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4310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溜槽、前减震簧、支架、振动器、电机、后减震簧、基座,支架固定在基座上,溜槽通过前减震簧和后减震簧安装在支架上,电动机驱动振动器,振动器和溜槽连接,所述溜槽与水平面的角度为18.5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机器本身不需要做大的改动即可明显提高传输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给料机
技术介绍
矿山用给料机在生产流程中,用于把块状、颗粒状物料给到受料装置中去,广泛用于冶金、煤矿、选矿等行业的破碎-筛分联合设备中。原先给料机设计的倾角为17°,传输效率不高,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显著提高传输效率的给料机。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给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溜槽、前减震簧、支架、振动器、电机、后减震簧、基座,支架固定在基座上,溜槽通过前减震簧和后减震簧安装在支架上,电动机驱动振动器,振动器和溜槽连接,所述溜槽与水平面的角度为18. 5度。18. 5度为最适合的角度,如果再增加的话会造成溜槽磨损加快,物料落下时可能造成输送带打穿损坏。本技术所述的溜槽的出料口端与水平面的角度为47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机器本身不需要做大的改动即可明显提高传输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本实施例该给料机,包括溜槽1、前减震簧2、支架3、振动器4、电机、后减震簧5、基座6,支架3固定在基座6上,溜槽I通过前减震簧2和后减震簧5安装在支架3上,电动机驱动振动器4,振动器4和溜槽连接,溜槽I与水平面的角度a为18. 5度。溜槽I的出料口端7与水平面的角度b为47度。虽然本技术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给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溜槽、前减震簧、支架、振动器、电机、后减震簧、基座,支架固定在基座上,溜槽通过前减震簧和后减震簧安装在支架上,电动机驱动振动器,振动器和溜槽连接,所述溜槽与水平面的角度为18. 5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溜槽的出料口端与水平面的角度为47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溜槽、前减震簧、支架、振动器、电机、后减震簧、基座,支架固定在基座上,溜槽通过前减震簧和后减震簧安装在支架上,电动机驱动振动器,振动器和溜槽连接,所述溜槽与水平面的角度为18.5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机器本身不需要做大的改动即可明显提高传输效率。文档编号B65G47/18GK202828860SQ201220165459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8日专利技术者徐益飞, 王建良, 陆叶佳, 沈其华, 李国建 申请人:海盐县通惠地质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给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溜槽、前减震簧、支架、振动器、电机、后减震簧、基座,支架固定在基座上,溜槽通过前减震簧和后减震簧安装在支架上,电动机驱动振动器,振动器和溜槽连接,所述溜槽与水平面的角度为18.5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益飞王建良陆叶佳沈其华李国建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县通惠地质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