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噻呋酰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793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噻呋酰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其中噻呋酰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1~80):(1~80);所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选自啶氧菌酯、苯氧菌胺、或肟醚菌胺中的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有效活性成分中加入农业上允许的助剂可以配制成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悬浮种衣剂,可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禾谷类锈病、腥黑穗病,果树、蔬菜白粉病、霜霉病、早疫病,棉花立枯病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杀菌组合物用药量小,且效果卓越,对作物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杀虫剂领域,具体涉及ー种含有噻呋酰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介绍
噻呋酰胺,也称噻氟酰胺,英文通用名Trifluzamide。噻呋酰胺属于噻唑酰胺类杀菌剂,具有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噻呋酰胺对丝核菌属、柄锈菌属、黑粉菌属、腥黑粉菌属、伏革菌属、核腔菌属等致病真菌均有活性,尤其对担子菌纲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在推荐使用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噻呋酰胺克服了当前市场上用于防治黑粉病的许多药剂对作物不安全的缺点,在种子处理防治系统性病害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一般叶面处理可有效防治丝核菌、锈菌和白絹病菌引起的病害。 P定氧菌酯Picoxystrobin, C18H16F3NO4,化学名称(E) _3_ 甲氧基 _2-{2_苯基}丙烯酸甲酷。啶氧菌酯具有良好的保护及治疗活性,且持效期长,对环境友好、安全。主要用于防治小麦、大麦、燕麦及黑麦中的叶面病害如叶枯病、叶锈病、颖枯病、褐斑病、白粉病等,与现有strobilurin类杀菌剂相比,对小麦叶枯病、网斑病和云纹病有更强的治疗效果。该化合物既具有木质内吸性又具有蒸发活性,因而施药后,有效成份能有效再分配及充分传递。禾谷类作物用啶氧菌酯处理后,产量高、质量好、颗粒大而饱满。这归功于啶氧菌酯具有广谱杀菌活性和对作物的安全性,使用啶氧菌酯后,谷物生长期无病害发生,绿叶始終保持完好。苯氧菌胺(Metominostrobin),分子式C16H16N2O3,化学名称(E) ~2~甲氧亚氨基-N-甲基-2- (2-苯氧苯基)こ酰胺。苯氧菌胺是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开发的具有广谱杀菌活性的杀菌剂,兼具保护、治疗和内吸作用。除对稻瘟病有特效外,对白粉病、霜霉病等亦有良好的活性。适宜作物如水稻、小麦、果树和蔬菜等。作用机理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跑色素b和Cl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防治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ニ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厢醚菌胺(orysastrobin),分子式C18H25N5O5,其化学名称为(2E)_2_(甲氧亚氨基)~2~ {2- 苯基}-N-甲基こ酞胺。肟醚菌胺系德国巴斯夫公司于1995年研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目前主要用于水稻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含有上述成分的制剂多为单剂,与复配制剂相比,单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使用成本高,作物易产生抗性,持效期短的缺陷。中国申请201010190031. X公开了ー种含噻呋酰胺的农用杀菌组合物,其第一活性成分为噻呋酰胺,第二活性成分选自醚菌酯、嘧菌酷、吡唑醚菌酷、苯醚菌酷,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是16 :1 1: 16。该杀菌剂组合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小麦纹枯病、锈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虽然上述组合具有较为显著的增效作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缓抗性的产生,但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活性组分相比,还是存在抗菌谱不够广的缺点。为了研制出作用位点多、不易产生抗性、持效期长,低毒、低残留,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产品,本专利技术通过室内生测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噻呋酰胺和活性组分B复配的配方,将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混合使用,实验结论表明适宜的复配方式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禾谷类锈病、腥黑穗病,果树、蔬菜白粉病、霜霉病、早疫病,棉花立枯病等效果显著。且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关于噻呋酰胺与啶氧菌酷、苯氧菌胺、或肟醚菌胺复配的杀菌组合物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作用位点多、不易产生抗性、持效期长,低毒、低残留,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以噻呋酰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杀菌组合物。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ー种含有噻呋酰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其中噻呋酰胺(以下可简称活性组分A)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以下可简称活性组分B)的重量百分比为(I 80) : (I 80),所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选自啶氧菌酯、苯氧菌胺、或肟醚菌胺中的ー种。所述的含有噻呋酰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噻呋酰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5 60) :(5 60),优选噻呋酰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8 40) : (8 40)。即噻呋酰胺与啶氧菌酷、苯氧菌胺和肟醚菌胺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8 40 ):(8 40)。本专利技术所述含有噻呋酰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其有效活性组分噻呋酰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即活性组分A和B)含量占总重量的I 90%,优选为5 80%,更优选为10 6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含有噻呋酰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可以添加农药制剂学上允许的助剂,如常规表面活性剤、增稠剂、溶剂或固体填充物等,进ー步配制成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悬浮种衣剂。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取决于单独使用时施用量,也取决于ー种化合物与另ー种化合物的混配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程度。通常组合物中有效活性组分含量占总重量的I 90%,优选为5 80%,更优选为10 60%。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的含量范围也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按重量计的I 60%活性物质,较佳为8 50% ;固体制剂含按重量计的5 80%活性物质,较佳为10 60%。对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分散粒剂,除主要有效成分外,可选择性加入分散剂、润湿齐U、崩解剂、粘结剂和填料。其中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苯磺酸钠或脂肪醇聚氧こ烯醚;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聚氧こ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聚氧こ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或烷基芳基聚氧こ烯醚;崩解剂选自硫酸铵、尿素、蔗糖或葡萄糖中的ー种或多种;粘结剂选自明胶、聚こ烯吡咯烷酮、硅藻土、玉米淀粉、PVA、PEG或羧甲基(こ基)纤维素类的ー种或多种;填料选自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滑石粉中的ー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分散剂按重量份计,含有噻呋酰胺I 80份、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I 80份、分散剂3 10份、润湿剂3 10份、崩解剂I 5份、粘结剂I 5份、填料补足至100份。其中,优选含有噻呋酰胺5 60份、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5 60份、分散剂木质素磺酸盐3 10份、润湿剂十二烷基聚氧こ烯醚3 10份、崩解剂蔗糖I 3份、粘结剂明胶I 3份、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份;更优选含有噻呋酰胺30%,啶氧菌酯20%,木质素磺酸钠6%,十二烷基聚氧こ烯醚8%,蔗糖3%,明胶3%,轻质碳酸钙补至100%。对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湿性粉剂,除主要有效成分外,可选择性加入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其中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或烷基萘磺酸盐;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磺酸盐或萘磺酸盐;填料选自硫酸铵、尿素、高岭土、白炭黑或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湿性粉剂按重量份计,含有噻呋酰胺I 80份、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I 80份、分散剂3 10份、润湿剂3 10份、填料补足至100份。 其中,优选含有噻呋酰胺5 60份、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5 60份、分散剂烷基萘磺酸盐3 10份、润湿剂烷基萘磺酸盐3 10份、白炭黑和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份,更优选含有噻呋酰胺32%,啶氧菌酯28%,烷基萘磺酸盐6%,十二烷基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噻呋酰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噻呋酰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1~80):(1~80),所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选自啶氧菌酯、苯氧菌胺、或肟醚菌胺中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贤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沪联生物药业夏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