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加热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10005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加热集成装置,加热管和电动调节阀安装在支架上,电动调节阀的进口端连接有蒸汽进管、出口端连接有蒸汽出管,且蒸汽出管的出口设置在加热管内的进液口一侧,加热管的内壁上设有折流板,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加热管上并位于出液口一侧,控制器安装在支架上,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电动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信号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动调节阀的阀门开关控制端连接,且控制器上设有手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阀门开度的操作按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能提高换热效果,操作方便,安装检修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加热集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加热集成装置,属于垃圾处理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原水中除COD,BOD, NH3-N等污染物指标严重超标外,还有卤代芳烃, 重金属和病毒等污染物。因此垃圾渗滤液原水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高 污染负荷和综合污染。因此对垃圾渗滤液一般会先采用厌氧处理,去除渗滤液中大部分的 C0D。为确保厌氧反应器的稳定运行,特别是冬季低温时稳定运行,除对厌氧反应器进行保 温外,还需对厌氧进水即渗滤液进行预加热。目前厌氧进水加热装置一般都采用间壁式换热器,如列管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等。此类换热器的特点是冷热介质不直接接触,是通过间壁进行热量的交换,间壁换热效率 一般仅在50 80%,热交换效率不高。其次,渗滤液内还存大量的钙镁离子,渗滤液在预热 过程中,加热装置位于渗滤液一侧的间壁表面会形成结垢,严重时甚至堵塞换热通道,大幅 度降低换热效率。再则,间壁纸式换热器存在着检修困难和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提高换热效果,操作方便,安装检修方 便的管道加热集成装置。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腐蚀性好的的管道加热集成装置。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加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架、加热管、电动调节阀以及温度传感器和带有显示器的控制器,所述的支架为框形 架,加热管和电动调节阀安装在支架上,电动调节阀的进口端连接有蒸汽进管、出口端连接 有蒸汽出管,且蒸汽出管的出口设置在加热管内的进液口一侧,加热管的内壁上设有折流 板,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加热管上并位于出液口一侧,控制器安装在支架上,温度传感器的信 号输出端和电动调节阀的阀门开度信号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动调 节阀的阀门开关控制端连接,且控制器上设有手动控制电动调节阀的阀门开度的操作按 键。本技术为达到上述进一步的目的是所述加热管为不锈钢管,且蒸汽进管和 蒸汽出管也采用不锈钢管。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后的优点1、结构合理、换热效果高。本技术通过电动调节阀将蒸汽通入加热管内,通过 蒸汽喷射入冷介质中,将热量直接传递给冷介质,尤其加热管内设有折流板,在冷介质通过 加热管时,在折流板的作用下,使冷介质在加热管内能充分与蒸汽混合换热,因此换热效率 可达90%以上,换热效果高。2、不易结垢本技术将渗滤液作为冷介质直接通入加热管内,将蒸汽直接喷 射加热渗滤液上,虽然渗滤液内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但在加热管内的折流板作用下,可有效地增加渗滤液的湍流程度,在强化换热效果的现同,还可有效防止加热管内的结垢,使换 热效率比较稳定。3、操作方便。本技术采用带有显示器的控制器,可手控操作,也可自控操作。 手控操作时,操作人员在现场根据控制器上显示器上的温度,手动调节电动调节阀的阀门 开度,十分操作,而自控操作时,可根据控制器上设定所需温度与所测量温度,而自动控制 电动调节阀的阀门开度,实现自动化操作。4、安装方便,便于维护。本技术采用框形支架,并将加热管、电动调节阀以及 电控箱安装在支架上,可实现集成化设计,且所需安装空间要小很多,由于蒸汽进管和蒸汽 出管分别安装在电动调节阀的前后,安装方便,且便于维护。5、耐腐蚀性好。本技术的加热管为不锈钢管,且蒸汽进管和蒸汽出管也采用 不锈钢管,耐腐蚀性能好,特别适用于冷介质腐蚀性强的冷介质加热。