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姜德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可调节的调节上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739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可调节的调节上轮,它是由调节片和底板组成,底板和调节片通过各自的垂直耳板用调节螺杆拧结,调节片贴合连接在底板上;调节上轮通过铆钉铆接在底板上;当旋动调节螺杆时,调节片只能在底板上作前、后平动;调节上轮会以铆钉为圆心、转动片底部的小凸头在调节片的斜置腰形孔内左、右移动,保证滑轮贴合在上轨道内壁,使木门页通畅滑行。它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安装容易、调节方便。它包括十字螺钉(1)及铆钉(6)等部件,铆钉(6)穿过转动板(3)铆接在底板(9)里,其特征是调节板(8)和底板(9)通过各自的垂直耳板(8-1、9-1)的螺孔(8-3、9-3)用调节螺杆(10)拧结连接;调节片(8)贴合连接在底板(9)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新型的可调节的调节上轮
本技术是制造装配铝门页或木门页的一个小五金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 可调节的调节上轮,属建筑装饰五金配件制造技术。
技术介绍
在建筑装饰行业里,制造铝门或木门,需要铝门页或木门页在上、下轨道上滑行, 为保证铝门页或木门页在上、下轨道里滑行顺畅,一般要在铝门页或木门页上部装配一个 调节上轮,一块安装底板的前端铆接了一块转动板,转动板两端装配了两个滑轮,在转动板 的一端连接了一块牵引板,牵引板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块耳板,耳板上有螺孔,在底板的一端 也连接一块垂直耳板,垂直耳板上有螺孔,两个螺孔之间装配一根十字螺杆,在底板上焊接 一个凸台,两个滑轮下部的转动板内侧为一弧形面,当拧动十字螺杆时,牵引板拉伸着转动 板绕凸台旋转,可使两个滑轮之间的直线距离由窄变宽,或由宽变窄,以使两个滑轮的轮壁 紧密地贴附在上轨道的两内壁上,保证铝门页或木门页通畅滑行。但这种旧的壁柜上轮结 构简单,不够灵活,装配不牢固,有必要进行改进。专利技术人许姜德即在新的一年里设计一种 由调节片和底板组成的可调节的调节上轮,这是本技术诞生的背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可调节的调节上轮,它是由调节片和底板组 成,调节片和底板通过各自的垂直耳板用调节螺杆拧结连接,调节片的小长方板贴合连接 在底板的大长方板上;有调节上轮通过铆钉穿过转动板中部的转动孔、调节片的腰形孔最 后铆接在底板的铆钉孔里。在调节片的腰形孔下方是底板的凸头,当旋动调节螺杆时,调节 片只能在底板作前、后平动;在调节上轮的转动片下方有小凸头,小凸头陷落在调节片的斜 置腰形孔里,当旋动调节螺杆时,调节上轮会以铆钉为圆心,转动片底部小凸头只能在调节 片的斜置腰形孔范围内左、右移动,从而达到调节调节上轮上两个小滑轮之间的直线距离, 保证滑轮轮壁能紧紧贴合在上轨道内壁上,使铝门页或木门页通畅滑行。本技术设计 新颖、结构合理,安装容易,调节方便。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专利技术 人构思,要解决原旧式调节上轮的弊端,关键要设计好底板和调节片,使其结构合理,调节 顺畅,因此把工作重点放在底板和调节片的设计、制作上。经过实验终于达到了预期目的, 且效果很好。本技术包括十字螺钉、双头铆钉、转动板、垫圈、滑轮、铆钉及调节上轮, 铆钉穿过转动板中部转动孔、调节片一端的第三腰形孔后铆接在底板的铆钉孔里,它的第 一个结构特点是调节板和底板通过各自的垂直耳板的螺孔用调节螺杆拧结连接,调节片的 小长方板贴合连接在底板的大长方板上;所述的调节片由垂直耳板和小长方板组成;在垂 直耳板上钻凿螺孔;在小长方板上钻凿了三个直形腰形孔第一腰形孔、第二腰形孔、第三 腰形孔;还钻凿了一个斜置腰形孔;所述的底板由垂直耳板和大长方板组成;在垂直耳板 上钻凿了螺孔,在大长方板上钻凿了两个沉头螺孔、一个铆钉孔;在大长方板靠近垂直耳板 一侧有一个凸头。它的第二个结构特点是所述的转动片中部有转动孔、两侧有铆钉孔底部一侧有小凸头;用两个双头铆钉上端铆接滑轮、下端铆接在转动片两侧的铆钉孔里即装配 成调节上轮,再用铆钉套上垫圈、穿过转动片中部的转动孔、调节片的第三腰形孔后铆接在 底板的铆钉孔里,这时,转动片底部的小凸头陷落在调节片的斜置腰形孔里;在垂直耳板的 螺孔后端还装配调节卡子。它的第三个结构特点是穿过调节片的第二腰形孔把十字螺钉 装配在底板中部的一个沉头螺孔里,同样用另一个十字螺钉装配在底板边端的一个沉头螺 孔里,从而把底板装配在木门页上部一侧上;用十字起旋动调节螺杆、调节片第一腰形孔会 在底板的凸头上前、后平动;而调节上轮则会以铆钉为圆心、转动片底部的小凸头会在调节 片的斜置腰形孔里左、右旋动。