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容九专利>正文

放电加工机床的切屑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0467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放电加工中用的切屑去除装置,该装置包括置于被加工工件表面的下板、具有形成空腔的内表面的上板和与放电电极和被加工的工件部分之间的间隙相通且将一定压力的加工油供入间隙的加工油室,由于放电加工时电极穿过上板和下板,所述加工油室由空腔和暴露于空腔内的电极的外表面部分形成,用于与加工油室相通且从加工油源将一定压力的加工油供入加工油室的接管,随着一定压力的加工油进入并流出间隙,有效地除去间隙中的切屑。(*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电加工机床的切屑去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向放电电极和工件之间供入机械加工油能有效地去除切屑的放电加工机床的切屑去除装置。在一般的放电加工中,为了提高加工效率需要及时除去累积在放电电极和工件之间的切屑。如果放电加工过程中不能有效地除去切屑和气体,切屑就会累积在放电电极和工件之间,而使加工状态不稳定,由此将导致驱动放电电极的电路发生短路和支承放电电极的滑枕出现振荡现象。结果,加工效果显著恶化。尤其是,当放电电极和工件之间产生电弧时,由于积聚的切屑会严重损害工件的加工表面,这样会降低产品的加工精度。因此,已研制和使用了各种切屑去除装置,它们可以容易地清除在放电加工过程中积在放电电极和工件之间的切屑。作为去除切屑技术的一个例子,已经采用一种通过将机械加工油从放电电极上或工件上制成的孔喷出来冲走放电电极和工件之间的加工部分产生的切屑或将机械加工油连同切屑一起通过电极或工件上的孔吸走的放电加工。另外,作为去除切屑技术的另一例子,近来已采用一种不在放电电极或工件内制成孔的底部加工的放电加工,在这种情况下,在放电电极和工件之间的切屑通过由安装有放电电极的滑枕的垂直往复运动所引起的加工油的泵送作用来去除。然而,在采用具有大端面的放电电极对工件进行深的放电加工时,即使滑枕上下运动,切屑去除状况仍相当差,这是因为在深放电加工中放电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相当小。在滑枕垂直往复运动时,切屑与加工油一起通过放电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排出,这时有一部分加工油留在间隙中,因此,混在留下的加工油中的少量切屑也就留在间隙中。而且,当滑枕向上运动时,切屑会再次进入间隙。尤其是,由于放电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很小,加工油进入或排出间隙时会有阻力,这会使流过间隙的加工油流中断。当然,通过增加放电电极的向上运动行程,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解决。虽然依靠增加放电电极的向上运动行程可以减少加工油中的切屑,但对放电加工机床来说加大行程占用一个很长的时间,这样加工效率大大降低。也有人提出了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放电加工机床切屑去除装置,下面就结合附图说明图1来看看这种切屑去除装置。在放电加工机床中,工件W由安装在滑枕上的放电电极T来加工,这时工件W完全浸没在装有加工油的浴槽内,如图1所示。在加工工件W的过程中,放电电极T和工件W之间的加工部分上产生切屑。为了除去切屑,通过喷嘴1对放电电极T和工件W之间的加工部分强力喷射加工油。然而,由于从喷嘴1喷出的加工油冲撞到放电电极T和工件W上,所以大部分加工油溅起且与浴槽内的加工油混合,结果只有少部分加工油进入放电电极T和工件W之间的间隙中,这样就不能有效地、充分地排除间隙中的切屑。因此,这种切屑去除装置仍存在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遇到的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放电加工时能有效地去除工件产生的切屑的放电加工机床切屑去除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给放电电极和工件之间的整个区域提供加工油的放电加工机床切屑去除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在工件上的放电加工机床切屑去除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放电加工机床切屑去除装置包括一具有适于放置在工件表面上的凸缘形状的下板、一从下板的内周边大致向上凸起以便在其上形成容纳加工油的空腔的上板以及安装在上板之一侧使空腔与外界相通的接管。