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自动多药注射装置,它包括注射动作控制器、药物储存装置、注射动作装置和注射动力装置四部分,其中,所述注射动作控制器固定在注射动作装置上,注射动作装置和注射动力装置分别与药物储存装置相连。该装置可接收无线信号或设备按钮指令,实施动作,由微电机驱动的空气压缩机实现不同注射药液的实时混合,定量定时注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时接收信号,实现对高危病人的保护,能快速地为病人注射药液,稳定可靠,便于随身携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自动多药注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药物注射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自动多药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医疗模式也逐渐成为了社会的医疗改革的热点。 对病人进行远程治疗装置已经能够让专业医疗人员对病人进行远程的手术治疗。但是,在移动医疗体系中缺乏一种能够在紧急状态下,能够对病人进行紧急处理的执行机构。病人在发病时,仍然需要通过人为服用或者注射急救类药物来进行自救。现有的注射器无法满足自动注射的实时性与可靠性要求。比如用于胰岛素注射的无针注射器,需要借助人力的推送,而一般的自动注射器则存在着体积庞大,不易携带的缺点。另外,现有的注射器只能满足单一药物的注射,无法满足需要在注射前稀释或多种药物混合后进行注射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自动多药注射装置及注射方法。本注射装置及注射方法不仅易于配带,并且具备安全可靠的特点。此注射装置通过接受过安装培训人员对病人进行安装配带,在病人发病时,使病人能够利用无线远程的操作或者预置的设定为病人进行自动的注射治疗,而且基于此装置的注射方法还能够满足多药配比混合注射的特殊要求。该装置所有体积小、易配带、可定时、定量、定速自动注射药物的功能。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便携式自动多药注射装置,它包括注射动作控制器、药物储存装置、注射动作装置和注射动力装置四部分,其中,所述注射动作控制器固定在注射动作装置上,注射动作装置和注射动力装置分别与药物储存装置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注射动作控制器包括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控制单元和触屏显示控制面板,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和触屏显示控制面板均与控制单元相连;药物储存装置包括弹性护垫、注射器固定带、两个注射液带和两个隔离塞,两个注射液带均位于注射器固定带的上表面,弹性护垫位于注射器固定带的下表面,每个注射液带内置有一隔离塞;注射动作装置包括注射针头、两个电磁阀门9、密封橡皮、上弹片、下挡片、和注射壳体;密封橡皮固定于注射壳体内壁顶部,注射针头的尾部与上弹片固定,另一端穿过下挡片中心的孔;上弹片和下挡片的两端分别相连,并固定于注射壳体的内壁上;两个电磁阀门分别固定在注射壳体上部,注射动作装置通过两个电磁阀门分别与两个注射液带连接;所述注射动力装置主要由空气压缩机和密封连接装置相连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注射命令的无线信号,可由注射控制器控制将注射液进行混合后,实现以预设的速度注射到人体肌肉。本技术可以实时接收信号,实现对高危病人的保护,能快速地为病人注射药液,稳定可靠,便于随身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装置整体的纵向剖面图;图2是装置整体俯视图;图3是装置整体仰视图;图4是待注射状态注射动作装置3示意图;图5是注射状态注射动作装置3示意图;图中,注射动作控制器1、药物储存装置2、注射动作装置3、注射动力装置4、弹性护垫5、隔离塞6、密封橡皮7、混液腔8、电磁阀门9、上弹片10、下挡片11、注射口 12、针头中部13、注射壳体14、注射针头15、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6、控制单元17、触屏显示控制面板 18、注射液带19、注射固定带20、空气压缩机21、密封连接装置2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参照附图1 5,整个装置包括注射动作控制器1、药物储存装置2、注射动作装置 3、注射动力装置4四部分,注射动作控制器I固定在注射动作装置3上,注射动作装置3和注射动力装置4分别与药物储存装置2相连。注射动作控制器I包括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6、控制单元17和触屏显示控制面板 18,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6和触屏显示控制面板18均与控制单元17相连;药物储存装置2 包括弹性护垫5、注射器固定带20、两个注射液带19和两个隔离塞6,两个注射液带19均位于注射器固定带20的上表面,弹性护垫5位于注射器固定带20的下表面,每个注射液带 19内置有一隔离塞6 ;注射动作装置3包括注射针头15、两个电磁阀门9、密封橡皮7、上弹片10、下挡片11、和注射壳体14 ;密封橡皮7固定于注射壳体14内壁顶部,注射针头15的尾部与上弹片10固定,另一端穿过下挡片11中心的孔;上弹片10和下挡片11的两端分别相连,并固定于注射壳体14的内壁上;两个电磁阀门9分别固定在注射壳体14上部,注射动作装置3通过两个电磁阀门9分别与两个注射液带19连接。