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钻布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0052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筒钻布齿装置,用于确定截齿在筒钻上的位置,包括夹具和调节组件,所述夹具包括用于将所述调节组件固定在所述筒钻上的第一夹具和用于将所述截齿固定在所述调节组件上的第二夹具,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截齿齿尖相对于所述筒钻端面的高度的齿尖高度调节件,所述齿尖高度调节件包括竖直设置的调节杆和水平设置的横臂,所述第一夹具连接在所述调节杆的下部,所述横臂可沿所述调节杆上下移动的连接在调节杆上,所述第二夹具设置在所述横臂上。借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筒钻布齿装置,可以调节截齿的回转直径、齿尖高度、掘进角和偏角,进而实现截齿的精确定位;而且便于工人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钻布齿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夹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筒钻布齿装置。
技术介绍
旋挖钻机筒钻的截齿的布齿质量直接影响到旋挖钻机施工的效率以及截齿的寿 命,进而影响施工的成本,因此,提高筒钻的布齿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筒钻上截齿的 布齿方式涉及多个位置参数,包括截齿的回转直径、齿尖高度,掘进角和偏角,而且对于外 齿、中齿和内齿来说,这些参数也不一样。在实际生产中,提高筒钻的布齿质量也就是要提 高布齿时这四个位置参数的精度。但是,目前,在筒钻布齿焊接过程中,对于截齿在筒钻上的布置,基本依靠工人的 经验,采用手动定位的方法布齿,这种人工布齿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人工布齿方式借助于目测和简单的卷尺,难以实现截齿的精确定位,有时会出 现较大的误差。2、不同经验的工人布齿的质量不一样,同一工人在不同工作时间的布齿质量也有 差别,这些因素直接导致筒钻质量参差不齐,一致性较差。3、由于布齿过程涉及定位参数比较多,各个参数之前很难协调一致,所以人工布 齿的工作效率比较低,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筒钻布齿装置,以实现截齿的精确定位,并提 高工作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筒钻布齿装置,用于确定截齿在筒钻上的位置,包括夹具和调节组件,所述夹 具包括用于将所述调节组件固定在所述筒钻上的第一夹具和用于将所述截齿固定在所述 调节组件上的第二夹具,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截齿齿尖相对于所述筒钻端面的 高度的齿尖高度调节件,所述齿尖高度调节件包括竖直设置的调节杆和水平设置的横臂, 所述第一夹具连接在所述调节杆的下部,所述横臂可沿所述调节杆上下移动的连接在调节 杆上,所述第二夹具设置在所述横臂上。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截齿的掘进角的掘进角调节件,所 述掘进角调节件包括至少一根弯杆,所述弯杆的上端呈竖直状态连接在所述横臂上,所述 第二夹具设置在所述弯杆的下端上。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截齿的回转直径的回转直径调节 件,所述回转直径调节件包括定位板和滑杆,所述定位板上沿所述筒钻直径方向设有滑槽, 所述滑杆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定位板垂直连接在所述弯杆的下端,所述第二 夹具设置在所述滑杆上。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上沿所述滑槽设有定位标识或刻度尺。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截齿相对于中齿的偏转角度的偏角 调节件,所述偏角调节件包括侧板和定位装置,所述侧板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滑杆上且转动 轴与所述滑槽垂直,且所述侧板下端与所述第二夹具连接,所述定位装置为确定所述侧板 相对于所述滑杆转动位置的装置。进一步的,所述侧板通过吊耳和转动轴与所述滑杆可转动连接,所述吊耳固定连 接在所述滑杆上,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吊耳固定连接,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侧板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量角器和指针,所述量角器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板上, 所述指针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扇形板和定位销,所述扇形板上设有多个定位孔,且 所述扇形板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定 位销通过所述通孔和定位孔固定所述侧板与所述转动轴的相对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具为开口朝下的U形定位爪。