综上所述本技术优点如下(一)设计新颖、结构合理; (二)调节片在底板上前、后移动,从而带动转动片左、右转动,以使两个滑轮都贴靠在上轨 道的内壁上,保证铝门页或木门页垂直顺畅滑行;(三)装配容易,用两个沉头螺钉穿过底板 上的沉头螺孔装配在铝门页或木门页顶端一侧,一张门页一边一个;调节方便,只要用十字 起对着调节螺栓进行拧动,正向或反向旋转螺栓,关键在于使两个滑轮轮壁紧紧贴靠在上 轨道左、右两内壁上即可,无须费很大精力和时间。附图说明下面依据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附图1为本技术的组装立体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附图3为附图2的左视图;附图4为附图2的仰视图;附图5为附图2俯视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附图7为本技术各部件的装配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附图9为附图8的左视图。附图中1、十字螺钉,2、双头铆钉,3、转动板,3-1、转动孔,3-2、铆钉孔,3_3、小凸 头,4、垫圈,5、滑轮,6、铆钉,7、调节上轮,8、调节片,8-1、垂直耳板,8-2、小长方板,8-3、螺 孔,8-4、第一腰形孔,8-5、第二腰形孔,8-6、第三腰形孔,8-7、斜置腰形孔,9、底板,9-1、垂 直耳板,9-2、大长方板,9-3、螺孔,9-4、沉头螺孔,9-5、铆钉孔,9-6、凸头,10、调节螺杆,11、 调节卡子,12、木门页。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技术各个附图制造本技术各个部件,并进行组装获得本实用新 型。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是两个(一)调节片8,调节片8由垂直耳板8-1和小长方板8-2 组成,在垂直耳板8-1上钻凿螺孔8-3,在小长方板8-2上钻凿了三个直形腰形孔,第一腰形 孔8-4、第二腰形孔8-5、第三腰形孔8-6,在第二腰形孔和第三腰形孔之间还钻凿了一个斜 置腰形孔8_7。(二)底板9,底板9由垂直耳板9_1和大长方板9_2组成,在垂直耳板9_1 上钻凿螺孔9-3,在大长方板9-2上钻凿了两个沉头螺孔9-4,主要用作在木门页12上端直 接装配大长方板9-2之用,在靠近垂直耳板9-1的一侧装配了一个凸头9-6。调节片8和底板9它们的装配是这样的,调节片8的小长方板8-2贴合连接在底板9的大长方板9-2上, 用调节螺杆10连接在垂直耳板8-1、9-1的螺孔8-3、9-3里,在垂直耳板8-1的螺孔8_3后 端装配一个调节卡子11。这样调节片8和底板9就完全装配在一起。调节上轮7的装配比 较简单,转动片3中部有转动孔3-1、两侧有铆钉孔3-2,底部一侧有一个小凸头3-3 ;用两 个双头铆钉2上端铆接滑轮5、下端铆接在转动片3两侧的铆钉孔3-2里即成功了。再用 铆钉6套上垫圈4、穿过转动片3中部的转动孔3-1、调节片8的第三腰形孔8-6后铆接在 底板9的铆钉孔9-5里,这时转动片3底部的小凸头3-3是陷落在调节片8的斜置腰形孔 8-7里。本技术全部装配成功。在装配木门页12时,取两个上述调节上轮,分别放置在 木门页12的两端头,如图8所示。用十字螺钉I穿过底板9的两个沉头螺孔9-4,把底板9 装配在木门页12上部两侧上。将木门页12抬入门框中,木门页12下部的壁柜轮就落在下 轨道里,而两个调节上轮上的滑轮5就落在上轨道的轨道两侧,开始,滑轮5贴靠不牢固,用 十字起旋动调节螺杆10,调节片8以第一腰形孔8-4的长度范围里会在底板9的凸头9-6 的前、后平动,而调节上轮7则会以铆钉6为圆心、转动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可调节的调节上轮,包括十字螺钉(1)、双头铆钉(2)、转动板(3)、垫圈(4)、滑轮(5)、铆钉(6)及调节上轮(7),铆钉(6)穿过转动板(3)中部转动孔(3?1)、调节片(8)一端的第三腰形孔(8?6)后铆接在底板(9)的铆钉孔(9?5)里,其特征是调节板(8)和底板(9)通过各自的垂直耳板(8?1、9?1)的螺孔(8?3、9?3)用调节螺杆(10)拧结连接,调节片(8)的小长方板(8?2)贴合连接在底板(9)的大长方板(9?2)上;所述的调节片(8)由垂直耳板(8?1)和小长方板(8?2)组成;在垂直耳板(8?1)上钻凿螺孔(8?3);在小长方板(8?2)上钻凿了三个直形腰形孔:第一腰形孔(8?4)、第二腰形孔(8?5)、第三腰形孔(8?6);还钻凿了一个斜置腰形孔(8?7);所述的底板(9)由垂直耳板(9?1)和大长方板(9?2)组成;在垂直耳板(9?1)上钻凿了螺孔(9?3),在大长方板(9?2)上钻凿了两个沉头螺孔(9?4)、一个铆钉孔(9?5);在大长方板(9?2)靠近垂直耳板(9?1)一侧有一个凸头(9?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姜德
申请(专利权)人:许姜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