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运动游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819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运动游艺机,包括有固定地面的底转塔,在底转塔上装有可相对其在水平方向转动的柱底,在底转塔上固定有驱动柱底相对底转塔进行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在柱底上固定有导轨立柱,导轨立柱包括竖直立柱及固定在竖直立柱上的倾斜立柱,在导轨立柱外套设有沿其升降的中间转塔,中间转塔包括轮架和相对轮架水平转动的固定筒,在轮架与柱底之间装有可驱动轮架升降的升降机构,在轮架上固定有驱动固定筒相对轮架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在固定筒四周设置有多个成伞形布置的大臂,在大臂的尾端通过活动连接有可相对大臂转动的转臂,在大臂上固定有驱动转臂摆动的第三驱动电机,在转臂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可相对转臂转动的座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种运动组合、更加刺激好玩、具有互动性的游艺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运动游艺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运动游艺机。现有“飓风飞椅”集旋转、升降、变倾角等多种运动形式于一体的游艺机。当伞形转盘和中间转台错位旋转时,塔身徐徐上升,塔身上升至一定高度时转盘开始出现倾斜,飞椅呈波浪荡漾状绕设备旋转中心运动,由于伞形转盘和中间转台错位旋转,飞椅在运行过程中的最高点及最低点的位置均不断变化。使坐在飞椅上的乘客感觉在空中飞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刺激性。但这种具有一定规律的运动形式较为单一,且不利于游客的互动。目前,随着人们对娱乐的要求不断提高,这种较为单调的“飓风飞椅”越来越不能满足喜欢寻求新刺激、新玩法、互动性强的游玩者的需求。本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多种运动组合、更加刺激好玩、具有互动性的游艺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地面的底转塔14,在底转塔14上装有可相对其在水平方向转动的柱底16,在底转塔14上固定有驱动柱底16相对底转塔14进行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143,在柱底16上固定有导轨立柱13,导轨立柱13包括竖直立柱131及固定在竖直立柱131上的倾斜立柱132,在导轨立柱13外套设有沿其升降的中间转塔12,中间转塔12包括轮架124和相对轮架124水平转动的固定筒123,在轮架124与柱底I之间装有可驱动轮架124升降的升降机构15,在轮架124上固定有驱动固定筒123相对轮架124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127,在固定筒123四周设置有多个成伞形布置的大臂11,在大臂11的尾端通过活动连接有可相对大臂11转动的转臂2,在大臂11上固定有驱动转臂2摆动的第三驱动电机216,在转臂2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可相对转臂2转动的座舱3。所述大臂11与转臂2之间用第一回转支承211连接,所述转臂2包括臂体24,大臂11与第一回转支承211内圈固定连接,臂体24与第一回转支承211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16通过固定在其输出轴的小齿轮214与回转支承211外圈齿轮啮合传动,在臂体24内装有使得座舱3始终相对大臂11作一致摆动的同步摆动调整装置200。所述同步摆动调整装置200包括固定在大臂11上伸入到臂体24内的的双链轮27和固定在座舱3上伸入到臂体24内的单链轮22,双链轮27的一个链轮通过一个链条26与一侧的单链轮传动,双链轮27的另一个链轮通过另一个链条26与另一侧的单链轮传动。在臂体24内设有对链条26涨紧的涨紧装置25,涨紧装置25包括摇臂242、拉杆248、涨紧链轮243 ;摇臂242 —端通过第一销轴241与臂体24铰接,拉杆248 —端通过第二销轴249与臂体24铰接,涨紧链轮243通过第三销轴247铰接在摇臂242另一端,在第三销轴247上设有供拉杆248另一端穿过的滑孔,在拉杆248端部螺纹连接有用于推动涨紧链轮243压紧链条26的调节螺母245。所述同步摆动调整装置200包括固定在大臂11上伸入到臂体24内的主锥齿轮281和固定在座舱3上伸入到臂体24内的副锥齿轮282,在臂体24内设有传动轴30,传动轴30的一端固定有与主锥齿轮281啮合的第一传动锥齿轮291,传动轴30的另一端固定有与副锥齿轮282啮合的第二传动锥齿轮292。所述臂体24与座舱3之间通过第二回转支承231活动连接,臂体24与第二回转支承231外圈之间通过螺栓232固定连接,座舱所述臂体24与座舱3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转臂24上通过螺栓234固定有轴承座235,在轴承座235的内设有前、后安装孔,在前、后安装孔内都装有轴承,在座舱3上固定有伸入并固定到轴承内的转轴310。在轴承座235前安装孔内装有由第一、二轴承236、237组成第一轴承组,在轴承座235的后安装孔内装有由第三、四轴承238、239组成第二轴承组,座舱3上的转轴310依次伸入并固定到四个轴承内。第一轴承236、第四轴承239为深沟球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第二轴承237、第三轴承238为推力球轴承或推力圆柱滚子轴承或推力圆锥滚子轴承或推力调心滚子轴承等。在轴承座235的前安装孔内装有第五轴承2312,在轴承座235的后安装孔内装有第六轴承2313,轴承座235两端分别用油封第一 2311及第二油封2314对轴承座内的润滑脂或润滑油进行密封,座舱3上的转轴310伸入并固定到两个轴承及两个油封内;第五、六轴承2312、2313为圆锥滚子轴承或角接触球轴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飓风飞椅”的基础上,取消吊椅及链条等,并增加一个旋转机构,使之与现有飓风飞椅主要结构组合构成多种运动形式组合的新型游艺机。使座舱上的乘客的运动轨迹为沿着绕设备中心的波浪线轨迹的切线方向作螺旋运动;同时,由于座舱相对伞形转盘作存在一定误差的平动,即座舱也随伞形转盘倾斜一定角度,在绕伞形转盘公转的过程中,座舱还呈前、右、后、左等有规律的倾斜变化。使运动方式变得更丰富,也使乘客得到更多方向的加速度体验。同时,同一座舱上的乘客之间及同一转臂上的两个座舱上的乘客之间可以建立一定的互动。