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永国专利>正文

奶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761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奶瓶,所述奶瓶包括:瓶体,瓶体具有上瓶颈及下瓶颈;上瓶盖,适于可拆卸安装至上瓶颈;奶嘴,所述奶嘴固定在上瓶盖与上瓶颈之间;下瓶盖,适于可拆卸安装至下瓶颈;导气组件,所述导气组件固定在下瓶颈与下瓶盖之间;所述导气组件包括弹性隔片及基座,所述弹性隔片可拆卸安装于基座上;所述弹性隔片可在密封位置与非密封位置之间移动;弹性隔片处于密封位置时,弹性隔片阻隔奶液从瓶底流出瓶外;弹性隔片处于非密封位置时,外界空气通过瓶体、下瓶盖、弹性隔片以及基座之间形成的空气通道进入瓶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奶瓶可消除瓶体内负气压,降低奶液中维生素的流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奶瓶
技术介绍
传统的奶瓶由瓶体、瓶盖以及奶嘴组成,奶瓶除了奶嘴上的小孔之外都是紧密密封的,在婴儿吮吸奶液时,瓶内的奶液体积减少,空气体积增大。然而,外界空气无法进入奶瓶,瓶内产生负气压。瓶内形成负气压后,增 加奶液从奶嘴流出的阻力,从而迫使婴儿费力地吮吸以获取奶液。当瓶内形成较大负气压后,外界空气容易随呼吸进入奶瓶内,使奶瓶中产生大量气泡。这些含有气泡的奶被婴儿吸吮进入腹内,吸入腹内的气体累积达一定数量后,婴儿就会出现吐奶现象,而且在胃和消化道中过量的空气会造成腹痛。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极容易被氧化流失。而当维生素C含量降低至一定程度后,维生素A和E也开始流失。外界空气从奶嘴上的小孔进入瓶体的过程中,空气与奶液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奶液中维生素A、C、E含量明显减低,甚至完全流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96197215. 7的技术专利提出一种具有通气装置的奶瓶。该通气装置包括一储液管,该储液管在其上一端与一通向大气的通气管道相通,其下一端向下延伸至靠近瓶底位置。奶瓶处于喂奶姿势时,所述储液管下一端以及通气管道上通气孔位于液面之上,通气管道与储液管将瓶内空气与外界连接,从而防止吮吸奶液时瓶内产生负气压。为了保证奶瓶处于喂奶姿势时,所述通气孔位于液面之上,瓶体内奶液不能超过所设定的液位线,这使奶瓶内空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即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奶瓶。它可以防止在吮吸奶液时瓶内形成负气压以及产生气泡,而且这种奶瓶容易清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奶瓶,其中包括瓶体,用于容纳一定量的奶液以供饮用,瓶体具有上瓶颈及下瓶颈;上瓶盖,适于可拆卸安装至上瓶颈;奶嘴,帮助婴儿吮吸瓶体内奶液,奶嘴固定在上瓶盖与上瓶颈之间;下瓶盖,适于可拆卸地安装至下瓶颈;导气组件,当瓶体处于喂养姿态时,导气组件将外界空气与瓶体内空气导通,导气组件固定在下瓶颈与下瓶盖之间。所述导气组件包括弹性隔片及基座,所述弹性隔片可拆卸安装于基座上。所述弹性隔片可在密封位置与非密封位置之间移动。瓶体内液体压力作用于弹性隔片时,弹性隔片处于密封位置,弹性隔片阻隔奶液流至奶瓶的空气通道内。所述空气通道可将瓶体空气与外界空气连通。瓶体处于喂养姿态时,弹性隔片由于其自身重力、弹性回复力以及因婴儿吮吸奶液导致施加于隔片的真空使弹性隔片处于非密封位置。外界空气通过导气组件的空气通道进入瓶内,从而消除瓶体内负气压。本技术奶瓶,其导气组件位于瓶体底部,外界空气从瓶体底部进入瓶体。一方面,瓶内不会产生气泡,即婴儿在吸吮瓶体内奶液时,不会将空气吸入体内,进而防止婴儿出现吐奶、发生腹痛等现象。另一方面,空气与瓶内奶液接触面积及接触时间短,可降低奶液中被空气氧化而流失的维生素A、C、E。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A部局部放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容纳奶液且处于喂养姿态的剖视图。图5为图4的B部局部放大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为图6的C部局部放大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0为图9的D部局部放大视图。图11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容纳奶液且竖直放置的剖视图。图12为图11的E部局部放大视图。图13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容纳奶液且处于喂养姿态的剖视图。图14为图13的F部局部放大视图。图15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6为图15的G部局部放大视图。图17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中基座的立体图。图18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容纳奶液且竖直放置的剖视图。图19为图18的H部局部放大视图。图20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容纳奶液且处于喂养姿态的剖视图。图21为图20的I部局部放大视图。图22为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3为图22的J部局部放大视图。图24为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中弹性隔片的立体图。