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管混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8701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管混匀器,该装置包括电机(1)、减速器(2)、支架(3)和混匀盒(4),其中,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减速器(2),减速器(2)的输出轴端部架装在支架(3)上,混匀盒(4)的两端与减速器(2)的输出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机器代替人工对离心管进行混匀,减少了人工操作,因此可以大大提供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小型实验室配备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物实验仪器领域,涉及一种离心管混匀器
技术介绍
在生物实验中,经常需要将离心管内的物料进行混合,以前通用的做法是人工操作,此种方法针对单个或者少数样品即可应付,但对于大批量实验则无法胜任。例如,在植物实验中,提取植物DNA的实验中,经常需要将几百个离心管混匀,如果单个操作,将大大降低实验的效率。由于现在实验室中有通用的离心管托板,上面的小孔数目不等,实验人员可以将多个离心管插入到离心管托板上,再覆盖上一个离心管托板对离心管进行固定,反复颠倒混匀即可。此种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但仍然需要人工操作,浪费实验操作的时间,使提取时间加长。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通过机器对离心管进行混匀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管混匀器,解决目前实验室对与离心管混匀仍然需要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离心管混匀器,该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支架和混匀盒,其中,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轴端部架装在支架上,混匀盒的两端与减速器的输出轴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混匀盒的两端与输出轴之间为螺纹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1、本技术用机器代替人工对离心管进行混匀,减少了人工操作,因此可以大大提供工作效率;2、由于混匀盒与输出轴之间可以做成螺纹连接,混匀盒取下,因此可以将混匀盒做成不同的型号,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离心管,大大扩大了本技术的使用范围;3、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小型实验室配备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电机,2减速器,3支架,4混匀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离心管混匀器,该装置包括电机1、减速器2、支架3和混匀盒4,其中,电机I的输出端连接减速器2,减速器2的输出轴端部架装在支架3上,混匀盒4的两端与减速器2的输出轴相连接。电机I用于提供动力,减速器2用于将电机I的转速降低,通过输出轴输出,支架3的作用是托住输出轴,使其在支架3上旋转,混匀盒4用于盛放待混匀的离心管和离心管托板。由于实验室中离心管的型号大小不一,因此需要根据离心管的型号设计混匀盒4,混匀盒4的两端与输出轴之间为螺纹连接,因此,混匀盒4可以从输出轴上取下,随时更换适合离心管的混匀盒4,方便应用。使用时,将装好物料的离心管顺次放置在离心管托板上,打开混匀盒4,将离心管托板和离心管一起放入混匀盒4,盖好混匀盒4,然后启动电机1,电机I通过减速器2带动输出轴旋转,从而混匀盒4也一起旋转,对盒内的离心管进行混匀。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操作,省时省力。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管混匀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电机(1)、减速器(2)、支架(3)和混匀盒(4),其中,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减速器(2),减速器(2)的输出轴端部架装在支架(3)上,混匀盒(4)的两端与减速器(2)的输出轴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管混匀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电机(I)、减速器(2)、支架(3)和混匀盒(4),其中,电机(I)的输出端连接减速器(2),减速器(2)的输出轴端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春刘振东王利伟尹昌斌杨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