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原位雨水淋滤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21168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染土壤原位雨水淋滤修复系统,至少包括雨水收集、淋滤修复和污水处理三部分。雨水收集部分设有引水管、集水池和水渠,淋滤修复部分设有观测井、集水管道和作为土壤植物修复而种的植物,观测井修在污染土体中上层,集水管道在中下层;污水处理部分设有过滤池、微生物投放池、电动分离池和风能发电装置等,淋滤污水先在过滤池中过滤,经过微生物投放池生物修复,再经过电动分离池电解处理重金属,得到净化的液体。本系统为包气带土壤的修复建立了较完整的污染土壤模拟修复系统,结合了淋洗、植物、微生物和电动分离等修复技术,具有节能减排,无二次污染的特点,适用于污染小的大面积包气带土壤污染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综合了洗滤修复、植物、微生物和电动分离等修复技术的污染土壤原位雨水淋滤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化学污染物多途径进入土壌系统,如大量施用化肥、农药,エ业废水不断侵袭农田及有毒有害污染物的事故性排放;固体废弃物,特别是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填埋所引起有毒物质泄漏,造成土壤严重污染;同时对地下水及地表水造成次生污染;污染物可通过饮用水或通过土壌-植物系统,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直接危及人类健康。因此,修复已被污染的土壌及地下水,保障人类健康,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引起各国政府及环境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我国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严重,多地重金属检出率达到100%,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当前针对エ业污染的土地修复实验很多,但是针对农业土壤污染的包气带修复系统研究较少,而且二次污染严重,修复效果不佳。从目前污染土壤的修复的发展趋势看,土壤修复技术从异位向原位的土壤修复技术发展,这是因为异位修复不仅处理成本高,而且很难治理深层土壤及地下水均受污染的场地,因而,发展多种原位修复技术以满足不同污染场地修复的需求就成为近年来的ー种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土壌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污染土壤原位雨水淋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雨水收集部分、淋滤修复部分和污水处理部分,所述的雨水收集部分设有引水管、集水池和水渠,有多根引水管与集水池连接,集水池设在需修复的污染土体的中上层,有众多条水渠与集水池联通,引水管用于地表水量的采集及为集水池补水,水渠用于在污染土壤中产生壤中流和水力梯度,使水缓慢下渗形成淋滤;所述淋滤修复部分设有观测井、集水管道和作为土壤植物修复而种植的植物,在需要修复的污染土体上层种植能修复土壤的植物;观测井修在污染土体中,位于污染土体的中上层;集水管道设置在污染土体的中下层,集水管道用于收集含污染物的淋滤液体;所述污水处理部分设有过滤池、微生物投放池、电动...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染土壤原位雨水淋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雨水收集部分、淋滤修复部分和污水处理部分,所述的雨水收集部分设有引水管、集水池和水渠,有多根引水管与集水池连接,集水池设在需修复的污染土体的中上层,有众多条水渠与集水池联通,引水管用于地表水量的采集及为集水池补水,水渠用于在污染土壤中产生壤中流和水力梯度,使水缓慢下渗形成淋滤;所述淋滤修复部分设有观测井、集水管道和作为土壤植物修复而种植的植物,在需要修复的污染土体上层种植能修复土壤的植物;观测井修在污染土体中,位于污染土体的中上层;集水管道设置在污染土体的中下层,集水管道用于收集含污染物的淋滤液体;所述污水处理部分设有过滤池、微生物投放池、电动分离池、风能发电装置和抽水机及水管,其中过滤池有两个,为碎石过滤池和亚粘性土过滤池,碎石过滤池与集水管道连接,用于汇集淋滤液体及进行初步的过滤;抽水机定期用净水从底部向上进行洗滤,并将污水抽向微生物投放池中;微生物投放池为进行生物修复的场所,设置在亚粘性土过滤池中;电动分离池中设置有阴极板和阳极板,风能发电装置通过缆线分别与阴极板和阳极板连接,阴极板和阳极板用于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电解阴阳离子向两极板处移动,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城彭浩王珺瑜蒙冠良马传明潘欢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