使游客可得到完全不同感觉的新体验,增添游艺机的趣味性、刺激性、互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组合游艺机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从A向看去的结构图;图3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4是图1的b处放大图;图5是图2的c处放大图;图6是本组合游艺机的中间转塔上升至最高点的状态图;图7是本组合游艺机初始状态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同步摆动调整装置第一方实施方案结构图;图9是图8的从B向看去的结构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同步摆动调整装置第二方实施方案结构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大臂与转臂活动连接处的结构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转臂与座舱连接第一实施方案结构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转臂与座舱连接第二实施方案结构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转臂与座舱连接第三实施方案结构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涨紧装置实施方案的俯视图;图16是图15的A-A剖面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涨紧装置的结构图。参见图1-17,一种组合运动游艺机,包括有固定地面的底转塔14,在底转塔14上装有可相对其在水平方向转动的柱底16,在底转塔14上固定有驱动柱底16相对底转塔14进行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143,在柱底16上固定有导轨立柱13,导轨立柱13包括竖直立柱131及固定在竖直立柱131上的倾斜立柱132,在导轨立柱13外套设有沿其升降的中间转塔12,中间转塔12包括轮架124和相对轮架124水平转动的固定筒123,在轮架124与柱底I之间装有可驱动轮架124升降的升降机构15,在轮架124上固定有驱动固定筒123相对轮架124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127,在固定筒123四周设置有多个成伞形布置的大臂11,在大臂11的尾端通过活动连接有可相对大臂11转动的转臂2,在大臂11上固定有驱动转臂2摆动的第三驱动电机216,在转臂2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可相对转臂2转动的座舱3。参见图1-7,底转塔14与柱底16之间通过第三回转支承141活动连接,第三回转支承141的外圈通过螺栓固定在底转塔14上,第三回转支承141的内圈通过螺栓固定在柱底16上,固定在底转塔14的减速电机143通过与其输出轴连接一起的第一小齿轮142传动给第三回转支承141内圈,从而使驱动柱底16进行转动,固定在柱底16上的导轨立柱13、中间转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地面的底转塔(14),在底转塔(14)上装有可相对其在水平方向转动的柱底(16),在底转塔(14)上固定有驱动柱底(16)相对底转塔(14)进行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143),在柱底(16)上固定有导轨立柱(13),导轨立柱(13)包括竖直立柱(131)及固定在竖直立柱(131)上的倾斜立柱(132),在导轨立柱(13)外套设有沿其升降的中间转塔(12),中间转塔(12)包括轮架(124)和相对轮架(124)水平转动的固定筒(123),在轮架(124)与柱底(1)之间装有可驱动轮架(124)升降的升降机构(15),在轮架(124)上固定有驱动固定筒(123)相对轮架(124)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127),在固定筒(123)四周设置有多个成伞形布置的大臂(11),在大臂(11)的尾端通过活动连接有可相对大臂(11)转动的转臂(2),在大臂(11)上固定有驱动转臂(2)摆动的第三驱动电机(216),在转臂(2)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可相对转臂(2)转动的座舱(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地面的底转塔(14),在底转塔(14)上装有可相对其在水平方向转动的柱底(16),在底转塔(14)上固定有驱动柱底(16)相对底转塔(14)进行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143),在柱底(16)上固定有导轨立柱(13),导轨立柱(13)包括竖直立柱(131)及固定在竖直立柱(131)上的倾斜立柱(132),在导轨立柱(13) 外套设有沿其升降的中间转塔(12),中间转塔(12)包括轮架(124)和相对轮架(124)水平转动的固定筒(123),在轮架(124)与柱底(I)之间装有可驱动轮架(124)升降的升降机构 (15),在轮架(124)上固定有驱动固定筒(123)相对轮架(124)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127), 在固定筒(123)四周设置有多个成伞形布置的大臂(11 ),在大臂(11)的尾端通过活动连接有可相对大臂(11)转动的转臂(2),在大臂(11)上固定有驱动转臂(2)摆动的第三驱动电机(216),在转臂(2)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可相对转臂(2)转动的座舱(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11)与转臂(2) 之间用第一回转支承(211)连接,所述转臂(2)包括臂体(24),大臂(11)与第一回转支承 (211)内圈固定连接,臂体(24)与第一回转支承(211)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机 (216)通过固定在其输出轴的小齿轮(214 )与回转支承(211)外圈齿轮啮合传动,在臂体(24)内装有使得座舱3始终相对大臂11作一致摆动的同步摆动调整装置(2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摆动调整装置 (200 )包括固定在大臂(11)上伸入到臂体(24)内的的双链轮(27 )和固定在座舱(3 )上伸入到臂体(24)内的单链轮(22),双链轮(27)的一个链轮通过一个链条(26)与一侧的单链轮传动,双链轮(27)的另一个链轮通过另一个链条(26)与另一侧的单链轮传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运动游艺机,其特征在于在臂体(24)内设有对链条 (26)涨紧的涨紧装置(25),涨紧装置(25)包括摇臂(242)、拉杆(248)、涨紧链轮(243);摇臂(242 ) 一端通过第一销轴(241)与臂体(24)铰接,拉杆(248 ) 一端通过第二销轴(249 )与臂体(24 )铰接,涨紧链轮(243 )通过第三销轴(247 )铰接在摇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培章贾辽川申粤永凌世满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金马科技娱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