铜矿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尾沙、矿石等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 而且对其所堆积地及其周边环境产生严重破坏。此外,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铜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用量不断增加,含铜污染物排放越来越多,对土壤环境的污染也逐渐显现出来。为了有效治理土壤铜污染,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如客土法、换土法、电化法、淋溶法、吸附法等作为一种应急预案治理措施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难免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二次污染,且具有工程量大、费用高、见效时间短等弊端,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植物修复技术以其修复成本低、对环境扰动少、无二次污染、方便应用等优势被认为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非常有前途的方法。植物修复技术是指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将重金属从土壤或水体中转移到可收获的植物的地上部分,通过收割地上部物质带走土壤中重金属的一种方法。但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一般是重金属胁迫下长期诱导、驯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鸢尾属植物并结合刈割措施强化修复铜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污染物铜的土壤上种植黄菖蒲,通过多次刈割达到黄菖蒲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海燕黄苏珍孙雨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