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导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100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线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导引器和一第二导引器,该第一导引器和第二导引器均开设有一引线通道;上述第一导引器和一第二导引器的引线通道处于同一直线位置;上述第一导引器和第二导引器为利用陶瓷材料一体成型制得。(*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导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线切割设备的线导引装置。
技术介绍
产品的制造精度取决于模具精度,只有高精度的模具才能制造出高精度的产品,而在模具制造过程中,线切割加工是一重要的环节,为了提高模具精度,提高线切割设备的线切割精度显得至关重要。线切割设备是模具制造的重要设备,采用高性能的线切割设备,可提高模具精度。线切割设备上的铜线在切割工件时,呈现高张力状态,而且由于铜线上载有电流,因此线切割设备的线导引装置必须耐磨且具有绝缘的特性。请参阅图1,为现有线切割设备线导引装置的一导引器,该线导引器10为圆柱体,包括两部分一金属外体11,和一金刚石内体12。金属外体11在轴心开设有一圆柱形通孔,该通孔包括一直径较大部分和一直径较小的部分,该直径较大部分收容固持该金刚石内体12。金刚石内体12为圆柱体,该金刚石内体12开设有引线通道18,该引线通道18包括一大致呈锥状的引线入口13和圆柱通道15。现有线切割设备其线导引装置采用金刚石材料作为内体,其目的是提高线切割设备的耐磨性能。但是,金刚石价格昂贵、加工难度高、不易镶嵌固定于金属外体,而且金属外体易生锈。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具耐磨性能,而且容易制造的线导引装置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耐磨性能,而且容易制造的线导引装置。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线导引装置包括一第一导引器和一第二导引器,该第一导引器和第二导引器均开设有一引线通道,本技术导引装置为利用陶瓷材料一体成型制得。和先前采用金刚石内体制得的线导引装置,本技术的线导引装置因是一体成型,因而容易制造,而且该线导引装置是陶瓷材料制得,所以具有耐磨特性、造价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线导引装置的一导引器的轴向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线导引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线导引装置的第一导引器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线导引装置的第一导引器的轴向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导引装置的第二导引器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的导引装置的第二导引器的轴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本技术的线导引装置包括两输线轮20,30,两收线轮60,70,一第一导引器40和一第二导引器50,该第一导引器40和该第二导引器50位于输线轮30和收线轮60之间。第一导引器40和第二导引器50均开设有引线通道。应用时,第一导引器40和第二导引器50的间距为40~270mm,而且使两导引器40,50所开设的引线通道处于同一直线。此外,输线轮20,30和收线轮60,70的垂直间距为1000mm。铜线14经输线轮20,30输出至第一导引器40,并经第二导引器50输出至收线轮60,70收线。请参阅图3和图4,本技术的第一导引器40由陶瓷一体成型制得的圆柱体,其高度为4mm,其中间开设有一引线通道41,该引线通道41包括一正锥形的引线入口43,其包括一直径较大的锥口,和一直径较小的锥底42,一倒锥形的引线出口47,和一导引道45,该导引道45为自该引线入口43的锥底42并沿锥轴方向延伸至引线出口47的锥底形成的圆柱状通孔。为减少摩擦磨损,导引道45与引线入口43和引线出口47连接处形成有一微小弧形。该正锥形引线入口43高度3.2mm。导引道45的高度占整个导引器40高度的4%~27%为最佳,在本实施例中其高度为0.7mm,其直径范围为0.255~0.260mm。引线出口47其高度为0.1mm。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该第二导引器50也是由陶瓷材料一体成型制得的圆柱体,其高度为4mm。第二导引器50沿其轴向开设有一引线通道51,该引线通道51包括一锥形引线入口53、一圆柱形引线出口57、一连接引线入口53和引线出口57的导引道55。为减少摩擦磨损,该导引道55与引线入口53和引线出口57连接处均形成有一微小弧形。该锥形引线入口53高度0.9mm。导引道55高度占第二导引器50高度4%~27%为最佳,本技术的第二导引器的导引道55高度为0.6mm,其直径范围为0.255~0.260mm。圆柱引线出口57的直径大于导引道55的直径,其高度为2.5mm。制得上述的第一导引体40和第二导引体50的陶瓷材料可为氧化铝、氧化锆等陶瓷材料,优选为氧化锆陶瓷材料。本技术的线导引装置采用两导引器40、50可有效降低被导引的引线的扰动;此外采用两导引器40、50可在确保导引效果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缩短导引道45、55的总长度,可减小由导引道长度对引线产生的摩擦损耗。和先前采用金刚石内体制得的线导引装置,本技术的线导引装置因是一体成型,因而容易制造,而且该线导引装置是陶瓷材料制得,所以具有耐磨特性、造价低廉。权利要求1.一种线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导引器和一第二导引器,该第一导引器和第二导引器均开设有一引线通道;上述第一导引器和一第二导引器的引线通道处于同一直线位置;上述第一导引器和第二导引器为利用陶瓷材料一体成型制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引器的引线通道包括一引线入口、一圆柱形导引道和一引线出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引道长度占第一导引器高度的4%~27%。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引道的直径范围为0.255~0.260mm,长度为0.7mm。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引线入口和圆柱形导引道的接处形成有一微小弧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导引器的引线通道包括一锥形引线入口、一圆柱形引线出口,和一连接引线入口和引线出口的导引道。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引道长度占第二导引器高度的4%~27%。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引道的直径范围为0.255~0.260mm,长度为0.6mm。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锥形引线入口和圆柱形引线出口的接处形成有一微小弧形。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陶瓷材料可为氧化铝或氧化锆陶瓷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线切割加工机的线导引装置,其包括一第一导引器和一第二导引器,该第一导引器和第二导引器均开设有一引线通道,应用时将两导引器的引线通道处于同一直线位置。本技术线导引装置为陶瓷材料一体成型,具有不导电,且成本低等特性。文档编号B23H7/06GK2650919SQ0327439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黄国颜, 王红旗, 贺春, 陈务光, 洪志谦, 徐牧基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颜王红旗贺春陈务光洪志谦徐牧基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