瓶体I 奶嘴2 上瓶盖3导气组件4 下瓶盖5 弹性隔片6、9基座7、8 上瓶颈11 下瓶颈12分段式外螺纹13、33 固定部21 环形上部31裙部32 第一空腔41 第一间隙42第三通孔51 圆形上部61 环形周缘62第二通孔63 第一凹槽64 弹性膜65环形柱66 第二空腔67 底板71限位钉72 第一通孔73 锥形上部74圆柱形下部75 第二凹槽76 环形基板81环形肋82 第二间隙90 基部91管状杆92 覆盖端93 周缘94固定密封环95 第四通孔96 空心穹顶97环形肩部98 连接杆9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在接下来的说明中所用到的一些术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非限制性。描述中诸如“高”、“低”、“左”、“右”等词汇是为了指示附图中的方向。图1至图5示出了依据本技术所披露的第一实施例的奶瓶。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奶瓶包括瓶体1,用于接纳和保持一定量的奶液以供饮用,瓶体I具有敞开的上瓶颈11及敞开的下瓶颈12。所述瓶体I总体上为圆柱形且绕中心轴对称。上瓶颈11与下瓶颈12上均设置有两段分段式外螺纹13。采用分段式外螺纹可方便对螺纹进行清洗,瓶体I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如聚丙烯、聚醚砜树脂、聚亚苯基砜或玻璃;奶嘴2,帮助婴儿吮吸瓶体I内奶液,奶嘴2包括具有径向延伸的固定部21,固定部21位于上瓶盖3与上瓶颈11之间。所述奶嘴2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如硅胶、热塑性聚氨酯或天然橡胶;上瓶盖3,适于可拆卸地安装至上瓶颈11,可将奶嘴2固定在上瓶盖3与上瓶颈11之间。所述上瓶盖3包括环形上部31和从上部向下延伸的周向裙部32。环形上部31内径与奶嘴2固定部21的内径大小相等,即奶嘴2 —部分可通过环形上部31。所述周向裙部32内侧设置有四段分段式外螺纹33,以便可拆卸地与上瓶颈11的分段式外螺纹13配合,上瓶盖3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如聚丙烯、聚醚砜树脂或聚亚苯基砜;导气组件4,所述导气组件4包括弹性隔片6及基座7。所述弹性隔片6可拆卸地安装在基座7上。所述弹性隔片6可由任何合适的弹性材料制成,如硅胶、热塑性聚氨酯或天然橡胶,基座7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如聚丙烯、聚醚砜树脂或聚亚苯基砜;下瓶盖5,适于可拆卸地安装至下瓶颈12,可将导气组件4固定在下瓶颈12与下瓶盖5之间。所述下瓶盖5总体上与上瓶盖3相同。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基座7包括圆形底板71及设于圆形底板71中心位置的限位钉72。所述圆形底板71的外径与下瓶颈12的外径相等,通过下瓶盖5将基座7固定在下瓶颈12下部。为了加强圆形底板71与下瓶颈12之间的密封效果,所述下瓶颈12与圆形底板71之间还设有环形密封圈(图中未画出),所述环形密封圈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如硅胶、热塑性聚氨酯或天然橡胶。应理解,所述环形密封圈可以不是单一元件,例如可以通过二次包胶成型工艺或其他工艺将环形密封圈与基座7制为一件式。所述环形密封圈外径与下瓶颈12外径相同,环形密封圈内径与下瓶颈12内径相同。所述限位钉72包括锥形上部74以及圆柱形下部75,其中,锥形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奶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瓶体具有上瓶颈及下瓶颈;上瓶盖,适于可拆卸安装至上瓶颈;奶嘴,所述奶嘴固定在上瓶盖与上瓶颈之间;下瓶盖,适于可拆卸安装至下瓶颈;导气组件,所述导气组件固定在下瓶颈与下瓶盖之间;所述导气组件包括弹性隔片及基座,基座覆盖于下瓶颈,所述弹性隔片可拆卸安装于基座上;所述弹性隔片可在密封位置与非密封位置之间移动;弹性隔片处于密封位置时,弹性隔片阻隔奶液从瓶底流出瓶外;弹性隔片处于非密封位置时,外界空气通过瓶体、下瓶盖、弹性隔片以及基座之间形成的空气通道进入瓶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奶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瓶体具有上瓶颈及下瓶颈;上瓶盖,适于可拆卸安装至上瓶颈;奶嘴,所述奶嘴固定在上瓶盖与上瓶颈之间;下瓶盖,适于可拆卸安装至下瓶颈;导气组件,所述导气组件固定在下瓶颈与下瓶盖之间;所述导气组件包括弹性隔片及基座,基座覆盖于下瓶颈,所述弹性隔片可拆卸安装于基座上;所述弹性隔片可在密封位置与非密封位置之间移动;弹性隔片处于密封位置时,弹性隔片阻隔奶液从瓶底流出瓶外; 弹性隔片处于非密封位置时,外界空气通过瓶体、下瓶盖、弹性隔片以及基座之间形成的空气通道进入瓶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隔片包括上部和由上部向下延伸的弹性膜,当奶瓶处于直立状态时,所述弹性膜受奶液的压力压迫于所述基座时,所述弹性膜处于密封位置;当奶瓶处于预定范围内的倾斜状态时,所述弹性膜处于非密封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圆形底板、设于圆形底部的第一通孔、设于基座下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一端位于基座外侧边缘,一端与第一通孔相接;所述弹性隔片包括圆形上部、从圆形上部向下延伸的环形周缘;所述弹性膜位于环形周缘外侧;所述弹性隔片与基座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第一空腔下方; 所述弹性膜与圆形底板上表面形成第二空腔;环形周缘下端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将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连通;所述下瓶盖与下瓶颈之间的螺纹间隙、第二凹槽、第一通孔、第一空腔、第一凹槽以及第二空腔组成所述空气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气体的流通,并可阻挡液体的流通。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永国
申请(专利权)人:庞永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