注射动力装置4主要由空气压缩机21和密封连接装置22相连组成。参照图1,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6和触屏显示控制面板18均与控制单元17相连,控制单元17收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6解码的无线指令后,一方面可将指令显示于触屏显示控制面板18上,另一方面根据指令对注射动作装置3和注射动力装置4发出相应的动作和启动指令,控制单元17中内置可充电电源。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6可采用通用wifi发射接收装置来实现,控制单元17可采用ARM系统芯片实现,控制面板18可采用电容式或电阻式触屏。在注射动作控制器I下方的是注射动作装置3,其两端由电磁阀门9来控制注射液的流入,混液腔8在待注射状态下为真空,因此中间的密封橡皮7与上弹片10由于空气压力能够紧密相抵,保证密封。其中,上弹片10与针头15在尾部是一体结构,针头15在注射前位于注射壳体14内,注射壳体14末端为注射口 12,注射口 12上的薄膜为可更换可刺破结构。在注射结束后,注射针头15完成注射后可在针头中部13与上弹片10分尚,可进打更换。注射动力装置4由空气压缩机21、密封连接装置22构成,空气压缩机21的通气孔直接与密封连接装置22相连,药物储存装置2在安装后,与密封连接装置构成密封空间,空气压缩机21可通过空气的注入和抽取实现对注射液的注射和注射前的准备(主要是使混液腔8达到真空状态)。(其中,空气压缩机21可采用美国GAST无油微型空气压缩机。)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1、针头安装。将新针头与上弹片10—体的针头后半部进行连接,通过反向注气检查是否密封。确认密封后,对针头注射壳体14进行消毒处理,消毒结束后,在注射口 12上贴上薄膜,进行密封。2、药品安装与装置配带。将装有需注射的药物的特制药品带,先将其前端与注射动作装置3的注入口外围紧密相抵,再将其后端与注射动力装置4的密封连接装置22连接。确认连接无误后,特制药品带固定于固定带上。通过调节固定带的长短,由医务人员或专业人员将装置配带在需要注射的部位。3、在触屏控制面板上或通过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接收信号对注射药品种类、注射速度、注射量进行预设,事先由控制单元17计算得到控制指令。4、注射动作开始。由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或触屏控制面板发出的注射指令,由控制单元17首先控制注射动作装置3中的电磁阀打开,药品由于混合腔中的真空状态涌入,在混合腔中混合。注射时,注射液流入混液腔8,同时,上弹片10受空气压力,与密封橡皮7分离,混合后的注射液从针头涌出(排空气),然后针头刺破注射口 12处薄膜,进入注射部位。此时,空气压缩机21启动,注入空气速度为vl,设注射前混合腔的体积为VI,注射后混合腔体积为V2,则启动时间为t= (V2-Vl)/vl,而设针头中空气为V3,则需满足V3/ vl<t/2,以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自动多药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注射动作控制器(1)、药物储存装置(2)、注射动作装置(3)和注射动力装置(4)四部分;其中,所述注射动作控制器(1)固定在注射动作装置(3)上,注射动作装置(3)和注射动力装置(4)分别与药物储存装置(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自动多药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注射动作控制器(I)、药物储存装置(2)、注射动作装置(3)和注射动力装置(4)四部分;其中,所述注射动作控制器(I)固定在注射动作装置(3)上,注射动作装置(3)和注射动力装置(4)分别与药物储存装置(2) 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便携式自动多药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动作控制器(I)包括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6)、控制单元(17)和触屏显示控制面板(18),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16)和触屏显示控制面板(18)均与控制单元(17)相连;所述药物储存装置(2)包括弹性护垫(5)、注射器固定带(20)、两个注射液带(19)和两个隔离塞(6),两个注射液带(19) 均位于注射器固定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濬,陈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