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气引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51017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净引导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供气引导系统。包括电机管和引导管,所述的电机管和引导管相连通,所述的引导管中设有导入管,所述的电机管中设有电机轴,所述的电机轴通过电机相转动,所述的电机轴的头部设有导风叶,所述的导风叶位于引导管中,所述的导风叶位于导入管的右侧。供气引导系统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净引导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供气引导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供气系统中,对气无法进行主动的引导,运气速度相对较慢,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结构紧凑,而且保证运气通畅的供气引导系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供气引导系统,包括电机管和引导管,所述的电机管和引导管相连通,所述的引导管中设有导入管,所述的电机管中设有电机轴,所述的电机轴通过电机相转动,所述的电机轴的头部设有导风叶,所述的导风叶位于引导管中,所述的导风叶位于导入管的右侧。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机轴通过轴承座与电机管相定位,所述的轴承座与电机管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轴与轴承座间通过轴承相转动,所述的轴承与电机间通过密封环相密封。作为优选,所述的引导管的外端部设有文丘管,所述的文丘管外端部设有引导法兰,所述的导入管的底部设有导入法兰,所述的导入管位于引导管的下方。因此,本技术提供的供气引导系统,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不,一种供气引导系统,包括电机管I和引导管2,所述的电机管I和引导管2相连通,所述的引导管2中设有导入管3,所述的电机管I中设有电机轴4,所述的电机轴4通过电机5相转动,所述的电机轴4的头部设有导风叶6,所述的导风叶6位于引导管2中,所述的导风叶6位于导入管3的右侧。所述的电机轴4通过轴承座7与电机管I相定位,所述的轴承座7与电机管I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轴4与轴承座7间通过轴承8相转动,所述的轴承8与电机5间通过密封环9相密封。所述的引导管2的外端部设有文丘管10,所述的文丘管10外端部设有引导法兰11,所述的导入管3的底部设有导入法兰12,所述的导入管3位于引导管2的下方。权利要求1.一种供气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管(I)和引导管(2),所述的电机管(I)和引导管(2)相连通,所述的引导管(2)中设有导入管(3),所述的电机管(I)中设有电机轴(4),所述的电机轴(4)通过电机(5)相转动,所述的电机轴(4)的头部设有导风叶(6),所述的导风叶(6)位于引导管(2)中,所述的导风叶(6)位于导入管(3)的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轴(4)通过轴承座(7)与电机管⑴相定位,所述的轴承座(7)与电机管⑴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轴(4)与轴承座(7)间通过轴承⑶相转动,所述的轴承⑶与电机(5)间通过密封环(9)相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气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管(2)的外端部设有文丘管(10),所述的文丘管(10)外端部设有引导法兰(11),所述的导入管(3)的底部设有导入法兰(12),所述的导入管(3)位于引导管(2)的下方。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净引导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供气引导系统。包括电机管和引导管,所述的电机管和引导管相连通,所述的引导管中设有导入管,所述的电机管中设有电机轴,所述的电机轴通过电机相转动,所述的电机轴的头部设有导风叶,所述的导风叶位于引导管中,所述的导风叶位于导入管的右侧。供气引导系统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文档编号F17C5/00GK202834728SQ20122044259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专利技术者盛云建, 柴京, 张乐同 申请人:杭州萧山管道燃气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气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管(1)和引导管(2),所述的电机管(1)和引导管(2)相连通,所述的引导管(2)中设有导入管(3),所述的电机管(1)中设有电机轴(4),所述的电机轴(4)通过电机(5)相转动,所述的电机轴(4)的头部设有导风叶(6),所述的导风叶(6)位于引导管(2)中,所述的导风叶(6)位于导入管(3)的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云建柴京张乐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管道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