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用避难推车,包括有相互连结的水平底杆单元、后撑杆单元、推杆单元、斜杆单元以及躺置单元。水平底杆单元具有水平底杆,其前端部与后端部分别设有轮体与第一把手;后撑杆单元经由一连结单元与推杆单元连结;推杆单元的上端部设有一第二把手。依把手握持位置的不同,能改变梯用避难推车其以轮体或以水平底杆接触于一地面或楼梯各阶梯的顶角,用以顺利地于地面上滚动推动或于阶梯上滑行推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推车,特别是关于一种适于楼梯逃生使用的避难推车。
技术介绍
由于人为过失或天然因素,造成火灾及地震等灾害屡传不鲜。现在的房屋通常是高楼建筑,于发生该些人为或天然灾害时,利用楼梯逃生是最佳途径。若以电梯逃逸生,虽然较快,但由于随时有断电的可能,以致被困在电梯里面,反而危险。就一般行动自如的人而言,利用楼梯逃生并无困难。然而对于年长行动不便者或病患而言,由于行动迟缓,甚至无法行动,因此必须有他人协助逃生。协助行动不便者或病患(以下称称被救助者)逃生时,通常必须辅以必要的器材,以减轻救助者的负担,该些救助器材通常是以推车、轮椅或担架为之。然而,推车、轮椅于下楼梯时,其轮体是直落式地落击于楼梯的各个阶梯,造成被救助者不断地被上下震动而极度不适;而且,各高突的阶梯有时会卡陷于推车或轮椅的架体,使得推车或轮椅无法动弹。另就担架而言,必须以两位救助者前、后担抬,无法以一人单独协助被救助者脱困,造成救助人力无法被有效利用。因此,对于使用于楼梯的避难救助而言,已知的推车、轮椅及担架的应用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已知救助器材无法有效适用于楼梯以致应用性不佳的缺点,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楼梯逃生使用的梯用避难推车。根据上述的一目的,本技术的一方面是在提供一种梯用避难推车,包括有水平底杆单元、后撑杆单元、推杆单元、斜杆单元以及躺置单元。水平底杆单元具有相间隔的二水平底杆,该二水平底杆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杆,各水平底杆各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前端部与一后端部,各前端部的一侧各枢设有一轮体,各后端部各设有一第一把手;后撑杆单兀具有相间隔的二后撑杆,其各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底端部与一顶端部,各底端部分别与各水平底杆的后端部连结;推杆单元具有相间隔的二推杆,其各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下端部与一上端部,各下端部各以一连结单元分别与各后撑杆的顶端部连结,各上端部各设有一第二把手;斜杆单元具有相间隔的二斜杆,各斜杆各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各第一端部分别与各水平底杆的前端部连结,各第二端部分别与各连结单元连结,二斜杆于近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之间分别设有一第一横杆与一第二横杆;躺置单兀具有一躺垫与一束腹带,躺垫设于斜杆单元的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之间,束腹带设于该二斜杆之间。依把手握持位置的不同,能改变梯用避难推车以其轮体或以水平底杆接触于一地面或楼梯各阶梯的顶角,用以顺利地于地面上滚动推动或于阶梯上滑行推动,而以一位救助者即可独立地协助被救助者下楼梯逃生。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各水平底杆的底面于靠近其前端部及后端部分别设有一滑板与一止滑磨擦板,用以顺利地滑行于各阶梯的顶角,并具有止滑作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各水平底杆的前端部各形成一翘起部,该二翘起部之间设有一倾斜踏板。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斜杆各设有一扶把,作为被救助者的手部扶持之用。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各连结单元各包含有以一第一枢轴相互枢接连结的一第一连结件与一第二连结件,各第一连结件与各第二连结件分别设于各后撑杆的顶端部与各推杆的下端部;各该斜杆的第二端部各以一第二枢轴分别与各连结单元的第二连结件枢接连结;各斜杆的第一端部各以一第三枢轴分别与各水平底杆的前端部枢接连结;各后撑杆的底端部各以一第四枢轴分别与各水平底杆的后端部枢接连结。依此,使得推杆、斜杆、后撑杆及水平底杆可以分别以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及第四枢轴为轴而折合。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第一连结件具有一内Π型连结部,其具有位于相对 向的一第一内侧壁与一第二内侧壁,第二连结件具有一外Π型连结部,其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第一外侧壁与一第二外侧壁;第一外侧壁与第二外侧壁分别位于第一内侧壁与第二内侧壁的外侧,并以第一枢轴串穿枢接连结些侧壁。依此达成第一连结件与第二连结件之间的枢接连结。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外Π型连结部与内Π型连结部之间设有一锁定机构。用以使得推杆与后撑杆以及整体的梯用避难推车于使用时维持于一固定而不会随意转动的状态。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锁定机构包含有一锁定孔、一支承架、一押板、一弹簧与一插稍。锁定孔贯穿设于内Π型连结部的第二内侧壁;支承架设于第二外侧壁的外壁;押板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押压端与一动作端、以及位于该二端之间的一枢接部,该枢接部以一第五枢轴枢接连结于支承架;弹簧设于第二外侧壁的外壁与押板的押压端之间;一插梢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外端部与一内端部,外端部结合于押板的动作端,内端部穿过第二外侧壁所设的一通孔后,可抽离地插置于第二内侧壁的锁定孔。插梢依弹簧的弹力而突伸插置于锁定孔,达成梯用避难推车的锁定关系;插梢依押板的押压端的被押压而解除与锁定孔之间的锁定关系,梯用避难推车可被折合。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第一连结件的第二内侧壁的端部形成有朝向第一内侧壁的方向倾斜的倾斜导壁。用以导引插梢沿着该倾斜导壁而导入于锁定孔。