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附着式放电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0660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携带、附着式放电加工装置,其机头内部形成轴室和容纳室,将具有螺纹的主轴杆穿过轴室,主轴杆下端部通出轴室与绝缘导引机构滑配使主轴杆不偏心,驱动机构装在主轴杆的螺纹部,且与装在容纳室的动力机构的皮带相连接,动力机构使驱动机构运转,使主轴杆作下移动。本放电加工装置,装在具有夹头装置和旋壁装置的工作母机,及携带式的机械上,使加工不限于在工作台,可置于工件上加工,工件尺寸不受限制,其体积小可使放于工具室,使用时才取出不占空间。(*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放电加工装置,更详而言之,特别是关于一种携带、附着式放电加工装置。第一图表示放电加工类机构中的一种放电加工机,其在机座(A)的背侧竖立起一机臂(B),并于机臂(B)上缘固接一机头(C),该机头(C)的底端则固接一放电极头(D),在该机座(A)设有一可二维(two dimension)移动的工作台(E),使工件(F)可放置其上,并在该工作台(E)向上设有一护罩(G)作为对工件(F)有安全围篱,当欲加工时,将工件(F)放置于该工作台(E)上加工,且工件(F)须加工不同地方时,则只能靠该工作台(E)的移动而完成所欲加工处,故加工之空间不大,且所能加工之加工物尺寸也受限制,因此,此种放电加工机存有若干的缺陷(一)当加工件(F)从其他加工母机(铣床、CNC铣床、综合加工机)加工完成后,才能搬运而摆置于该工作台(E)上,而因两加工母机间有一段距离,故浪费时间与人力。(二)而工件(F)须加工不同的地方时,仅能依赖工作台(E)之移动而完成,而该工作台(E)的移动量有限,故工件(F)大及加工地方距离远时,则形成无法加工之问题。(三)其体积庞大,而需要较大空间使其可摆置且固定,且固定后需再变换位置时,则造成拆装困难及搬运麻烦的问题。(四)因该放电极头(D)装在该机头(C)上,只能在机头(C)上作上下移动,而无法取出另装置于其他具有夹头装置的工作母机上加工,故其加工空间仅限于该工作台(E)上,无法再增加工作空间。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经详思细索,并积多年专业从事球拍类物品之制造贩卖与研究开发经验,在兼顾消震效果、掣球握感良好的前提下,经努力不懈的试制,终于有本技术问世。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附着式放电加工装置,其可装置于具有夹头装置的工作母机,及具有旋臂装置的机械上,或可携带式的机械上,使工件可不需搬运即能放电加工。本技术的另要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附着式放电加工装置,其改变了常用加工空间只限于工作台上,而使加工空间不受限制且增加工作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附着式放电加工装置,其体积小而不占空间,且不用时可储存起来,可避免因设置放电加工机而浪费空间。因而,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携带、附着式放电加工装置,其机头内部形成一预定轴室与一预定容纳室,该轴室供一主轴杆穿过设置,而该主轴杆下端部分通出该轴室处与一绝缘导引机构滑配,且在该主轴杆末端接合一放电极头,及在该机头上下面各设一伸缩管以作为蔽护该主轴杆,而在该主轴杆适当位置设置一驱动机构,且该容纳室供一动力机构放置,动力机构使该驱动机构运转,使该主轴杆作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该主轴杆上端部分有一段适当长度的螺纹,以使该驱动机构可装置在该主轴杆上,而该驱动装置包括一皮带轮,其延伸设有一与其一体且同心的凸圆柱,一套置在该凸圆柱的轴承,及一螺固于该皮带轮的凸圆柱末端的螺帽,而该皮带轮之中心设置一具有螺纹的轴孔,且该轴孔贯穿通过该凸圆柱,该凸圆柱的末端有一小段螺纹,使与螺帽螺合而固定在该轴承,而该轴承系迫合在该轴室之适当位置处;该动力机构由一伺服马达,与一位于该伺服马达末端的传动轮,及一挂置在该皮带轮与该传动轮的皮带所构成,该皮带将伺服马达的运转传至驱动机构的皮带轮上,而使该主轴杆做上下移动。