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L”型挡板滚筒式炒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758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L”型挡板式滚筒炒药机,解决了现有炒药机翻炒效果差、加热不均匀、耗能高等一系列问题,内置“L”型挡板,使翻炒物料更充分,传热更均匀,更加节能、节省时间,减少机械设备损耗;内外筒呈套筒式结构,外筒加热、内筒转动,外筒外部有保温层,提高能源利用率,内筒可调转速,其横截面安装嵌入式测温热电偶,实时监测滚筒内不同位置温度变化;底部支架可控长短,便于装料和卸料;还有喷洒装置,可喷洒炙汁和清洗设备。此设备可广泛用于制药厂、中药饮片厂、医院、个体诊所等炒炙各种中药材原料。(*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内置“L”型挡板滚筒式炒药机
本技术属于一种不用明火、不产生灰尘、低耗能、低损耗、高效环保的炒制设备,其应用领域涉及制药厂、中药饮片厂、医院、加工厂、炒货厂及其他相关行业,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炮制中药的滚筒式炒药机。
技术介绍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因其疗效显著和副作用极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内广大疾病患者的青睐。中药材炮制后入药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炒制法,如清炒、麸炒、砂炒等。目前,现有的一些炒制设备烘炒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传热不均、浪费能源,工作环境布满灰尘,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影响。此外,还有设备损耗过快,使用寿命不长,维修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传热均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产生污染、节能环保,便于清洗、维修,适用性广泛的滚筒式炒药机。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它由可旋转内筒、固定外筒、可控支架及进、出料口构成,所述可控支架可以调整高度,这样可以方便填装和卸载物料,进出料口可以进行密闭,使内筒成为密闭结构,外筒内部装有电加热装置,通电后可产生热能对内筒进行加热,其产热量多少可以进行控制,在夕卜筒的最外侧还铺有保温层,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L”型挡板滚筒式炒药机,它包括中空的截面为圆形的内筒、中空的截面为圆形的外筒、支架,其特征在于:内筒置于外筒内部使内外筒呈套筒式结构,内筒内壁上沿轴向安装有径向截面为“L”型挡板;内筒内部沿轴向安装有转轴,转轴与电机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通过电机带动内筒转动,使内筒可相对于外筒转动;于内筒右端内壁上沿径向设有2个以上的测温热电偶;外筒固定于支架上,在外筒的下部内壁上安装有用于对内筒进行加热的电加热装置;内筒的左端设有进料口和右端侧壁上设有卸料口;进料口、卸料口一端置于内筒的内部,另一端置于外筒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L”型挡板滚筒式炒药机,它包括中空的截面为圆形的内筒、中空的截面为圆形的外筒、支架,其特征在于内筒置于外筒内部使内外筒呈套筒式结构,内筒内壁上沿轴向安装有径向截面为“L”型挡板;内筒内部沿轴向安装有转轴,转轴与电机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通过电机带动内筒转动,使内筒可相对于外筒转动;于内筒右端内壁上沿径向设有2个以上的测温热电偶;外筒固定于支架上,在外筒的下部内壁上安装有用于对内筒进行加热的电加热装置;内筒的左端设有进料口和右端侧壁上设有卸料口 ;进料口、卸料口一端置于内筒的内部,另一端置于外筒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炒药机,其特征在于在外筒的外壁面上设有保温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炒药机,其特征在于内置“L”型挡板与内筒内壁面间为可拆卸连接;于径向截面上观察,构成“L”型挡板的两条边之间的夹角角度(Θ )为130-140°,且两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军汪岩吕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