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于安装在用放电电极进行放电加工中的工件的加工区域上且从所述放电电极和被放电电极加工的工件的加工部分之间的间隙中除去切屑的切屑去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具有适于放置在被加工工件的表面上的凸缘的下板;一从下板的内周边大致向上凸起且具有形成了一个空腔的内表面的上板;一适于与间隙相通且以一定压力向间隙供给加工油的加工油室,由于在放电加工时放电电极穿过上板和下板,所以所述加工油室由所述空腔和暴露于空腔中的放电电极的外表面部分所形成;以及一适于与加工油室相通且从加工油源将一定压力的加工油供给加工油室的接管。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于安装在用放电电极进行放电加工中的工件的加工区域上且从所述放电电极和被放电电极加工的工件的加工部分之间的间隙中除去切屑的切屑去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具有适于放置在被加工工件的表面上的一凸缘和允许放电电极从其中穿过的一切除部分的下板;一从下板的内周边大致向上凸起且具有形成一空腔的一内表面和允许放电电极从其中穿过的一切除部分的上板;一适于与间隙相通且以一定压力向间隙供给加工油的加工油室,由于在放电加工时放电电极穿过上板的所述切除部分和下板的所述切除部分,所以所述加工油室由所述空腔和暴露于空腔中的放电电极的外表面部分所形成;以及一适于与加工油室相通且从加工油源将一定压力的加工油供给加工油室的接管。通过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显示现有放电加工机床中用于除去切屑的一种方式的剖视图;图2是安装在工件上的本专利技术的切屑去除装置之一例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垂直剖视图;图4是显示用图2和图3所示的切屑去除装置进行放电加工的一种方式的垂直剖视图;图5是显示图3所示的切屑去除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垂直剖视图;图6是显示用图5所示的切屑去除装置进行放电加工的一种方式的垂直剖视图;图7是显示用本专利技术的切屑去除装置的又一实施例进行放电加工的一种方式的垂直剖视图;图8是类似于图7的剖视图,这显示用本专利技术的切屑去除装置的再一实施例进行放电加工的一种方式。现在,结合图2至8,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放电加工机床切屑去除装置。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切屑去除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在这一图中,切屑去除装置用标号“2”表示且在工件W上安装到位,用于放电加工工件W。图3是图2所示的切屑去除装置2的剖视图。参见图3,切屑去除装置2包括一适于固定在工件W之表面上的四边形凸缘形状的下板3和一从下板3的内周边大致垂直凸起的倒放碟子形的上板4。在上板4内,形成一用作加工油室的空腔6,下面将对其进行描述。在上部,例如在上板4的靠近下板3的一个角处,固定安装一与空腔6相通的接管5,用于把加工油供入空腔6。如图2所示,切屑去除装置2固定在工件W的上表面上,且使其远离接管5的那一侧置于放电电极T之下,加工时,切屑去除装置2的这一侧面被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向下运动的放电电极T除去或切除。在图2中,切除部分大致对应于虚线圆的半圆部分。参见图4,本专利技术的切屑去除装置2显示为安装在承受放电加工的工件W的上表面上,图4也显示出为了接纳放电电极T上板4的远离接管5的那一部分被放电电极T切除、进而工件W也被加工的状态,工件W的被加工部分的形状与放电电极T的形状相对应。在用本专利技术的切屑去除装置2进行放电加工的过程中,固定在工件W上的切屑去除装置2首先在加工油浴槽中受到向下移入油浴槽内的放电电极T的放电加工,由于放电加工,切屑去除装置上置于放电电极之下的那部分被除去或切除。随后,放电电极T到达工件W的上表面,接着对工件W进行放电加工。这时,切屑去除装置2的空腔6与暴露于空腔6内的放电电极T的表面和工件W的上表面一起形成一加工油室,加工油室处于几乎与周围油浴槽中的加工油相隔离的状态。如所指出的那样,接管5用作加工油室的入口,以便把加工油供入加工油室,为此,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屑去除装置,它适于安装在用一放电电极进行放电加工的工件的加工区域上且适用于从所述放电电极和被放电电极加工的工件的加工部分之间形成的间隙中除去切屑,所述装置包括:一具有一适于放置在被加工工件之表面上的凸缘的下板;一从下板的内周边 大致向上凸起且具有一形成一空腔的内表面的上板;一适于与鄣浊相通且以一定压力向间隙供给加工油的加工油室,由于放电加工时放电电极穿过上板和下板,所以所述加工油室由所述空腔和暴露于空腔内的放电电机的外表面部分构成;和一适于与加工油室相通且 从一加工油源将一定压力的加工油供给加工油室的接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容九
申请(专利权)人:李容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