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常用放电加工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组合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装置在旋臂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装置在铣床(或其他具有夹头装置之工作母机)夹头的部分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装置在可携带式机构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的一种携带、附着式放电加工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大体包括一机头(10)、一主轴杆(20)、一绝缘导引机构(30)、一放电极头(40)、两伸缩管(50)(50′)、一驱动机构(60)及一动力机构(70)等构件,其中该绝缘导引机构(30),它是由一与主轴杆(20)滑配的线性轴承(31)、一位于该线性轴承(31)外周的绝缘轴套(32)、及一固定该绝缘轴套(32)的绝缘法兰(33)所组成,放电极头(40)及两伸缩管(50)的结构,和其
技术实现思路
大致与常用相同,故在此不再详述,以下仅就本技术的特征部分进行说明该机头(10),其内部形成一预定的轴室(11)与一预定的容纳室(12),该轴室(11)与该容纳室(12)相通,而该容纳室(12)位于该轴室的一侧,在该轴室(11)适当位置设有一环座(111),且该容纳室(12)的一侧设有数个锁固孔(13),在该机头(10)的上、下各设有一顶盖(14)与一底盖(15)。该主轴杆(20)穿过设置于该机头(10)的轴室(11)内,且在该主轴杆(20)设有一段适当长度的螺纹(21)。该驱动机构(60),它装置在该主轴杆(20)的具有螺纹(21)部位的预定位置上,且由一皮带轮(61)、一轴承(62)及一螺帽(63)所构成,该皮带轮(61)为绝缘物质所制成,其延伸设有一与其一体且同心的凸圆柱(611),在该皮带轮(61)的中心设一具有螺纹的轴孔(612),且该轴孔亦贯穿过该凸圆柱(611),在该凸圆柱(611)的末端设有一小段的螺纹(613),该轴承(62)套置于该凸圆柱(611)上,而该螺帽(63)则螺合于该凸圆柱(611)的螺纹(613)上,使该轴承(62)受到限位作用而不会滑动。该动力机构(70),它装在该机头(10)的容纳室(12),且由一伺服马达(71),与一装在该伺服马达(71)末端的传动轮(72)间的皮带(73)所组成,该伺服马达(71)可正、反旋转。了解本技术的构造后,兹再说明其装配及所能达成的实用功效,请参阅图2首先,将该绝缘导引机构(30)使用螺栓(80)固定在该机头(10)的轴室(11)预定处,其次,将主轴杆(20)穿置于该机头(10)的轴室(11)且与该绝缘导引机构(30)的线性轴承(31)滑配,使其不偏心,然后,将驱动机构(60)啮合于该主轴杆(20)的螺纹(21)上,且使其轴承(62)固定在该轴室(11)的环座(111)上,因其螺帽(63)螺合该皮带轮(61)的螺纹(613),从而使该皮带轮(61)不会上下移动,接着,将该动力机构(70)固定于该机头(10)的容纳室(12),而将该皮带(73)紧配挂置于该皮带轮(61)与该传动轮(72);尔后,将该两伸缩管(50)(50′)装在该机头(10)的顶盖(14)与底盖(15)上,再使用螺栓(90)将顶盖(14)锁固于该机头(10)上端,使用螺栓(100)将底盖(15)锁固于该机头(10)底面,最后,将放电极头(30)锁合该主轴杆(20)的末端,而完成本技术的组合。请参阅图3、4、8和5所示,它们表示本技术使用情形,图3表示将本技术(1)装于具有旋臂(121)的工作机(120),该旋臂(121)上设有数个通孔(122),且其具有三个锁定钮(123)(124)(125),该紧定钮(123)控制该旋臂(121)作上下运动,该锁定钮(124)控制该旋臂(121)作与纸垂直的旋转运动,该锁定钮(125)控制该旋臂(121)作与纸平行的旋转运动,使用螺栓(11)穿过旋臂(121)所预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携带、附着式放电加工装置,其机头内部形成一预定轴室与一预定容纳室,该轴室供一主轴杆穿过设置,而该主轴杆下端部分通出该轴室处与一绝缘导引机构滑配,且在该主轴杆末端接合一放电极头,及在该机头上下面各设一伸缩管以蔽护该主轴杆,而在该主轴杆适当位置装有一驱动机构,且该容纳室供一动力机构放置,动力机构使该驱动机构运转,使该主轴杆作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该主轴杆上端部分设有一段适当长度的螺纹,以使该驱动机构可装置在该主轴杆上,而该驱动装置包括一皮带轮,其延伸设有一与其一体且同心的 凸圆柱,一套置在该凸圆柱的轴承,及一螺固于该皮带轮的凸圆柱末端的螺帽,而该皮带轮的中心设有一具有螺纹的轴孔,且该轴孔贯穿通过该凸圆柱,该凸圆柱的末端设有一小段螺纹,使与螺帽螺合而固定在该轴承,而该轴承固定在该轴室的适当位置;该动力机构由一伺服马达,与一位于该伺服马达末端的传动轮,及一挂置在该皮带轮与该传动轮的皮带所构成,该皮带将伺服马达的运转传至驱动机构的皮带轮上,而使该主轴杆做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炎涂
申请(专利权)人:秀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