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具为与所述截齿外圆适配的环形卡套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借助本技术所述的筒钻布齿装置,可以调节截齿的回转直径、齿尖高度、掘 进角和偏角,进而实现截齿的精确定位;2、本技术所述的筒钻布齿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便于工人 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3、本技术所述的筒钻布齿装置操作的重复性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提 高产品规格的一致性;4、本技术所述的筒钻布齿装置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夹具以满足不同规格筒 钻的布齿需求。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 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 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筒钻布齿装置布置截齿时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筒钻布齿装置布置截齿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筒钻布齿装置布置截齿时的另一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截齿,2_筒钻,3_定位爪,4_卡套,5_调节杆,6_横臂,7_第一弯杆,8_第二弯 杆,9-滑杆,10-定位板,11-刻度尺,12-吊耳,13-转动轴,14-侧板,15-量角器,16-指针, 17-扇形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 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至图3即为本技术的相关附图,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筒钻布齿装置包括夹具和调节组件,该夹具包括用于将该调节组件固定在该筒钻2上的第一夹具和用 于将截齿I固定在该调节组件上的第二夹具,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夹具为开口朝下的U形定 位爪3,第二夹具为与截齿I外圆适配的环形卡套4。该调节组件包括用于调节该截齿I 齿尖相对于该筒钻2端面的高度的齿尖高度调节件、用于调节该截齿掘进角的掘进角调节 件、用于调节该截齿回转直径的回转直径调节件和用于调节截齿I的外齿或是内齿相对于 中齿的偏转角度的偏角调节件。该齿尖高度调节件包括竖直设置的两个调节杆5和一个水平设置的横臂6,该定 位爪3螺接在该调节杆5的下部,该横臂6的两端分别螺接在两个调节杆5的顶部,并可通 过螺母沿该调节杆5上下调节高度。该掘进角调节件包括第一弯杆7和第二弯杆8两根弯杆,这两根弯杆的弯折角度 即为截齿I的掘进角加上90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弯杆7和第二弯杆8的上端左右分布 垂直连接在所述横臂6上,且第一弯杆7的长度短于第二弯杆8的长度。该回转直径调节件包括定位板10、滑杆9和刻度尺11,该定位板10上沿该筒钻2 直径方向设有滑槽,该滑杆9可滑动的设置在该滑槽内,在该定位板10上沿滑槽设有定刻 度尺11,该定位板10垂直连接在两个弯杆的下端。该偏角调节件包括吊耳12、转动轴13、两个侧板14和定位装置,该吊耳12固定连 接在该滑杆9上,该转动轴13与该吊耳12固定连接,且该转动轴13与该侧板14可转动连 接,这样即可使侧板14可转动连接在该滑杆9上且转动轴13与该滑槽垂直。该定位装置 为确定该侧板14相对于该滑杆9转动位置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包括设在一 侧侧板14上的量角器15和指针16以及设在另一侧侧板14上的扇形板17和定位销,该量 角器15固定连接在该侧侧板14上,指针16固定连接在该侧的转动轴13上;该扇形板17 与该侧转动轴13固定连接,在该侧侧板14上设有与该定位孔对应的通孔,将定位销插入通 孔和定位孔就可以固定侧板14与转动轴13的相对位置。卡套4就垂直连接在两个侧板14 的下端。本实施例所述的筒钻布齿装置,当工人调试好参数后,即可用卡套4套住截齿1, 并用其它辅助装置如螺钉等锁紧,然后再将两个定位爪3固定在筒钻2筒体的合适位置上, 使截齿I正好落在要焊接截齿I的缺口上,然后用电焊固定住截齿1,即可将筒钻布齿装置 拆下,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筒钻布齿装置,用于确定截齿(1)在筒钻(2)上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和调节组件,所述夹具包括用于将所述调节组件固定在所述筒钻(2)上的第一夹具和用于将所述截齿(1)固定在所述调节组件上的第二夹具,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截齿(1)齿尖相对于所述筒钻(2)端面的高度的齿尖高度调节件,所述齿尖高度调节件包括竖直设置的调节杆(5)和水平设置的横臂(6),所述第一夹具连接在所述调节杆(5)的下部,所述横臂(6)可沿所述调节杆(5)上下移动的连接在所述调节杆(5)上,所述第二夹具设置在所述横臂(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卫东水俊峰杨兆禹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