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确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图1是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梯用避难推车的外观图;图2是绘示图1所示梯用避难推车于未显示其中躺垫单元时的外观图;图3是绘示图1所示梯用避难推车的侧视图;图4是绘示图2所示梯用避难推车其中A部连结单元及锁定机构的放大图;图5是绘示图4所示连结单元及锁定机构由另一侧所视的外观图;图6是绘示图5所示连结单元及锁定机构的折合动作示意图;图7是绘示图3所示梯用避难推车的使用示意图之一,显示于一地面推动的使用状态;图8是绘示图3所示梯用避难推车的使用示意图之二,显示于一楼梯推动的使用状态;图9是绘示图3所示梯用避难推车折合成一直向状态时的侧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水平底杆单元110:水平底杆111 :前端部112 :后端部113:翘起部120 :连接杆130 :轮体140 :第一把手150 :滑磨擦板160 :倾斜踏板170 :滑板200 :后撑杆单元210 :后撑杆211 :底端部212 :顶端部220:第四枢轴300 :推杆单元310:推杆311 :下端部312 :上端部320 :第二把手400 :斜杆单元410 :斜杆411 :第一端部412 :第二端部420 :第一横杆430 :第二横杆440 :扶把450 :第二枢轴460 :第三枢轴500 :躺置单元510 :躺垫520 :束腹带600 :连结单元610 :第一连结件611:内Π型连结部612:第一内侧壁613:第二内侧壁614:倾斜导壁620:第二连结件621:外Π形连结部622 :第一外侧壁623 :第二外侧壁624 :通孔630 :第一枢轴700:锁定机构710 :锁定孔720 :支承架 730 :押板731 :押压端 732 :动作端733 :枢接部 734 :第五枢轴740 :弹簧750 :插梢751 :外端部 752 :内端部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当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图1至图6是分别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梯用避难推车的外观图、省略部分构件的外观图、侧视图、部分放大图、部分构件的外观图及其折合动作示意图。如图所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梯用避难推车包括有一水平底杆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梯用避难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水平底杆单元,具有相间隔的二水平底杆,该二水平底杆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杆,各该水平底杆各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前端部与一后端部,各该前端部的一侧各枢设有一轮体,各该后端部各设有一第一把手;一后撑杆单元,具有相间隔的二后撑杆,各该后撑杆各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底端部与一顶端部,各该底端部分别与各该水平底杆的后端部连结;一推杆单元,具有相间隔的二推杆,各该推杆各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下端部与一上端部,各该下端部各以一连结单元分别与各该后撑杆的顶端部连结,各该上端部各设有一第二把手;一斜杆单元,具有相间隔的二斜杆,各该斜杆各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各该第一端部分别与各该水平底杆的前端部连结,各该第二端部分别与各该连结单元连结,该二斜杆于近该第一端部及该第二端部之间分别设有一第一横杆与一第二横杆;以及一躺置单元,具有一躺垫与一束腹带,该躺垫设于该斜杆单元的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之间,该束腹带设于该二斜杆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用避难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水平底杆单元,具有相间隔的二水平底杆,该二水平底杆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杆,各该水平底杆各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前端部与一后端部,各该前端部的一侧各枢设有一轮体, 各该后端部各设有一第一把手;一后撑杆单元,具有相间隔的二后撑杆,各该后撑杆各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底端部与一顶端部,各该底端部分别与各该水平底杆的后端部连结;一推杆单兀,具有相间隔的二推杆,各该推杆各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下端部与一上端部,各该下端部各以一连结单元分别与各该后撑杆的顶端部连结,各该上端部各设有一第 ~■把手;一斜杆单兀,具有相间隔的二斜杆,各该斜杆各具有位于相对向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各该第一端部分别与各该水平底杆的前端部连结,各该第二端部分别与各该连结单元连结,该二斜杆于近该第一端部及该第二端部之间分别设有一第一横杆与一第二横杆;以及一躺置单元,具有一躺垫与一束腹带,该躺垫设于该斜杆单元的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之间,该束腹带设于该二斜杆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用避难推车,其特征在于,各该水平底杆的底面于靠近该前端部及靠近该后端部分别设有一滑板及一止滑磨擦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用避难推车,其特征在于,各该水平底杆的前端部各形成一翘起部,该二翘起部之间设有一倾斜踏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用避难推车,其特征在于,各该斜杆各设有一扶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梯用避难推车,其特征在于,各该连结单元各包含有以一第一枢轴相互枢接连结的一第一连结件与一第二连结件,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永顺一,
申请(专利权)人:山永顺一,新武机械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