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管道加热集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I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 一支架,2—鞍座,3—抱箍,4一蒸汽进管,5 —电动调节阀,6—蒸汽出管, 7 一加热管,8—折流板,9 一控制器,10 一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2所示,本技术管道加热集成装置,包括支架1、加热管7、电动调节阀 5以及温度传感器10和带有显示器的控制器9。本技术的支架I为框形架,使其具有 较好的支承强度,加热管7和电动调节阀5安装在支架I上,见图1、2所示,本技术支 架I的上部固定有呈U形的鞍座2,加热管7放置在上部的鞍座2上,抱箍3通过紧固件将 加热管7安装在上部的鞍座2上,而电动调节阀5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支架I上。见图1、2所示,本技术电动调节阀5的进口端连接有蒸汽进管4、出口端连接 有蒸汽出管6,支架I的下部固定有呈U形的鞍座2,蒸汽进管4分别放置在下部的鞍座2 上,抱箍3通过紧固件将蒸汽进管4安装鞍座2上,加热管7为不锈钢管,蒸汽进管4和蒸 汽出管6也采用不锈钢管,使加热装置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好。见图1、2所示,本技术 蒸汽出管6的出口设置在加热管7内的进液口一侧。见图1、2所示,本技术加热管7 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设有法兰盘,以方便将加热管7接在厌氧处理的管路上,而蒸汽进管4 的两端设有法兰盘,紧固件将蒸汽进管4的法兰盘与电动调节阀5的进口法兰盘连接,本实 用新型在蒸汽进管4进口处安装有蒸汽减压阀,将蒸汽压力减压后通过加热管7内。见图1所示,本技术蒸汽出管6下端设有法兰盘,紧固件将蒸汽出管6的法兰盘与电动调节 阀5的出口法兰盘连接,便于安装维修。本技术蒸汽出管6出口的中心轴线与加热管 7的中心轴线重合,使蒸汽沿加热管7中心射入,加热管7的内壁上设有折流板8,该折流板 8的顶面超过加热管7的中心轴线,折流板8沿加热管7内壁沿轴向相错设置,对冷介质在 加热管7内与蒸汽充分混合换热,并增加介质的湍流程度,蒸汽与厌氧进水在管道加热器 中快速混合达到加热进水的目的。见图1、2所示,本技术的温度传感器10安装在加热管7上的出液口一侧,通 过温度传感器10测量介质加热后的温度,而控制器9安装在支架I上,本技术的控制 器9可采用现有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温度传感器10的信号输出端和电动调节阀5的阀门 开度信号接控制器9的信号输出端,控制器9的输出端与电动调节阀5的阀门开关控制端 连接,本技术温度传感器10与电动调节阀5采用PID调节,当温度传感器10测得的传 感信号反馈给控制器9,通过控制器9实时调节电动调节阀5的阀门开启度,使经过加热管 7的出水达到设置的温度值。本技术控制器9上设有手动控制电动调节阀5的阀门开 度的操作按键,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10测得的温度手动调节电动调节阀5的阀门开度,使 经过管道加热集成装置后的出水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权利要求1.一种管道加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I)、加热管(7)、电动调节阀(5)以及温度传感器(10)和带有显示器的控制器(9),所述的支架(I)为框形架,加热管(7)和电动调节阀(5 )安装在支架(I)上,电动调节阀(5 )的进口端连接有蒸汽进管(4 )、出口端连接有蒸汽出管(6),且蒸汽出管(6)的出口设置在加热管(7)内的进液口一侧,加热管(7)的内壁上设有折流板(8),温度传感器(10)安装在加热管(7)上并位于出液口一侧,控制器(9) 安装在支架(I)上,温度传感器(10)的信号输出端和电动调节阀(5)的阀门开度信号接控制器(9)的信号输出端,控制器(9)的输出端与电动调节阀(5)的阀门开关控制端连接,且控制器(9)上设有手动控制电动调节阀(5)的阀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加热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加热管(7)、电动调节阀(5)以及温度传感器(10)和带有显示器的控制器(9),所述的支架(1)为框形架,加热管(7)和电动调节阀(5)安装在支架(1)上,电动调节阀(5)的进口端连接有蒸汽进管(4)、出口端连接有蒸汽出管(6),且蒸汽出管(6)的出口设置在加热管(7)内的进液口一侧,加热管(7)的内壁上设有折流板(8),温度传感器(10)安装在加热管(7)上并位于出液口一侧,控制器(9)安装在支架(1)上,温度传感器(10)的信号输出端和电动调节阀(5)的阀门开度信号接控制器(9)的信号输出端,控制器(9)的输出端与电动调节阀(5)的阀门开关控制端连接,且控制器(9)上设有手动控制电动调节阀(5)的阀门开度的操作按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渊张建国朱卫兵方辉浦燕新李月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